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月10日 · 本港發生令人心痛的虐兒致死個案五歲女童臨臨懷疑被生父和繼母虐待而死引起社會對穩性問題父母的關注,《頭條日報今日發表評論認為社會須正視父母管教子女的手法方能扭轉虐兒案不斷重演。 評論指出社署近年有統計顯示,虐兒個案呈上升之勢,施虐者六成是父母。 評論感惜有人傷害自己骨肉,造成身體及往後心理受創,痛斥:「對子女如此狠毒的人,根本不配為人父母,禽獸不如。 」又指鄰居、學校、社工、政府部門有更大的責任,呼籲社會各界要大聲喝止、不應猶豫及即時報警,才能拯救無辜的孩子。 評論亦表示訴諸暴力,不能達到教好子女的目的,應該以身作則,這則與家教與學校教育都關係密切。 評論指應該接收臨臨慘案發出的訊息:「港人須反思家教和學校教育,力求教導年輕人在升任父母後如何管教子女,已是刻不容緩的事。

  2. 2024年4月22日 · 香港2019年黑暴的謊言,就像當年的獵巫行動,相同處,是不同人都在事件中為自己找尋利益,說違背良心的話、幹喪心病狂的事。 不同處,是當年獵巫事件後所有塞勒姆村的村民都集體噤聲,三緘其口,如失憶般;而香港因為是法治社會,尤其黎智英案中多名污點證人的舉證,讓黑暴背後的謊言及內情一一揭示於人前。 今日西方對我國新疆種族問題的抹黑、對香港自由狀況的評價,跟三百幾年前的獵巫手法一樣,我說你是,你就是,你無法辯解,他們更滲進私仇,目的是將你置諸死地。 英國政府日前發表了一份所謂的「香港半年報告」,批評立了《港區國安法》及23條後的香港如何沒人權沒自由,就像當年西方的獵巫行動,他說你是你便是,你如何反駁,他都會將你判死刑。

  3. 2023年12月1日 · 現代人主要靠網絡來吸引資訊但幾個大網絡平台如Facebook維基百科及Google對一些擺明是虛假的資訊甚至是被多次舉報投訴的假訊息卻選擇性不處理香港國歌事件就是最典型例子。 何議員也有親身遭遇,他說臉書上有超過300個虛假帳戶盜用他的相片開戶,有些更從事詐騙活動,他向臉書平台舉報廿多次,但問題帳戶卻依然存在。 另外,又有人在維基百科用不真實的資料描述何君堯,當他要求矯正時,卻反被維基拒絕,還將其帳號封鎖。 把真相滅口,這到底是什麼玩法? 今時今日,世人已習慣以維基作百科全書,以新聞報道作事實真相,卻原來,這些「真相」背後,可以非常兒戲、也可以極度偏頗。

  4. 2024年1月22日 · 香港戲劇協會負責人高調開記者會,理直氣壯指,他們只不過邀請了漫畫家尊子及港台前編導蔡玉玲作頒獎嘉賓,司儀在過程中說過幾句「紅線」、「紅橋」,就這樣被撤去資助,實在震驚。 劇協會長馮祿德更說:「為何如此寬容、真誠、尊重的頒獎禮都觸礁,以後我們如何搞創意? 」劇作家莊梅岩更指:「沒想到藝發局小器到這地步! 這就是文章開始時說的:3秒定律。 香港藝術發展局自1999年已開始以金錢及行動支持香港戲劇協會舉辧「香港舞台劇獎」,以表揚本地戲劇工作者的努力,這資助,已持續24年。 逼得人家毅然斬斷跟你24年的良好關係,你們做過什麼,應該心知肚明。 為了不做3秒網民,我特意花了4小時重看肇事的頒獎禮直播,得出一個結論:求仁得仁。

  5. 2021年4月9日 · 要做到這一點政府就要拿出更大勇氣抗疫一方面要繼續加強檢測找出所有隱形傳播鏈另外當局亦要加強宣傳提供更多誘因吸引更多市民接種疫苗這就是目前的首要任務。 圖片來源:中通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標籤. # 齊心抗疫 # 新冠肺炎 # 新型冠狀病毒 # 來港易 # 旅遊業 # 香港 # 疫情清零 # 恢復通關 # 疫苗接種計劃. 12. 好正. 3.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6. 2022年1月7日 · 所謂為選民服務」,既不現身又無膽辭職無交代不負責這樣的區議員既對不起選民不知主動放棄立法會議席機會又不重視區議會工作的民主黨到底還想不想保住政治影響力? 原圖:黃凱盈Faceboo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標籤. 區議員 選舉 民主黨 香港 立法會. 10. 好正.

  7. 2023年5月24日 · 一場疫情浩劫令本港旅遊業態發生巨大變化,早前內地開放港澳團隊遊「全國通辦」,為港帶來更多客源,惠及各行業,給復蘇中的經濟添動力。 應清醒認識到,客源無憂了,真正的問題是如何全面提升接待能力,適應旅業發展的新業態,進一步強化競爭力。 當前本港普遍缺人手,旅界接待能力未復原,交通、餐飲服務等仍有差距,反映本港仍未完全適應新形勢的需求。 能否對客一視同仁,回到航企應有的高度和體面,真正作出認知深層的反思和改善,才是對國泰最大考驗。 本港旅業須盡快調適,關鍵是特區政府、業界加強合作,做好相關規劃和配套服務,展現出雍容大度和人情溫度。 原圖:國泰航空網頁.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