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計劃簡介. 「賽馬會童亮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並由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大學、香港小童群益會、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社會服務部及東華三院聯合策動。. 計劃自2017年啟動,採用「醫護、教育、社福」的 ...

  2.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服務處)成立於1952年,多年來致力建立一個仁愛、公義的社會。服務處一直為有需要人士提供適切、專業、真誠的優質服務,對弱勢及被忽略的社群尤為關注,並以「社會仁愛公義、人人全面發展」為願景,為市民及社會締造希望、倡導公義、牽引共融。

  3. 如何申請服務和約見輔導員? 答: 申請人士可以致電本服務的輔導員,簡述其輔導需要。經輔導員評估後,若可以提供服務,會進行登記。登記後的五個工作天內,負責個案的輔導員會聯絡申請者。

    • 信念
    • 服務目標
    • 服務內容
    • 退出服務

    我們相信,有網絡沉溺行為的青年並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有病或上癮,依賴網絡世界只是一個表面徵狀,讓我們察覺青少年正面對成長挑戰,上網成為他們唯一滿足需要的選擇,或將上網當作止痛劑,紓緩自身需要未被滿足的痛楚。透過重建和擴展青少年滿足需要的選擇途徑,他們是能夠再次重拾生活平衡。

    協助有網絡沉溺行為之青少年重拾生活平衡,使其健康使用網絡。
    促進家庭發揮支援子女的功能,讓青少年長遠地健康使用網絡。
    向社會各界推廣健康使用網絡之訊息。
    家長工作坊及電話跟進。
    家長小組。
    上門接觸青年及提供輔導服務。
    為青年提供「青年網絡」活動。*
    若已協定的個案輔導計劃已完成或社工已作出適當轉介安排,中心將終止服務。服務使用者亦可向負責社工提出終止服務。
    若申請退出小組或活動,可與中心職員聯絡及辦理。
  4. 過程中,我們嘗試去體諒對方,並能冷靜下來。每一次會面後,我們之間都有所得着,無論是情緒上或是關係上,我學會了如何冷靜下來,去聆聽太太的需要,主動關心她所面對的困難,並更能欣賞她的動機,而太太也漸漸學會如何與我相處。

  5. > 本季記事:七秩誌慶 全城響應. 2022年為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成立70周年,本處舉辦不同的慈善及慶祝活動,讓社會大眾了解本處如何恪守初心,服務社會,讓我們在此一起回顧當中的精彩內容。 70周年感恩崇拜 以服務成就救恩. 感恩崇拜於2022年12月9日在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安素堂舉行。 當日由本處管理委員會主席林崇智牧師主禮、前主席蘇成溢牧師以「基督教服務:當為與不為」為題證道,並由前主席李炳光牧師差遣祝福。 同工組成敬拜隊、本處幼兒學校及幼稚園組成詩班獻唱,感謝上主的帶領和眷顧。 及後在立願禮中,參加者把印有「信」、「望」、「愛」的心形膠片放進十字架船,喻意本處繼續履行上主託付的使命,讓我們透過服務,成就救恩。

  6. 計劃簡介. 本港少數族裔人口持續上升及老化,他們使用各類主流長者服務的需求也相應增加。 礙於語言和文化差異,少數族裔長者難以掌握本地文化、各種社會制度及服務資訊,阻礙他們及其照顧者獲取適切的社會服務。 另因一般長者服務提供者對少數族裔長者認識不足,所提供的服務未必能照顧其需要。 有見及此,本處於2019年4月在香港公益金資助下,開展「耆望-少數族裔長者支援計劃」,致力協助少數族裔長者融入社會,同時為他們的照顧者和一般長者服務提供者給予支援,並增加三者服務提供者的聯繫。 計劃目的如下: 提升少數族裔長者對公共服務的認識,並獲取服務; 強化少數族裔長者的社區支援網絡; 提升一般長者服務提供者對服務少數族裔長者的意識和能力; 為少數族裔長者的照顧者提升能力; 推廣社區對少數族裔長者的認識和關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