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會議失焦,時間超時。會議討論過程中,某一段的討論變成大家各自發揮「感覺想法」,或是忽然岔出到「其他的主題」,討論時間愈拉愈長,內容就愈來愈發散,卻不知道如何拉回來。
    • 報告不精準、溝通沒交集。每個人輪流報告,有的人不知不覺愈講愈長,最後會議的時間不斷增加,但又不好意思打斷別人,可是講了老半天,會議的結論卻還是沒有出現,只好花更多時間繼續開會。
    • 會議中才開始思考。會議中聽別人報告,我才開始第一次認識這個專案、任務,才開始一邊動腦提問,於是又比預期的會議時間需要更久的時間。大家到會議上才開始聽報告,問問題,但這反而是耽誤了彼此時間。
    • 討論時沒問題,執行後問題一堆。討論一件新專案時,大家習慣不發表意見,用制式流程去做最保險,但是往往做到後面才發現很多問題,這時候要改也不是,不改也不是,最後時間來不及,品質做不好,績效也就降低。
  1. 2018年5月26日 · 而解決辦法其實很簡單,只有一個:「建立真正具備每個小步驟的工作流程檢查清單」即可。 讓我來說明這個解決辦法的效果。 面對例行工作的三個可能誤解: 面對例行性工作,尤其有些繁雜的例行工作,我們可能會誤會他很簡單,也可能覺得他不重要又很煩人,這時後,就會不自覺的想要「靠感覺」工作,而不是「靠方法」。 於是我們容易進入下面三個誤區。 第一個誤解:認真就好,想依靠工作記憶. 「反正是例行工作,我應該可以做幾次就記住吧! 我應該記住了,所以憑記憶去做就好吧! 我會憑感覺去熟練他的! 」但問題是,例行工作裡隱藏了很多小步驟,而大腦和感覺是最容易遺忘的,於是每次不小心漏掉一個小步驟,就變成家常便飯。 第二個誤解:反省就好,想依靠反省日記.

  2. 2018年4月30日 · 1. 確認我的具體願景: 「感興趣的社團時間」、「需要準備的課業時間」,這些看似想要去實現的目標,其實都還很模糊,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以「感興趣的社團時間」來說,是有多感興趣呢? 是想要成為社團表演時的台柱嗎? 還是說只要能被選上社團表演時的一員就好? 又或是只要自己能因此學會一個新技能即可? 甚至是只要自己開心就滿足了? 以「需要準備的課業時間」來說,又是想要達成什麼樣的課業成果呢? 是要考上某個夢寐以求的研究所? 是希望學到那個知識、考試過關即可? 還是希望成為成績頂尖、這領域的專家呢? 這是第一步,先回頭確認「社團」與「課業」對我來說的「真正具體願景」是什麼? 因為不同的願景,會導引出完全不同的計畫 。

  3. 2017年3月15日 · 有效解決工作分心問題:我嘗試過的 7 個實用小技巧與工具. 我愛分心,有時候分心代表著一種對四周更敏捷的觀察,還有對事物的好奇心,這幫助我快速地進行探究、評估,從而發現一些別人沒有發現的可能性。. 但是,我也跟大家一樣不希望自己太分心,如果 ...

  4. 2018年12月16日 · 工作愈忙愈要會記重點,快速筆記任務的 4 個關鍵字法則. 作者: Esor Huang 12月 16, 2018. 工作很忙,每天開會時討論了許多行動,老闆與客戶臨時交代事情,我很認真的想要把他們都筆記下來。. 但事情太多、討論太快,來不及邊講邊做筆記,最後漏東漏西,事後 ...

  5. 2019年4月2日 · 其實下面的四個實踐技巧中我有分別說明,但也將其先摘要補充在前,提供大家參考: 1. 某段時間專注投入的工作。 2. 發揮自己專業且能創造價值的工作。 3. 對工作技巧的精熟。 4. 比起長時間,更重要的是長期對目標的專注。 深度工作可以說是一種工作方法,提醒我們如何能夠真正為自己在做某件事情上展現出獨特的成果。 一,我忙到沒有時間深度工作怎麼辦? 深度工作,字面上看似是指長時間專注工作,但真正的重點其實不只時間長短,而是指這項工作是否能充分發揮我的專業、創造屬於我獨特的價值。 在職場上我們可能很難獲得那種長時間的專注,但這不一定會妨礙我們在工作上去發揮專業、創造自己的價值。 我們需要的可能是: 如何在可以發揮我的專業之處全力以赴,讓我的價值被創造出來。

  6. 2018年5月12日 · 1. 列出這一次要確認的重點問題清單. 會議有時候會不小心失焦,大家天南地北的聊起天,或是想到什麼討論什麼,最後離題而拖長不必要的討論時間。 有時候會議會有議程,但有時候沒有。 無論如何,我都會有個習慣,就是自己先列出這一次我想討論的重點清單,以及我想確認的問題清單。 所謂「重點問題清單」,不是報告資料,而是裡面真正需要釐清的問題是什麼? 真正值得凸顯的重點是什麼? 我通常會問自己,假設會議時間很少,假設最後沒時間才輪到我講,但我一定要確認的重點與問題是什麼? 無論我是不是會議主導者都需要這份清單 。 如果我是主導者,有了重點問題清單,我就知道什麼時候離題,可以把會議拉回討論主軸。 如果我只是報告者,有了重點問題清單,我也知道如何簡潔扼要的說明,並且知道我應該花時間在哪些重點上討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