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5月13日 · 當然,我不否定考慮民生可以是”討好”提委一個重要的衡量,但更直接能夠得到提委「歡心」的,似乎是建制派一直掛在口邊的愛國愛港,不能反共之類的條件,而判斷的標準也只有在這1200人的手中,那最終的主僕關係又是建立在什麼地方 ?

  2. 1 天前 · 但政府面對千億財赤,政府早前已經打「開口牌」稱「唔一定跟足」。. 楊何蓓茵下午見記者,公布行政會議通過公務員加薪方案,高、中、低層公務員劃一加薪3%,將於明日與四個工會會面聽取職方意見,最後由行會決定加薪方案,她表示會爭取在立法會休會前 ...

  3. 2018年7月6日 · 1.讀者的身份(不需要很具體寫出來,只需寫明是學生,工人或工會工作者則可); 2.個人經歷(指曾經參與過那些抗爭或者輔助性的工作,在當中擔任的角色,這資料有助我們判斷提出意見及建議價值);

  4. 2023年10月6日 · 經網上或到招聘中心遞交申請人士,如合資格便可獲安排在招聘中心作技能測驗、《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及遴選面試。 招聘中心設有技能測驗室、面試室及考試室,符合資格申請人會獲安排在中心進行技能測驗,而技能測驗及格的合資格申請人會獲安排在中心進行遴選面試,如申請人未取得《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及格成績,將獲安排在遴選面試前在中心接受測試。 強調已非傳統秘書、文書工作 需負責客戶服務. 記者問到2,700個空缺是因為兩年累積下來,或今年辭職人數較多,楊何蓓茵就稱該三個職系近年已進入退休高峰期,「辭職嘅數目並不是特別高,但退休嘅人數的確係多」。

  5. 2018年9月23日 · 聽聞有上司在下班後常 whatsapp同事,更甚者指明同事在下班後須查閱電郵。 標準工時也許遙不可及,教師放工後的私人時間,免於隨時 on call 的情況是否可以實現呢﹖在電子通訊未發達的年代,上司在下班後給在家中的下屬打電話,多屬大事,大家當然接受;現在電子通訊發達,上司可以「多管齊下」,電話、電郵、whatsapp,若是大事,員工仍會接受,若變成雞毛蒜皮也騷擾下屬或同事,則是濫用科技、濫用權力,侵犯了員工的私人時間。 對於擁有「離線」的權利,香港的關注和討論仍不太多,如何保障教師的權益,教師工會可以做甚麼﹖至少可以引起同工的關注與覺醒;也可以聯繫業界,簽定約章,共同遵守,讓教師可以在下班後有真正的休息;甚至向教育局提出要求,加以規管。 總之,是時候關注教師擁有「離線」的權利了。

  6. 2013年4月17日 · 當中的分別,在於我們對「個人感受」、「環境因素」、「對方需要」的不同重視程度而定--討好型最重視「對方需要」,指責型只管「個人感受」,超理智型強調「環境因素」,打岔型什麼也不重視。 就以最常道歉的討好型溝通模式為例,不論任何環境,不理個人感受,當事人也會以對方的需要為大前提。 「千錯萬錯,都係我錯」就是他們的口頭禪。 但問題是,他們很多時候,連自己錯在哪兒也不知道便草草道歉或一走了之,而結果,當然令人更加氣憤。 網絡世界上鍵盤大軍或咀炮好手最常見的當數指責型,顧名思義,他們是罵人為榮為樂。 他們的攻擊,落點刁鑽,那怕你卧著躺著,也要中槍。 在他們眼裡,善言等於咀咒,提醒即是辱罵。 想告訴他們真心道歉的好處? 你不如問尼姑借梳或叫泛民拉布吧! 近年,隨著資歷架構的推出,超理智的朋友愈來愈多。

  7. 2015年1月6日 · 至於為什麼可以,我們就要先知道這個思想實驗的內容: 如前所述,假如現在要大家來簽署一份社會契約,也就是要大家來合力制定這個社會的基本結構和資源分配方式。 現在的情況是,我們都知道自己在社會上的生活情況,知道自己身處於一個怎樣的社會、階級、性別和經濟條件等等……可能你有樓或沒有樓,畢業或者未畢業。 如果要大家現在決定按什麼指導原則來設計社會,似乎只會出現眾人偏向自己具體情況的條款,甚至利用自己的談判優勢來促使弱勢接受不利的條款,我們沒理由認為如此產生的社會契約是合乎社會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