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尋找辨別對個人和團隊造成威脅的因素. 威脅可能是危險的環境如雪崩,冰冷的水域,也可能是一個受到驚嚇的人。 無論威脅是什麼,你必須在開展急救前將威脅穩定。 2、隔離潛在的體液接觸. 很多疾病可以通過體液傳播,包括愛滋病和肝炎。 普遍的措施都是標準的做法:使用手套,眼部防護,面罩,吸收正確處理醫療廢物技術。 3、將對旁觀者和傷患造成威脅的事物移開.

  2. 歡迎瀏覽「識者生存」網站!您將親歷險境,深入淺出地認識香港常發的風災、火災或大型交通事故,以及外遊時有機會遇到的地震或海嘯等,輕輕鬆鬆增強自身的抗災能力!

  3. humanitarian. 本課程介紹醫療與公共衞生的基礎概念,以及公共衞生與醫療工作實踐的重點原則。. 這些概念及原則,是發展及實踐全球醫療突發事故與災難管理的根基。. 課程將公共衞生與醫療工作實踐分為三個範疇:保障公共衞生、推廣公共衞生及提供醫療服務 ...

  4. 公眾教育資訊圖表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 緊急時期 給予小孩安全感 相關面書貼文(2019年11月13日) 《心安.你得》心理教育短片|香港心理學會 【香港心理學會《心安・你得》心理教育(附手語)短片2019】新聞稿 「自六月起,香港經歷非常艱難的動盪時刻,社會上每個人都受着不同程度 ...

  5. 本電子學習單元圍繞生物災難,是化學、生物、放射性物質及核生化應急電子學習系列的第三個單元。. 本單元已設定為適合機操作,讓您可以隨時隨地學習。.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影片涵蓋的題目,請參閱每節完結前的建議閱讀資料。. 您亦可進行選擇題測驗 ...

  6. 2019冠狀病毒病在香港已持續近11個月。 數據顯示,年齡較大或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例如高血壓、心肺疾病、糖尿病或癌症等),有較大機會出現嚴重情況 [1] 。 除了以上風險因素外,居住環境都是其中一個提高感染風險的因素。 例如居住在人口密集的分間樓宇單位(例如劏房或籠屋)裡,患上2019冠狀病毒病的風險可能較高。 究竟有什麼因素會增加劏房住戶受感染的風險呢? 室內通風:分間樓宇單位一般缺乏窗戶,而且物件因空間有限,需要向高處堆放,有機會阻隔主要通風口而導致室內通風較差 [2] ,加上居民的生活及走動空間有限,病毒較易在住客間傳播 [3] 。 廚廁共用:統計處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主題性報告》指出, 約30%的分間樓宇單位居民需要共用廚房,而約5%居民則需要共用厠所 [ 4] 。

  7. 2021年4月8日 · disastermanagement. volunteer. 陳婉玲 2021年2月25日 疫情已持續逾年,市民也儘量減少外出,你是否以為絕大部份的義工都暫停義務工作? 義務工作是指任何人士志願貢獻其個人時間及精神,不為任何回報,無償為改善社會或幫助有需要人士而提供的服務。 根據香港超過四千間服務機構的紀錄,2019年義工服務時數共錄得超過2,264萬小時 [1],這數字還未計算沒有登記義工的服務時間,以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數字實在驕人。 Photo by ray sangga kusuma on Unsplash 義工提供的服務非常多元化,從前線服務至後勤支援,從組織服務至專業領域支援等,給予香港社會及受助人士莫大的支持,並能填補現時社會服務和人員的不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