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期數(Staging) : 指體內癌細胞及腫瘤的生長和擴散程度,患者可透過期數了解病情的階段,而醫生亦可藉此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 。 原發性腫瘤(Primary tumors)和繼發性腫瘤(Secondary tumors) :指以體內某部位為起源而生長的腫瘤,原發性腫瘤內的癌細胞可能會轉移或擴散至其他器官,形成繼發性腫瘤 。 例如當癌細胞由大腸擴散至肝,便會導致繼發性 肝癌 ,而癌症仍會以原發的器官部位命名,即屬於大腸癌。 存活率(Survival rate)及5年存活率(5 year survival rate) :指開始癌症治療一段時間後,患者仍存活的百分比,通常會以五年存活率表達,代表患者在確診或開始治療後五年仍存活的百分比 。

  2. 2019年12月31日 · 原因是「癌症指數」的高低,是反映血液中含有某類蛋白質的濃度,而這些蛋白質除了由腫瘤釋放,亦會受到其他身體狀況影響,例如懷孕、吸煙、受感染、大腸發炎、肝硬化、胰炎症及腎衰竭等等,都可以令癌症指數上升。 因此,一般體檢報告上的「癌症指數」高低,並不能用來斷定是否患癌症。 「癌症指數」的最主要作用,是為已確診的癌症病人,提供便利的檢查方法,推斷出腫瘤的活躍程度,常用於: 協助醫生制定治療方案. 評估治療成效. 評估康復進度. 監測復發跡象. 癌症指數的局限. 癌症指數並無劃一「正常值」。 癌症指數的數值高低亦隨病情而變化,而且因人而異。

  3. 2019年的數據顯示,女性乳癌患者的年齡中位數是58歲,發病年齡亦逐年上升的趨勢,而大約一半乳癌患者年齡在40至59歲之間,可見女性年紀越大,患上乳癌的風險就更高。 乳癌的症狀. 要及早發現乳癌,首先要了解乳癌的病徵。 雖然早期乳癌可能毫無徵狀,但若然察覺以下乳癌常見症狀,便應立即求醫作詳細檢查: 乳房出現硬塊. 乳房的外觀、形狀、大小等有所改變. 乳房皮膚出現凹陷、發紅、增厚,或像橙皮紋一樣. 乳頭出現凹陷. 乳頭流出分泌物,甚至出血情況. 腋下淋巴出現腫脹或脹大,可能引致痛楚. 部分女士會因為週期性不適,而出現短暫性的乳房腫脹或脹痛,一般來說都會隨著月經週期完結而慢慢消退。 但若然以上症狀持續一段時間,便要提高警覺。 乳癌的風險因素.

  4. 電腦斷層掃描(CT): 原理是利用較强劑量的X光射線,從多角度拍攝人體内部影像,再由先進的電腦技術合併多組極薄的橫切面影像,組成清晰的三維影像,以顯示身體內器官的狀況。 正電子掃描(PET-CT): 正電子掃描的原理是利用放射同位素,將身體細胞新陳代謝的情況形像化;電腦掃描則利用X光從不同角度收集身體結構的數據。 結合兩者結果,醫生可更準確掌握病變位置和病況。 磁力共振掃描(MRI): 利用磁場及共振頻率的造影技術,適合一些需要接受較頻密影像掃描以監測病情的病人,避免接受過多電離輻射。

  5.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9年的數據,甲狀腺癌在香港十大常見癌症中排行第九,單以女性計更位列第五大常見癌症,而新症數目為1,059宗,死亡數目為49宗,可見死亡率甚低。 事實上,大部分甲狀腺癌的發展速度較其他常見癌症緩慢,未必明顯症狀,若能及早期發現,治癒機會相當高。 甲狀腺的結構及功能. 甲狀腺是位於頸部下前方的內分泌組織,人認為它的外形像蝴蝶、盾牌或盔甲,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狀腺素及副甲狀腺素,以調節身體代謝的機能。 甲狀腺素的分泌由腦下垂體所分泌出來的「促甲狀腺激素」 (TSH)控制,分泌正常的甲狀腺素助平衡人體的新陳代謝、維持心跳速度、促進身體發育、保持鈣濃度平衡等。

  6. 2019年10月31日 · 【小便血】突然血尿|無痛血尿可能是膀胱癌警號!突然血尿原因不明,可能反映身體以下這些問題?出現血尿的原因又是甚麼?小便可能反映泌尿系統異常,更有可能是膀胱癌特徵。立即了解以下的血尿特徵,提高警覺,慎防膀胱癌危機。1.

  7. 值得慶幸的是,隨著藥物推陳出新,現時已不少方法舒緩化療的副作用,例如新一代止嘔藥、白血球生長激素(G-CSF)等,均能有效減少副作用帶來的不適和併發症。. 同時, 化療藥物 亦取得顯著進步,副作用較以往輕微。. 本文深入淺出地與癌症患者和照顧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