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26日 · 預防腹直肌分離遠遠大於治療腹直肌分離來看看腹直肌分離倒底怎麼訓練還有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標籤:復健,孕婦,腹直肌分離,腹橫肌訓練

    • Protection, P(保護)
    • Elevation, E(抬高)
    • Avoid Anti-Inflammatory Modalities, A(避免使用抗發炎藥物、方法)
    • Compression, C (壓迫患部)
    • Education, E(給予病患衛教)

    通常若特定的動作、姿勢會讓受傷的部位更不舒服,代表對那個結構還是有受力、損傷,可能會影響到恢復、重新生長的速度。但這邊建議以「疼痛」為指標,如果沒有疼痛,「適當的活動」、「避免完全不動、休息」是重要的,反而完全不動身體的血液循環是差的,可能延緩恢復的速度。

    這邊的用意是促進「血液回流」,當結構受傷到一定程度,「腫脹」會延緩恢復,就像聚集在事故現場的人潮,反而讓救護車不好進出,透過將患部擺在比心臟高的位置,可以透過「重力、地心引力」促使腫脹、組織液、廢物等往身體回收,例如腳踝扭傷就建議坐著時,把腳伸直放在一個椅子上,而不是自然垂下。但如果沒有明顯腫脹或不方便抬高,可以省略這個步驟,改以按摩或泡水等方式替代。

    這邊指的應該是「避免過度使用、長期使用抗發炎類藥物」,在受傷的急性期、1-2天可能適合,但長期使用或高劑量反而會影響修復,同樣地,冰敷也常被用以「降低發炎」,但現今的研究發現冰敷也許多對組織修復的負面影響,例如「減緩血液循環、抑制發炎、延緩發炎、修復的細胞進入患處」,我個人的建議是若受傷時沒有顯著的「紅、腫、熱、痛」,也就是代表發炎的症狀,可以避免使用冰敷或抗發炎的藥物。

    如同上述的原則,除了抬高、適當的活動,都是在「避免腫脹、促進血液的回流」,透過繃帶、貼布纏繞在受傷的部位,是直接地給予一個「由外往內」的壓力,來避免組織「由內往外」的腫脹,這邊要注意的是,纏繞時要確保壓力是相對平均,像用貼布纏繞時,若層與層之間有縫隙,反而腫脹會留存在縫隙(壓力小的地方),技術更好的話,纏繞時可以讓末端(遠端)壓力稍高、越近端則壓力越低,因為壓力大會往壓力小的地方流,以腳踝扭傷為例,就會讓腫脹腳踝的廢物或血液,往心臟的方向回收。

    醫學的進步,時常讓一般民眾、病患有種「我吃藥、看醫生、給醫療人員處理」就會完全好的想法,對於治療、醫療的態度「是相對被動的」。現代的復健領域,不缺乏「被動治療(Passive treatment)」如電療、熱敷、徒手治療等方式,但病患常常忽略「主動治療(Active treatment)」如運動治療、復健訓練等,這些能讓「自身能力提升、組織強度上升」的工具,如果一位NBA球員能在十字斷裂後只要躺著不動就可以重返NBA,那大家都會這麽做,但實際的情況就是需要努力的復健、訓練,才能把受傷的部位練得更強。 下篇文章會介紹「LOVE」 ​希望透過所學,將運動醫學、運動科學、運動訓練等知識,用最簡單的語言分享給需要的人』 –陳曉謙 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粉絲專頁|IG|You...

  2. 2024年2月15日 · 世界上有很多健身方法和減肥食譜但仍有許多人無論怎麼做都無法瘦身原因可能在於用錯了方法作者專門為沒時間運動的人討厭運動的人精心設計從飲食到運動的減脂法本書將介紹由日本內臟脂肪名醫傳授的2個月輕鬆減脂瘦身法」!

  3. 2019年3月18日 · 1.足筋膜用球放鬆: 利用網球放置足,沿著足跟至前腳掌,進行按壓. 幫助足筋膜放鬆。 2.小腿肌群用滾桶放鬆:

  4. 2020年1月8日 · 「臀部是引擎,腳掌是輪胎」,即使引擎(臀部)有力,輪胎(腳掌)爆胎的話,就無法順暢前進!鍛鍊腳掌、穩定地基,即能改善腿膝無力發麻、足筋膜炎等症狀。 腳掌怎麼練?快速掌握訓練重點 重點1:先放鬆再鍛鍊

  5. 2020年4月28日 · 1. 筋膜到底在哪裡?如果吃過雞腿,你或許就可以想像。筋膜,就像是我們吃雞肉將肉撥開時,肉和皮之間那半透明、乳白色的一層膜,就是筋膜的樣子。不過筋膜不僅僅只包覆肌肉,它還包覆腸胃與心臟等內臟,它有部分特性跟肌肉很像,充滿水分、像彈簧一樣可以蓄能,甚至具有部分收縮的能力。

  6. 2023年10月12日 · 因此,形成了一種「哪裡緊繃就放鬆哪裡」的「治療」方式。 雖然這種方法很直覺,但事情往往不是這麼的簡單。 標籤:跑步,跑步受傷,運動傷害,運動傷害預防,髂脛束摩擦症候群,髂脛束症候群,膝蓋疼痛,髂脛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