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13日 · 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工程系特聘教授林頌然教授指出,動物實驗中發現,當雞皮疙瘩作用出現時,其實是交感神經高度活化的狀態,高度活化的交感神經會讓毛囊幹細胞活性提升非常高,就能加速毛髮再生。 毛髮生長三大關鍵:豎毛肌、交感神經、毛囊幹細胞. 林頌然教授表示,皮膚毛囊及毛囊幹細胞發育後,會分泌「音速刺猬因子」誘導「豎毛肌」發育,最後「交感神經」再攀附生長於豎毛肌。 團隊在研究中發現,如果移除動物豎毛肌,交感神經就會退離,造成雞皮疙瘩無法作用,毛囊幹細胞也不會被活化而進入深度休眠,毛髮就無法生長。 林教授說,這項發現有助於研究調控毛囊幹細胞機轉的應用,針對毛囊幹細胞休眠而禿頭的患者,找到活化毛囊幹細胞方式,刺激毛髮再生。 研究結果榮登頂尖國際期刊,最快6年能用於人體.

  2. 2015年3月12日 · 為什麼你明明是女生頭毛卻跟男生一樣隨著年齡增加愈來愈少其實女性也有脫髮和禿頭的基因喔這篇文章要介紹專業的皮膚科醫生 Sejal K. Shah, M.D. 談掉髮的原因和一些普遍的治療方法。 造成脫髮的原因: ‧女性型脫髮 Female Pattern Hair Loss

  3. 2020年8月27日 · 一梳頭就掉好多髮擔心未來會禿頭台大醫師與哈佛學者跨國研究發現:「雞皮疙瘩能加速毛髮再生 【乳房痛和乳癌有關嗎?】醫師圖文分析:若有這「4 種疼痛型態」,最好去看醫生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養胎瘦孕小 Case!

  4. 其他人也問了

    • 毛囊具「週期性再生」現象,提升毛囊幹細胞活性可「加速毛髮再生」
    • 研究團隊進一步探索「毛囊」的奧秘,發現「禿頭」解方
    • 研究有助開發「潛力生髮藥物」,登上國際期刊「細胞」

    林頌然表示,毛囊是身體中少數有「週期性再生」現象,可感受環境變化,進行季節性再生,究竟毛囊幹細胞如何感知,讓科學界好奇。 貓在遇到敵人時,毛髮會豎起來讓身型變得更大。林頌然說,人類演化過程中,毛髮逐漸消失,豎毛對人類已經沒有驚嚇敵人的功能了,但卻仍保留了機制,也就是「雞皮疙瘩現象」。 林頌然解釋,冷風刺激交感神經使豎毛肌收縮及毛髮直立,可留住體表更厚的一層空氣,形成更好的冷空氣絕緣體。他們研究其中機制,發現交感神經也與毛髮生長息息相關,可提升「毛囊幹細胞」的活性,加速毛髮再生。

    研究團隊進一步探索其中奧秘,發現在胚胎皮膚內,毛囊最早發育,並在毛囊內形成幹細胞,隨後幹細胞產生的衍生細胞,會分泌一種「音速刺蝟因子」,打造適合的微環境,以誘導「豎毛肌」在毛囊周邊發育。 豎毛肌發育完成後,交感神經會伸出神經纖維來支配毛囊幹細胞,形成「交感神經-豎毛肌-毛囊幹細胞」的三源結構。實驗證實,一旦毛囊失去豎毛肌,交感神經也會自毛囊附近退離。 林頌然指出,雄性禿患者的禿髮處,也可看到豎毛肌消失,因此交感神經可能也與雄性禿的病理機轉相關。他們同時發現,交感神經在接近毛囊幹細胞處,會形成類似神經突觸的結構,使交感神經有效率地透過釋出腎上腺素,精準刺激毛囊幹細胞的活性。而毛囊幹細胞是透過 ADRB2 受體接受訊號,進而啟動毛囊再生。

    這一研究未來有助於藥物研發,實驗證實透過小分子藥物活化 ADRB2 受體,可活化小鼠毛囊,因此調控其下游分子途徑,將有潛力作為開發生髮藥物的新標的。 台大副校長陳銘憲表示,研究出頂尖的研究成果,進而改善人類生活,一直是台大的使命。「細胞」是國際頂尖期刊,備受學界矚目。 這份於今天(8月6日)登上「細胞」的論文,第一作者是台大博士後研究員陳志龍,實踐團隊包括美國哈佛大學、瑞士洛克斐勒大學等,並獲得台大醫院、科技部及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的支持。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台大研究雞皮疙瘩現象 發現生髮密碼〉;首圖來源:pixabay)

  5. 2021年4月6日 · 2021-04-06. 分享本文.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洗澡、起床時是否曾有經驗,看著枕頭、排水孔滿滿頭髮內心越發擔憂,想著是不是生病還是壓力大? 但其實人的頭髮有 3 個生長週期! 頭髮的一生伴隨著生長期退化期休止期禿頭或嚴重掉髮就帶表這個週期受到影響。 而影響毛髮生長的因素中;一個是腎上腺分泌過多的皮質醇,另一個則是會影響維持皮質醇輸送的蛋白質含量。 過多的皮質醇將延長毛髮休止期的時間,而過長的休止期會讓毛髮生長的速度下降,毛髮生長趕不上落髮便是「禿頭」的主因。 (責任編輯:孫敬) 本文經 AI 新媒體量子位(公眾號 ID:QbitAI)授權轉載,轉載請連繫出處. 作者:量子位. 都說壓力大使人頭禿,我們每天承受著學習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壓力、人際關係的壓力……

  6. 香港 01 報導,脫髮困擾世界不少地方的人,尤其是中年男士。 不過日本一項實驗, 利用一種「麥當勞」(Mcdonald’s)薯條中使用的化學物質「二甲基聚矽氧烷」 ,能培植出激活毛囊的毛囊胚芽並成功利用有關技術令老鼠的毛囊再生由此推論該化學物質或有助治療禿頭。 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的研究團隊首次成功在實驗室,批量培植出可以激活毛囊的毛囊胚芽(hair follicle germs,HFGs),這些細胞為毛囊再生提供能量,也是過去研究中的關鍵和困難之處。 研究團隊今次培植成功的關鍵,原來是化學物質「二甲基聚矽氧烷」(PDMS),這種物質主要用於泥膠內的矽膠 ,早前麥當勞曾承認在生產薯條時,有加入微量的二甲基聚矽氧烷進行油炸,防止食用油起泡。

  7. 2017年5月24日 · 一梳頭就掉好多髮擔心未來會禿頭? 台大醫師與哈佛學者跨國研究發現:「雞皮疙瘩」能加速毛髮再生.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洗頭、睡醒、梳頭的時候,總是掉落大量的頭髮嗎? 台大醫院團隊和哈佛大學學者共同研究出生髮的「秘訣」,竟然跟雞皮疙瘩有關? (責任編輯:陳致加) 文/田柏升 [...] By 健康醫療網. 20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