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21日 · 根據職安署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指引內容廣義的職場霸凌職場暴力可以略分為四大樣態包括言語暴力霸凌恐嚇歧視等)、心理暴力騷擾辱罵等)、肢體暴力動粗肢體攻擊等和性騷擾不必要的身體接觸不當的性暗示等)。 根據《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雇主需規劃「執行職務因他人行為遭受身體或精神不法侵害的預防」。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職安署)綜合規劃及職業衛生組長許莉瑩表示,雇主有預防、辨識和評估職場霸凌和更大範圍的職場暴力的責任,可在工作組織內部樹立申訴管道、申訴處理機制,且讓該訊息在組織內部公開流通。 倘若真有霸凌事件,受害者可以有求助的管道。

  2. 2023年5月20日 · 金管會。 (資料照) 若駁回 持卡人仍得支付該筆金額 四處投訴.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因不少持卡人投訴,金管會已要求各發卡銀行要善盡「協助的義務」,銀行除了請求持卡人必須去報案,也會為持卡人申請信用卡組織的爭議款案件,目前每件處理時程約二至三個月,在爭議款判定之前,銀行暫不將該筆交易列帳,但若判定後遭駁回,持卡人就得支付該筆金額。 銀行業無奈地說,不少民眾以為列了爭議款就「不用還」,而依信用卡組織的爭議款處理規範,當持卡人交付OTP驗證碼,如同持卡本人同意或授權交易,加上信用卡等同於現金與支票,持卡人若讓第三人使用或取得信用卡相關資訊並完成交易,再向發卡銀行主張爭議帳款,幾乎都會判定否決。 金管會促發卡銀行善盡協助義務.

  3. 2024年2月25日 · 聯卡中心分類的信用卡詐欺交易盜刷型態包括卡片遺失卡片被竊卡片未寄達冒用申請卡片偽卡及非面對面交易MOTO/EC)。 根據聯卡中心發卡機構通報詐欺交易統計」,去年因簡訊詐騙綁卡詐騙暴增導致發卡行通報的刷卡詐欺案件也持續走高其中非面對面交易的詐欺通報件數每月均高達四萬至七萬件每月通報金額多自兩億元起跳甚至超過三億元。 發卡銀行指出,為了遏阻傳統的磁條側錄盜刷(偽卡),台灣發卡行近五年已全面使用晶片信用卡,且強化新卡寄送、開卡的安全流程,此類盜刷大幅降低;發卡行通報的詐欺型態,也隨著網路購物盛行,網路盜刷(非面對面交易)類型逐年成長,自二 二 年起已連續四年超過九十五%,場景集中在跨境電子商務特店(海外盜刷)。

  4. 2019年4月23日 · 國稅局指出,若無法收回統一發票,國稅局會主動輔導其檢具申請書,並敘明該張統一發票類型、字軌號碼、正確銷售額及存根聯影本,向該營業人所轄稽徵機關申請報備,當期營業稅申報時亦以正確銷售額申報,不僅不用負擔誤開統一發票之高額稅負,也可以免除營業稅法第48條第1項規定之處罰。 不過,若店家一年內發生相同違章事實3次以上,就無法免罰。 此外,北區國稅局局長王綉忠表示,若營業人無法取回應作廢的統一發票也沒關係,除了在申報營業稅時要申報正確銷售數字,未收回的統一發票若有中獎,也仍然可以兌獎。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5. 2020年1月13日 · 廖芳萱說有多名股東投資的公司老闆若擅自挪用掏空公司資產會對其他股東投資人造成損害這很容易理解若是僅有老闆一人出資的獨資公司老闆的掏空行為實質受損害者則通常為公司的債權人為保持公司資本穩定並維護股東債權人權益依公司法規定原則上不可將資金任意貸予股東或其他人否則老闆一旦被認定掏空公司可能觸犯刑法背信侵占等罪。 若為公開發行公司,更有違反證券交易法問題,若公司負債,導致債權人求償無門,還可能涉犯毀損債權罪。 廖芳萱表示,若要將公司資金貸予他人,可依公司法第15條規定的例外情況,以公司名義將金錢貸予有業務往來的公司或行號;若對象沒有業務往來,短期內有融通資金必要,借款金額必須在不超過企業淨值40%的範圍內。

  6. 2024年2月29日 · 本案是如何發現? 林志吉說明,有客戶在該分行進行交易,存摺看起來只有一筆,實際卻有兩筆,於是客戶主動向銀行訊問,經銀行調查後,才爆發出來;據瞭解,該櫃員因為投資失利、急需用錢,因而挪用銀行客戶款項。 由於國泰世華去年12月中旬,曾經因為理專人員在6年內盜領挪用客戶資金近5千萬,而被金管會開罰1200萬元,為何這次只開罰800萬元? 林志吉說明,銀行業缺失裁罰主要會考量包括:影響程度、被挪用金額、人數與時間等,相較之下,本案涉及挪用的金額較低,時間較短,而且是銀行自己主動發現,但受害客戶較多,所以綜合考量後,開罰800萬元。 林志吉表示,該銀行主要有三大缺失行為:

  7. 2021年12月28日 ·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表示,根據勞工請假規則,未住院者,病假1年內合計不得超過30天;住院者,2年內合計不得超過1年。 30天內病假雇主支付半薪,超過30天的部分則可不支薪。 假設有1個人住院15天,返回家中休養仍不能上班,必須要請30天病假,這30天仍是勞工請假規則範圍內。 黃維琛說明,倘若勞工身體狀況欠佳,病假已經請到沒有假可以請,可以優先使用事假、特休假等,或者也可以和雇主協商是否願意使勞工請無薪病假。 倘若勞工病假請假天數超出勞工請假規則所定上限,雇主確實也有理由可動用勞基法第11條認定勞工不得勝任工作而資遣勞工。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