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辭職信內容與辭職信信封寫法。打辭職信時,必須有齊以下5點:-上款(上司姓名)-你的職位。-辭職理由(可純粹寫私人理由)-最後工作日。-下款及簽名。至於辭職信信封寫法,則應跟職信內的上款相同。
    • 辭職時間原來這樣算。很多打工仔都疑惑,辭職一個月通知期到底怎樣計。根據僱傭條例,「一個月通知期的計法是由發出終止僱傭合約通知之日起計,至下個月份同一日的前一日終結時的一段期間。」
    • 當日遞辭職信時間。計好辭職日期,也要計好當日遞辭職信時間!最佳辭職時間為下午4-5時左右,臨近下班時間,跟上司提出辭職後便可及早下班,避免尷尬。不過也提提大家,要留心上司當日的行程,如明知他會放假、外出開會等,就應另擇日子,別以為用WhatsApp text 兩三句交代就可順利辭職,此舉只會影響上司對你的印象。
    • 辭職開口參考。其實,當你拿出白信封時,上司早已洞悉你的潛台詞,不過還是要準備有禮貌的開場白。然而沒任何預兆,直接拿白信封去找上司,殺他一個措手不及,也非禮貌之舉。
    • 身體健康問題:適合體弱多病人士。曾遇過有些同事因工作不定時、壓力大而令身體出現毛病——好像經常肚痛、「生蛇」、感冒等等,常常請Sick Leave。
    • 照顧家庭:適合已婚者。家庭也可以作為你的擋箭牌!剛成家立室或生了BB的打工仔,可以用「照顧家庭」、「準備懷孕」而未能長期OT為由,轉一份較輕鬆、近居住地區的工作。
    • 跳出comfort zone:適合資深同事。所謂資深同事(又名old seafood)定義很廣,很多在同一公司做了6、7年的也升級為senior,已經體現到你對公司的忠心,是時候出去闖一闖了。
    • 工作與預期不符:適合新人試用期間離職。假如新入職不足三個月,便收到另一個面試發出的offer,深思熟慮後認為該份工作前景和待遇更適合自己,向現任上司辭職開口時,可嘗試用「工作與預期不符」為理由,解釋不適合之處而辭職。
    • Ceci Wong
    • 銀行戶口有幾多?這是最現實直接的問題,因為要辭職也要講本錢,就算你不是裸辭,是轉工,但也難保新公司一切正常,而你又能夠適應新環境。否則可能在試用期之前又走,一切要重新開始。
    • 辭職是對人還對事?辭職有好多原因,但要想清楚自己的一時衝動,還是深思熟慮過!如果是因為「人事」問題而走,去到新公司也很大機會再度出現「人事」問題。
    • 現在的工作中得到了甚麼?你想走的原因是否因為工作量太多?好多人因晚晚OT而出現辭職的想法,想尋回自己的生活。這個想法絕對無錯,但前提要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甚麼。
    • 現時的公司有甚麼值得你留戀?想走的時候,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非走不可、有沒有任何事值得你留戀呢?可能是一個可以令你進步的上司、可能是一班經歷不少的同事,這些通通也是會令你留下的原因!
  1. 2022年3月9日 · 試用期延長該怎麼辦? 香港普遍工作試用期都需要3個月,試用期辭職所需通知期都較短,在公司「試用」你的同時,你也可以趁此觀察,新工作是否適合自己。

    • 辭職信怎麼寫1
    • 辭職信怎麼寫2
    • 辭職信怎麼寫3
    • 辭職信怎麼寫4
    • 辭職信怎麼寫5
    • Chloe Chan
    • 離職通知期間繼續正常工作。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工作不快而辭職,有些人因有好路數而走,但無論任何原因辭職,遞信後的通知期裡的心態切忌「Hea做」!
    • 離職面談時要留有餘地。有些公司設有離職面談,由上司或HR同事了解你辭職的原因和對公司的意見,千萬不要因為要走而豁出去,力數公司或上司的不是!
    • 回公司拎Cheque要表現大方。正常情況下,公司在員工離職生效後約一個星期,以支票方式支付最後月份的薪酬(每間公司做法不一),所以即使派完散水餅後,還是有機會返公司,再見舊同事、舊上司,所以請務必表現大方,不要懾手懾腳,最好就帶點西餅回去慰勞大家,讓大家都留有好印象。
    • 小心在社交平台的說話。有種人面對面可以裝出一副模樣,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則露出真面目!可是,大家好像忘記了社交平台與現實生活是掛鈎的,說過的話絕對要負責任,所以即使對舊公司、前上司有怨言,也別在網上世界大吐苦水,社交平台所言所行都是公開的,總會傳到當事人耳中。
  2. 2022年2月16日 · 辭職最適合時機往往都是新年過後,因為不少公司都於年後出bonus、雙糧,加上日前有報道指出全球也正經歷「大離職潮」,令打工仔更是心思思想要轉工或裸辭!

  3. 2017年3月2日 · 不少打工一族都曾有過辭職的念頭,無論是一時衝動或是深思熟慮,辭與不辭都是打工仔的長期困擾。 而究竟甚麼時候是辭職的好時機? 當以下5個情況發生在你身上,就表示你應該離開現有工作環境,轉換職場跑道,去尋找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