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妹妹想要公的話,家姐馬上四處找,把所有的公仔都給她。 」林牧師說大女兒很關顧別人,而弟妹的出現正好讓她實現當家姐的願望,「她有機會帶着三個小朋友一起成長,年紀最小的一個跟她相距12年。

  2. 悠悠媽媽. 執筆時,住了家舍四年的悠悠,轉眼已回家團聚一年了! 悠悠入住家舍初期,爸媽關係都不甚穩定,每當兒童回家相處回來,便訴說爸媽的衝突情況,爸媽又各自向職員訴說對方的不是,我只可細心聆聽他們,可以的話便從中調和,肯定爸媽與悠悠其實都很重視家人的關係,同時勸導悠悠不用太操心父母之間的事,放心由社工們及父母自己處理,慢慢地,悠悠真的減少把自己置身在父母關係的漩渦中,轉而要關心自己,努力學習。 儘管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悠悠仍力爭上游的。 每每做功課時,我盡量請悠悠坐近身旁,以便支援她的學習。 慢慢地,看見自己完成功課的時間提早了及在學業成績上獲得飛躍進步,悠悠學習的心態也轉為積極。

  3. 阿玲(化名)年逾七十,是一名單親媽媽。小女兒去年移民英國後,她躺在沙發上三個月。二早在十年前移民,餘下大女兒一家留在香港,卻因誤會而沒有來往。阿玲說:「我生了三個女兒,最後又是自己一個人。」「這是被遺棄的感覺嗎?」她思索。

  4. 有需要的兒童會在參與服務的家庭暫住,寄養「姨姨叔叔」會暫時擔當父母角色,照顧素未謀面的兒童,好讓他們在隱定的家庭環境成長,減低原生家庭問題對他們的影響,直至與原生家庭團聚或接受領養。 這段「暫住」的時間,短則十日八日,長則十八年。 應對言語障礙. 李太與丈夫於2003年在從媒體得知寄養服務,並曾參與社會福利署所提供的培訓課程。 2012年,他們決定正式成為寄養家長,8歲的龍是夫婦所照顧的第二名寄養孩子。 李太坦言,起初接龍回家,也不太清楚他的健康狀況。 「初初見到龍,佢好靜,唔出聲,覺得佢好乖。 接返嚟都唔知佢有乜嘢架,姑娘講話係男咁㗎咋。 我又無話刻意唔鍾意湊邊啲,其實都係一種挑戰,試吓囉,一路湊一路學。

  5. 先徵詢女兒意見. 張生與張太居於天水圍,家中的牆身掛滿4歲寄養男童行仔的畫作。 約十年前,張太的女兒10歲,張太正考慮擺脫全職媽媽的身份,重投職場。 當時她透過教會姊妹的聚會得知寄養服務,正中下懷。 「我本身個性內向,做寄養家長可讓留在家中睇住個女,又可以幫助其他有需要嘅小朋友,又幾好喎。 」她二話不說與丈夫商量,張生亦爽快同意:「那時候未聽過寄養服務,覺得很新鮮。 知道香港社會有很多問題家庭,還以為政府已擺放足夠資源去幫助這些小朋友,但原來仍有不少家庭需要支援。 考慮到家裡亦有空餘的房間,其實多一個小朋友都OK,便決定參與。 要成為寄養家庭,其中一個條件是家人的接納,就此他們亦徵求女兒的意見。 「她當時表示可以。 我們也知道她的性格喜歡分享、獨立。

  6.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領養孩子給我新使命是愛還是責任?「是使命呀。」育有三名領養子女、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管理委員會主席林崇智牧師說,陪伴孩子成長是上帝託付的使命,「若有一天離世,我希望生平行述寫上:『我將我的家庭分享予三位失去家庭的孩子,讓他們重新有一個家,在愛中成長 ...

  7. 服務簡介. 我們確信家庭是社會重要的基礎,也是個人與社會安定之所繫。 個人和家庭均會成長、發展與轉變;在這個改變的歷程中,我們盼望能扮演一個啟發、支援和促進治癒的角色,聯繫社區的資源,創造有利的環境,與個人和家庭同行、共成長。 我們早於1970年代已開始為香港的家庭提供輔導服務及家庭生活教育服務,又於2004年及2011年在尖沙咀和深水埗開辦兩間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多元化服務。 於2009年因應香港經濟情況轉變,不少市民面對逆境,我們開始推出特別計劃為全港市民提供專業輔導服務,後漸發展成收費廉宜的專業輔導服務。 2017年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2.25億港元,與香港大學、香港小童群益會及本處聯合策動及推行為期五年的「賽馬會童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