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2月17日 · 「對對對,本來是個小事情,愈查愈糟糕。」這是很多人的經驗,宋博士輕輕認同,沒笑我傻。她過去10數年的研究對象是徘徊死亡邊緣的病人,他們在網上搜尋到一線生機,從美國遠赴中國接受幹細胞治療。

  2. 2018年4月2日 · 中醫認為腎氣主宰人的衰老,亦控制着身體的水液排泄。隨着年歲增加,又或者身體保養不善,損傷腎氣,導致水液排泄不當,引致水腫。從西醫看來,心臟衰竭或各種腎病引起的水腫,發於中老年人身上,而在中醫角度,都跟身體腎氣虛弱有關。

  3. 2019年10月1日 · 若孩子當下的感受是驚慌、擔憂,甚至表達「出街危險」、「會打人流血」,葉妙妍表示,家長可以告訴小朋友,目前我們身處的地方仍然是安全的,而且父母會保護他,「父母就是子女的避風港,我們恰當的回應,可以安撫孩子受驚的情緒」。

  4. 2016年11月18日 · 我經常與這類人共事,想了解他們如何思考與行事。 我估計他們只能「死記」某客戶或上司的指令,一旦換了客戶或上司,縱是相同技術或模式,他們的腦袋就像進入Reset狀况,不會把過往的學習經歷而來的最佳手法(best practice)應用於新的處境。

  5. 2019年11月11日 · 尤其知道自己的病是「冇得醫」,如癌症、認知障礙症、心臟衰竭、腎衰竭等,他們都會感到極度不安,對死亡憂慮更為加深。壽命雖然是延長了,但是在漫長的疾病歲月中,很多長者都處於憂慮之中。

  6. 2014年10月27日 · 四肢無力、痺痛,大可能是脊髓或周邊神經出問題,腦掃描找出病因的機會不大,最「穩陣」的方法,找腦科醫生作評估。 頸椎受壓也會手指痺 文:腦科醫生的評估會包括哪些情况?

  7. 2018年7月3日 · 肯定知道患者人數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多很多,可是坊間大多數人對這個病症的認識極度缺乏,甚至有人竟然認為這是活得太好,太幸福的有錢人病,憂柴憂米的人哪來時間心情條件去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