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1日 · 高齡化下的老年經濟安全解方. 文 洪紫芸 照片 受訪者提供.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2 月 1 日. 0. 791.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若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0%就是所謂超高齡社會」。 而從臺灣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嚴峻現況來看國發會預估到了2025年臺灣就將走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說屆時社會上每5人就有1人是老年人。 平均壽命延長、高齡化嚴峻的狀況下,就愈不能忽視老後可能產生的經濟風險,舉凡身體健康惡化、認知判斷能力下降、罹患失智症、退休後資金不足、資產轉移等都會是老後的經濟問題。 那麼,民眾又該如何以保險妥善規劃老後退休生活?

  2. 2018年3月1日 · 臺灣工作年齡人口(在15~64的)1,395萬人,老年人口644萬人。 2040年 到2040年老年人口將再增加為684萬人。不但老化的速度快,老年人口的數量也相當驚人。臺灣中高齡工作人口已呈現快速成長,主力員工年齡層將是55到64。 2061年

  3. 2019年10月1日 · 臺灣政府祭出一系列的政策配套,目的就是希望帶給高齡長者更多實質上的幫助,解決他們經濟與生活上的問題。 目前年滿65歲以上之長者政府給予諸多福利措施可使用以臺北市經濟上的補助為例有下列幾項福利與權益可享有: 健保補助. 一、本項福利措施補助對象如下: 1. 65~69歲之中低收入老人。 2. 其他符合下列(一)到(三)規定之老人: (一)年滿70歲之老人、年滿55歲之原住民或二 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含)前年滿65歲之老人,設籍並實際居住本市滿一年者(最近一年內居住國內之時間合計滿一百八十三天)。 (二)經稅捐稽徵機關核定最近一年綜合所得總額,合計未達申報標準或綜合所得稅稅率未達20%者。 申報老人為受扶養人之納稅義務人有上述狀況者,亦同。 (三)未獲政府機關健保自付額全額補助者。

  4. 2023年10月1日 · 國際視野. 2022年獨居老人近53萬位10年近乎翻倍.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10 月 1 日. 0. 1044. 根據行政院國情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止,臺灣總人口數為2,326萬4,640人,較2019年減少11萬674人,人口負成長步入第3年。 在年輕人口不斷減少、高齡長者人數不斷增高的情況下,民眾最常遇到的退休議題便是「孤獨老」。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資料顯示,代表孤老人口的「僅一名高齡人口宅數」不斷升高,從2013年時的29萬4,000戶,增加到2022年第3季的52萬9,000戶,近乎翻倍;而代表老老共居的「僅高齡人口居住宅數」在10年間也成長了29萬8,000戶。

  5. 2023年11月1日 · 我年輕時聽過一句名言:「努力工作賺錢,就是為了提早退休為自己贖身。 」民眾準備退休的年齡層不斷提前,儘管勞退法定年齡往後延長至65,仍然無法抑制人心渴望擺脫工作束縛,嚮往自由的心。 民眾平均壽命愈來愈長、銀行利率卻愈來愈低,許多想退休的人不免擔心退休金不夠用,而遲遲不敢離開職場享受第二人生。 其實,若提前在40歲規劃部署投資型保單,是最恰當的時機點,相對於風險性資產,投資型保單是進可攻退可守的資產。 我認為可以買一份配息型的保單,安穩照顧自己的下半輩子。 且務必把這一筆金額視為保額來看待,不僅可以配息,亦能節稅以照顧到下一代。 問題是多少的保額算足夠呢? 我認為資產減負債後得到的淨值數字,再加上你預留給自己養老或遺愛人間的金額,這個金額即是你應該設定的保險金額。

  6. 2019年10月1日 · 特輯內文. 臺灣高齡化亮起的多重警訊. 文 許紹猷. 通過. lukekuan. - 2019 年 10 月 1 日. 1259. 生活周遭發生的各種事物、現象都可稱之為「訊息」,當種種訊息都透露出風險正在靠近之時,就可稱之為「警訊」。 高齡社會應運而生的各種現象,即是在述說「長壽風險」已充斥在周遭的警訊。 或許你會發現,你所住的社區,步履維艱的老人變多了;或許你會發現,去醫院看病,等待叫號的時間愈來愈久,而身旁坐的人都是以上了年紀的人居多;或許你會發現,在身旁的親朋好友中,超過35才結婚早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而通常不意外的都一定會有人問新人們:「之後想不想生? 想生幾個? 」、「我們講好了,不會生,養小孩太貴了,而且會降低我們的生活品質。 」這樣的回答相信你一定也聽過很多次。

  7. 2020年1月1日 · 1. 自我負責的認知──養兒防老將愈來愈困難. 現今少子化的情況,以及不婚、獨居的族群變多,家庭結構對比以前已經有了重大改變,不同於以往常見的多代同堂、兒孫承歡膝下、多子多孫,尚能實現「養兒防老」。 據衛生福利部老人狀況調查報告指出,二 五年老人的經濟來源有53%的比率靠子女扶養,對比到二 一七年,靠子女扶養的比率只剩下24%。 2. 公共財源給付的改變認知──減法改革是必然趨勢. 如同前述,人口結構的組成已經大不相同,若是依照過去的制度,只會愈趨向不合理,因此不論是全民健保,抑或是勞退等社會福利的改變是必然趨勢。 就算從現在開始生育率往上提升,成為勞動人口也需要數十年的時間,因此必須要有「來自公共財源的給付朝向減法式的改革」之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