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9日 · 袁國勇今日9日接受本報查詢時建議所有發燒及有病徵的入境者接受常見呼吸道病原體的快速分子檢測並建議以機場作為第一步再擴至其他邊境口岸袁國勇認為並非所有入境旅客均須接受檢測建議只要求發燒及有病徵者檢測該些旅客亦需時刻佩戴口罩並接受流行病學追蹤。 他說非洲和中東仍正爆發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和伊波拉,應多加注意,但所有發燒及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徵的旅客,亦應接受檢測。 相關字詞﹕ 袁國勇.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前政府抗疫專家顧問袁國勇和孔繁毅等4名港大學者日前在本報撰文,針對外防輸入等範疇提出建議,包括篩檢發燒入境旅客。

  2. 2023年1月20日 · 鄭志文跟其他上呼吸道感染一樣平時感冒病假一兩天發燒可能長一些亦有嚴重感冒病人取4至7天同時會考慮工種如在安老院舍食物處理者和要操控重型機器等若病徵嚴重會考慮延長至7天根據病情進展或要求病人覆診一次再決定是否延長病假。 林永和 :會當是傷風感冒其中一種,要根據病情判斷,一般一至兩天病假。 若病徵較嚴重可能3至4天,第一次診症不會一次過給予7至8天。 因新冠病人通常開初2、3天較不舒服,之後會好轉。 因此,若3天後病人仍然不適要再覆診,屆時再延長病假。 工種也是一個考慮,但大原則是按病情。 問:新冠快測結果是否病假考慮因素? 鄭志文 :新冠快測陽性不會是病假考慮因素。 以往都會做一次快測確定是流感,但不會等測試陰性才讓患者上班,新冠按同樣方法處理。

  3. 2020年5月4日 · 副刊. 2020年5月4日星期一. 家庭醫生睇醫生. 健康. 下一篇. 新冠大流行 咳兩聲怕中招 發燒驗病毒定抗體圖1之1 - 新冠病徵——新冠肺炎主要病徵包括發燒疲倦乾咳呼吸困難 . . . . . . (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Sitthiphong@iStockphoto) 【明報專訊】新冠肺炎疫情未止,人人自危。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4. 2024年5月20日 ·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講座教授孔繁毅指本港處於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行季節4月以來每週RSV個案均錄得增長升幅超70%預料78月進入RSV感染高峰期提醒60歲以上長者及糖尿病等長期病患者屬高危群組感染RSV後更易出現重症甚至死亡籲他們做好防護措施及盡早接種RSV疫苗並表示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將開會討論及建議政府納入疫苗接種計劃。 孔繁毅今日表示,RSV主要透過患者分泌物、飛沫、受污染的手、食具或物件等傳播,感染後早期症狀與傷風感冒相似,因此很多市民發病之初未有留意,但RSV不同於流感病毒,現時暫無針對性的抗病毒藥物可用,醫生只能為患者提供紓緩性治療。

  5. 2023年1月13日 · 新冠確診喉嚨痛 藥劑師話你知喉糖藥性成分 醫生提醒吃太多喉糖會刺激喉嚨. 發燒喉嚨痛無藥怎辦? 醫生教溫水洗澡、含白飯、吃雪糕紓緩【附發燒、喉嚨痛紓緩方法】 新冠症狀紓緩方法一文睇:服藥、食療、按穴、拉筋. 長新冠徵狀紓緩有法:食療、運動助改善咳嗽氣喘腦霧. 新冠疫情 明報專輯:bit.ly/3FvkFaD. 熱門HOTPICK:bit.ly/3FoHZom. 相關字詞﹕ 新冠確診 新冠後調理 養肺 長新冠 中醫教路 熱門HOTPICK 編輯推介.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明報即時新聞. 新冠確診「轉陰」後飲食可大魚大肉? 生活作息可「復常」?

  6. 2023年4月14日 · 患傷風鼻涕黃綠色、發燒要服抗生素?. 衛生署澄清無助治療 (12:16) 圖1之1 - (Canva圖片/明報製圖). 患上傷風感冒、流感,食抗生素會快些痊癒?. 衛生署澄清,抗生素是用作治療細菌感染的藥物,而大部分傷風感冒是由病毒引起,食抗生素完全無幫助 ...

  7. 2023年11月26日 · 2023年11月26日星期日. 國家衛健委急性呼吸道疾病續升 多種病原體疊加有關 (17:04) 圖1之1.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今2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稱監測顯示近期呼吸道感染疾病以流感為主此外還有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分析認為近期中國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續上升與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疊加有關。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隨着各地陸續入冬,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時期。 國家衛健委會同國家疾控局持續開展呼吸道疾病監測和形勢研判,推進流感疫苗接種,定期調度各地醫療資源供給和診療工作情況,針對性加強工作指導,組織經驗交流和技術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