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24日 · 中風手部復健,三個關鍵助復原 ─《中風復健這樣做,提升自我照顧力》. 腦中風 發生後,手部精細動作是比較困難的部分,其神經支配複雜,讓人能做出細膩的動作,如彈鋼琴、縫紉,過於複雜的神經網絡,也導致中風後的恢復往往不如預期,但透過適當的 ...

  2. 2020年6月15日 · 中風復健 – 復能遊戲化,讓生活時時刻刻都在復健訓練. 中風復能訓練,職能治療根據個案上下肢體動作能力,設計專屬復健治療計畫,讓復能遊戲化,提升個案的復健動機,讓復健生活化,讓個案在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在復健訓練!. 於今年初,筆者 ...

    • 參加中風pac計畫
    • 中風pac結案條件
    • 到底要不要參加pac?!
    住院期間每天可以進行最多225分鐘的職能治療、物理治療或語言治療(視患者需求與體能而定)
    總住院天數以3週為原則,若有需要最多可住到 12 週
    每3週需接受各專業評估量表的完整評量,依結果決定是否延展

    住院治療以3週為單位,每3週必須要接受評估,有以下情況需要結案,辦理出院準備服務繼續接受門診復健治療: 1. 已經進步到可以返家生活自理 2. 評估結果未進步或降低 3. 住院超過12週 再一次強調,PAC結案之後,目前有少部分醫院可以持續接受住院復健(健保),很多醫院是不會接受住院復健的,除非自費,要特別注意喔!

    理解PAC的基本規則之後,到底要不要選擇接受呢? 整題而言PAC是可以提供短期且密集的復健訓練,除了一天能夠接受強度高的復健治療,也省去了傳統28天就必須要轉院的麻煩。 PAC計畫就像是復健衝刺班,適合有潛能的患者,並不是輕度的患者喔!也是有很多有潛能的患者初期動作的狀況並不好,需要配合神經生理檢查才能判斷,但這就交給醫師判定吧! 建議家屬只要考慮家人有沒有意願在發病後的黃金期,接受大量復健計畫,盡早恢復功能。 那家人復健缺乏動機怎麼辦?,也不要灰心,可以參考最近寫的改變行為的策略,或是陪伴他復健時,參考職能治療師提供表現回饋鼓勵患者做復健!的方式,提供一些實際上的回饋,鼓勵他的動機唷! 以下為腦中風復健照護交流社團的板友親身經驗分享唷!

  3. 其他人也問了

  4. Fugl-Meyer 評估 (FMA) 是一種針對中風動作感覺的臨床評估量表,有非常高的信校度,常用於臨床研究比較復健治療的效果,也可以用來預測中風患者半年內的動作預後恢復狀況,本邊介紹上肢動作感覺等部分。 專欄作家 愛長照/元氣網 原水出版 《中風復健這樣

  5. 2017年6月1日 · 我們要利用鏡子去欺騙我們的大腦! 為什麼要用騙的呢! 負向經驗阻礙中風大腦重新學習動作能力. 中風後,大腦神經受損. 無法自由控制身體肌肉活動. 偏癱的病人,成天看著自己無法動作的肢體. 這種負向的經驗並不利於大腦神經啟動 自我修復機制. 就好比魯蛇整天告訴自己. 我不行… 其實阿~大腦其實也很需要💗鼓勵💗 (正向回饋)的! 利用鏡子假像刺激大腦. 所以我們要透過鏡子形成的假象, 欺騙 激發我們的大腦! 首先,將鏡子或鏡箱擋住患側手. 請病人專注地看著鏡中健側手做動作. 感覺回饋能夠幫助動作學習. 當我們在活動身體時,除了用眼睛看以外. 大腦也同時接收 本體覺回饋 的訊息. 也就是一邊感受關節彎曲程度,一邊控制著關節活動. 我們才可以做出更精準的動作. 鏡像神經元 – 自己的動作自己教!

  6. 2018年3月8日 · 腦中風. 中風後的患者有七成都有動作障礙的後遺症,造成日常生活上許多不便,學者研究有效的復健療法,在日常生活中限制健側肢體的動作,讓患側肢體參與日常生活有效改善中風患者肢體偏癱的問題! 有肢體動作功能障礙的中風患者在居家活動、日常生活時,通常會為了方便而使用健側肢體, 甚至忽略患側肢體的存在,往往因此失去了讓患側肢體動作功能進步的最佳機會。 習得廢用症 – 不使用,就會越來越沒用! 當患者使用患側時,往往因為肢體有動作障礙,即使耗費大量的心力與時間,也不一定能成功,這樣子屢屢失敗的經驗會使患者退縮,在心理上越來越抗拒使用患側肢體。 如果患者因此而開始使用方便的健側完成日常任務時,使用成功的經驗會讓患者越來越傾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健側手。

  7. 2018年6月30日 · 虛擬實境在中風復健上的應用. 中風復健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但復健過程往往總是枯燥乏味,如果能夠結合虛擬實境遊戲的話,讓系統制定適合又有趣的復健訓練,不僅能大大提升復健動機,還能夠結合雲端,讓病人在家中就可以進行復健訓練!. 此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