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佛教大雄中学〔 BTHC〕是位于香港 九龙 长沙湾 的一所政府津贴 中学 ,创立于1969年,为 香港佛教联合会 创办的第二所中学。 中文名. 佛教大雄中学. 外文名. Buddhist Tai Hung College. 创办时间. 1969年. 创办人. 香港佛教联合会 [1] 校 训. 明智顯悲 [2] 所属地区. 香港 深水埗 长发街 [1] 现任校长. 招康明 [3] 目录. 1 学校简介. 2 行政结构. 学校简介. 播报. 编辑. 校歌. 佛教大雄中学于1969年创校,是 香港佛教联合会 兴办的第二所中学。 本校位于 深水埗 长发街,绿荫盈园,意趣盎然。 校舍占地约5000平方米,楼高6层,有供一般教学用的课室28间、实验室4间、地理室、音乐室、视觉艺术室各1间。

    • 概览
    • 名称由来
    • 实用信息
    • 塑像特点
    • 三宝殿
    • 著名庙宇

    [dà xióng bǎo diàn]

    寺院主体建筑

    展开3个同名词条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即正殿,也称大殿。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慑伏群魔的意思 。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大雄释义

    大雄宝殿里,一般供奉释迦牟尼,而释迦牟尼的德号叫“大雄”,所以叫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中供奉佛像的正殿。“大雄”为佛的德号,为什么德号叫大雄?是因为佛具足大力,能降伏四魔,四魔是指:其一,烦恼魔,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故名魔;其二,阴魔,又云五众魔,新译云蕴魔,色等五阴,能生种种之苦恼,故名魔;其三,死魔,死能断人之命根,故名魔;其四,他化自在天子魔,新译云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此中第四为魔之本法,他三魔皆类从而称魔也。因此,凡是寺院中之大雄宝殿,所供奉之主尊必定是佛像,而非菩萨或护法像。 大雄,以佛具智德,能破微细深悲称大雄,大者,包含万有;雄者,摄伏群魔;宝者,乃三宝也,皆归此殿传持正法,我佛威力,雄镇大千也。

    相关传说

    相传有四个人碰在一起正说大话,而如来佛经过时听到。一个叫腰别树的说“天热我不怕,三伏天热狠了我拔一棵树别在腰里,就可以乘凉了”;捶打井说“渴了不要紧,我一拳打下去,把地下打个井就能饮水解渴了”;路扯直说“走路弯远了不怕,两只手可以扯住两头,把路扯直就可以抄近路走了”;扒山转说“走路不需要把它扯直,能把山扒转一圈”。 他们各自正吹大劲时,如来佛变成一老者说:“你们这么大的劲,能抬起一老头才算你们行。”这四大劲不服。等老翁坐好后,四大劲就来抬,老翁坐在那里动也不动,他们使了很大的劲也抬不起。并给他们个个压的弯腰搭背、眼泛白珠。从古到今,如来佛就把他们压在大雄宝座台下面,供游览旅客朝拜。

    开放时间

    7:30-17:00

    门票信息

    免费

    最佳季节

    四季皆可

    主尊佛像

    释迦佛像 大雄宝殿中的释迦牟尼佛像主要有三种造型姿势: 第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在成道以前的过去生中,为了众生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这些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因为这些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这种姿势的造像,名为成道相。 第二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各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这是“说法相”,表示佛说法的姿势。 另外有一种立佛,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这名为“栴檀佛像”,传说是佛在世时印度优填王用栴檀木按照佛的面貌身形所作。手下垂名为“与愿印”,表示能满众生愿;上伸名为“施无畏印”,表示能除众生苦。后来仿照此形像制作的也叫作“栴檀佛像”。 第三种是卧像。释迦牟尼向右侧平卧,这是他进入涅槃的姿势。释迦牟尼临终前嘱咐在身边的弟子勤修我法,因此卧像四周大多塑有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像。 一般大雄宝殿还在释迦牟尼佛像旁塑有两位比丘塑像,一年老(释尊之左),一中年(释尊之右),这是佛的两位弟子。年老的名叫“迦叶尊者”(即摩诃迦叶,叶音摄,禅宗一祖),中年的叫“阿难尊者”(禅宗二祖)。佛涅槃以后,迦叶尊者继领徒众,后世称之为二祖。大殿中的这组造像,一般称为“一佛两弟子”。 三世佛像 有的大雄宝殿中不是一尊佛像而是三尊,是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结跏趺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这三尊佛合起来叫“横三世佛”。 三世佛旁边各有二位菩萨立像和坐像,在释迦牟尼佛旁的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在药师佛旁的是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在阿弥陀佛旁的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六位菩萨各是这三位佛的上首弟子(见《华严经》、《药师本愿经》、《观无量寿佛经》)。 竖三世佛,是以人生的前世今生后世来命名的。正中是现代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东边是过去的燃灯佛;西边是未来的弥勒佛。不过,大殿常见的是“横三世佛”,“竖三世佛”罕有设置。

    十八罗汉像

    大殿两侧多供奉有十八罗汉像。据说,佛涅槃以前,嘱咐了十六位大罗汉,让他们不要涅槃,常住世间为众生培植福德。这十六位罗汉是:一宾度罗跋罗惰阇、二迦诺迦伐蹉、三迦诺迦跋厘惰阇、四苏频陀、五诺矩罗、六跋陀罗、七迦理迦、八伐阇罗弗多罗、九戍博迦、十半托迦、十一罗怙罗、十二那迦犀那、十三因揭陀、十四伐那婆斯、十五阿氏多、十六注荼半托迦(见《法住记》和《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五代以后,或加上《法注记》的作者难提密多罗和《因果识见颂》的作者摩拿罗多,成为十八罗汉。或者错将第一尊宾度罗跋惰阇分为二人,加上难提密多罗(庆友)而作为十八罗汉。(以上据周叔迦考证)

    三大士像

    在正殿佛像背后,往往有坐南向北的菩萨像。一般是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之像,文殊骑狮子,普贤骑六牙白象,观音骑龙。海岛观音像 有些寺院于大殿背后修海岛,面北而设观音像,立海岛上,观音右手据杨柳,左手托净瓶。海岛四周依据《法华经·普门品》作“观音救八难”的塑像。在观音像两旁有善财童子(出《华严经·入法界品》)和龙女(出《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像作为胁侍。

    “三宝殿”源自佛教。“三宝”是指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宝殿”即是佛教寺院中佛、法、僧的三个主要活动场所。“佛”是佛教信徒“大众登场藏(chǎn)事的地方,如“大雄宝殿”;“法”是佛家珍藏经典之所,如“藏经楼”;“僧”是指僧侣“燕息”(睡觉)的禅房,也称僧寮。

    佛教指佛、 法、僧为三宝。以佛讲法,僧保守之,此三者有互相联系的神圣关系。通俗些说,佛指大知大觉之人;法即是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之人。三宝所在之殿当然就是三宝殿了,即佛教信徒登场做法事的地点“大雄宝殿”;佛家珍藏经书、经典之所“藏经楼”;还有僧人“燕息(即和尚等出家人睡觉之意)”的“宁静禅房”。这三处地方,是清静高洁的佛教重地,不可随意乱闯,这是中国这个具有浓重佛教传统国家的习俗。

    五台山

    大雄宝殿是前院的主体建筑,也是菩萨顶的主要殿堂,是院内的喇嘛进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殿面宽13米,三开间,进深12.3米。单檐歇山顶,四出廊,前置重檐抱厦,黄琉璃瓦盖顶。檐下柱头上挂一桃形小匾,上刻“唵”字,是藏传佛教喇嘛教徒祈祷往生极乐世界时所唱的“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中的第一个字。这是喇嘛庙的特征之一。殿门口有一副对联为:“灵鹫鹫灵灵鹫灵,真容容真真容真”。 该对联只要读对了,意思不讲自明。但却不太好读,大家不妨读读看。殿内塑像和设置西藏氛围十分浓烈。梁架上悬挂着的“心印毗昙”牌匾,是乾隆皇帝手写真迹。 佛坛中间塑有横三世佛。中为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释迦牟尼前面左右分列着迦叶、阿难两为大弟子。前面供着格鲁巴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在宗喀巴的左右两侧也有两尊小塑像,一说左为一世达赖根敦朱巴,右为一世班禅格雷贝桑;另一说左为克主杰·格雷贝桑,右为贾曹杰·达玛仁钦。 大雄宝殿与天王殿之间苍松入云,古碑如林,身临其境,仿佛时间又回到了从前,让人们了解什么叫深山古刹,什么叫清净幽雅。三通高大的石碑分别是:通高4.6米,于1667年(康熙十六年)立的御制菩萨顶牌;通高5米,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立的御制菩萨顶碑;通高4.7米,于嘉庆朝台时所立的清凉山记载。 殿前两棵古松,粗可双人合抱,枝桠横出,树冠蓊郁,主枝亦可为栋梁。据专家谈,这两株古松的树龄当在千年以上,已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金山寺

    大雄宝殿又称佛宝殿、正殿、大殿,是全寺主体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之处。此殿屡建屡毁,唐代中叶毁于兵灾;南宋时遭受火灾;宋真宗时又毁于火灾;宋徽宗时废于兵灾;明正统间毁于火灾;清咸丰太平天国间殿随寺毁,10余年未能修复,直至清光绪年间,僧隐儒募金4600余两,重建大殿,1948年4月5日,寺内大火烧毁梵宇300余间,大殿同付一炬,断墙败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重加整饰,辟为通廊及广场,大殿旧址一度改为溜冰场。文革间寺院再遭毁坏僧众被迫离开,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金山寺于1982年开放,修建工作得以开展,1984年成立重建大雄宝殿筹委会,1985年10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为大雄宝殿奠基,1986年4月开工,1987年10月大殿上梁,1988年底大殿外貌基本建成,殿内装饰油漆及三尊大佛十八罗汉、海岛观音等正式塑造,1990年10月举行落成典礼。 此次修建耗资360余万元,殿高25米,深广24.6米见方,较旧大殿增高约2-3米并向后约8米,使殿前丹墀较为开阔,气象恢宏,亦便于瞻仰,殿中三尊大佛每尊高一丈六尺,十八罗汉每座高九尺,大佛莲花座前并有二十四诸天雕像,大殿四周斗拱内安放五十六尊罗汉,约1米高,二张古色古香装金供桌分别供放在大佛和海岛前,台湾制造的千佛灯安放在供桌两旁,大钟由香港旭林法师发心铸造,磬、鱼、鼓等法器做工精细,式样别致。殿内高大的抱柱对分别由赵朴初、许图南、黄后庵题写“大江浪,应梵钟,诸天听法苍茫际,千里云,开宝殿,万佛垂光紫翠间;菩萨现金身,宝殿庄严观自在,梵主说妙法,诸天激荡海潮音;宝殿此重修,梵宇宏开诸方礼赞,金容今再现,佛光普照万福来朝”。此殿由住持僧慈舟发起重建,为金山历代所建大殿最高最大之宝殿。大殿书额赵朴初,重建大雄宝殿碑记梦初书丹。

  2. 净因法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佛学博士;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生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学术评审局委员;香港宝莲寺方丈;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香港佛教文化产业名誉顾问。曾任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总监、博士生导师等。曾主编《敦煌心灵之旅》,总策划《三合一十全 ...

  3. 上香,是人与神佛、圣尊或先祖的一种沟通方式,又有自然清静的作用,其历史由来已久。上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上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4. 大屿山昂平高原大佛. 宝莲禅寺是 香港 最著名的十方丛林,位于大屿山昂平高原,介于凤凰山与弥勒山之间。. 山门之前,左有木鱼峰天坛大佛、法华塔;右有莲花山与狮子石,堪称屿山胜境。. 中文名. 大屿山大佛. 位 置. 大屿山昂平高原. 始建年代. 光绪三十二 ...

  5. 宝莲寺. 宝莲寺始建于1924年,数十年来,刻苦经营,使今天寺宇建筑雄伟壮观,有宫殿式的 大雄宝殿 和庄严威武的天王大殿等。. 此寺提供留宿,以便游人赴凤凰山观看日出或作短暂清修。. 林丛 小径,景色宜人。. 寺院有正殿,供奉三宝,还有 观音殿 及偏殿 ...

  6. 如来三佛是大雄宝殿内的三尊大佛, 代表着佛教的三个世界。. 正中端坐的是释迦牟尼,主宰娑婆世界;坐在东首的是药师佛,主宰东方 净琉璃世界 ;坐在西首的是阿弥陀佛,主宰西方极乐世界。. 人物介绍. 释迦牟尼俗称如来佛或大佛菩萨,他是佛教的创始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