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30日 · 自從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本月初高調宣布懸紅通緝國安「八大寇」之後,便開始採取了一系列行動,包括接連訊問部分通緝犯的家人,相關行動一直在持續。 警方國安處的正當調查,當然逃不過一些好事之徒的造謠抹黑,硬生生將警方於法有據的調查行動,污衊為「威嚇逃犯及製造株連效果」,日前更有所謂「商界猛人」私下向媒體「放風」,質疑國安處高調的動作或惹來反效果。 毋庸置疑,這些都是戕害本港法治的歪理悖論! 到底該些提出「株連論」的人士,是不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不是嗎? 我們看到國安「八大寇」之一的袁弓夷,至今依然相當「淡定」。

  2. 2020年10月29日 · 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罪科開展攝證計劃」,於警署的錄影會面室安裝實物投影支援系統以增強刑偵人員的數碼調查能力。 警隊最新一期《警聲》披露,警務人員可在錄影會面進行期間,使用實物投影支援系統,拍下流動電話裝置的內容,更 ...

  3. 2023年8月17日 · 原來是劉慧卿想像中的監獄。 是這樣的,夏日炎炎,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就向懲教署提出應對監獄極度酷熱的三項建議。 包括加設冷氣系統、增加沖涼次數、公開囚室及活動室的溫度等等。 劉慧卿真是堅離地。 別人是去坐監接受懲罰,不是享受人生。 況且懲教署一直都有提升通風設施。 加裝同更換了2,300部風扇,換了新式閘門改善通風,室外運動場還有太陽傘給在囚人士乘涼,還想怎樣呢? 民主黨還自作聰明,將劉慧卿的建議做成海報當「政績」宣傳,不怪得網友都看不過去! 這幾位網民真是說中要點,監獄就是讓人反省改過自身的地方,既然知道坐監的人生不精彩,最開始就不要犯法了! 不過不要忘記,劉慧卿有一班「老友」正在獄中,包括黎智英、李卓人同胡志偉等等,作為太平紳士的劉慧卿,是真關心監獄囚犯,還是體恤自己「老友」呢?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0年6月23日 · 眼見買家賣家聚首一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刑警就像電影中的幹探,一聲「Action」,警察四面八方掩至毒品交易單位,連帶那位在對面屋負責監視的刑警也跑過來幫手拘捕。 急趕之下,竟忘了關掉正在錄影的攝錄機,就這樣出事了。 當夜的搜捕本來很成功,明明當場逮捕,明明人贓並獲,但辯方律師在庭上打的觀點,卻跟這些人證物證一點關係都沒有。 律師說,當日法庭頒下的偷錄授權,只適用於查案期間,但當晚警員在進行拘捕時仍未關機,明顯是違反截取通訊及監察條例,在疑點歸於被告的情況下,此案的毒販全部無罪釋放。 說這案例,目的是要告訴大家,如果港區國安法用現有的警察、根據現有法例來執行,肯定會成為無牙老虎,就像之前立下的「禁蒙面法」一樣,空有法,難執行。 涉及國家安全案件的查證,竊聽、偷拍幾乎是指定動作。

  6. 2019年7月6日 · 3. 超無奈. 2. 唔係呀哇. 評論. //面對無理辱罵,好在警員們都沒有被挑釁,好冷靜咁處理,如果唔係又會俾啲別有用心嘅人大造文章//.

  7. 2021年12月22日 · code:4500. vid:0a28519f8cc54493a7dba9ac14a51d1b. uuid:732C6A61-33C3-42C8-9EB4-29A54BB546BA. requestId:2984E275-9064-4C74-B5D5-D326592ABD32. 播放時間:2024-05-25 18:36:29. //被告貼文宣,又拒捕兼推撞警員令其受傷,絕對不能姑息! 支持法官依法裁決,向暴力說不! // 39歲的物業管理經理陸昶昇,去年3月在大圍一條行人隧道內張貼示威文宣,被一名休班警揭發。 警員追捕他期間,他拒捕並踢傷警員。 被告早前經審訊後,被裁定刑事損壞和拒捕罪成,早前在沙田裁判法院被判監4星期,並須於一個月內賠償政府2800元。

  8. 2023年11月27日 · 年少日記是新晉導演卓亦謙自編自導的作品觸發點來自他一位輕生的舊同學:「我大學時一位朋友輕生走了他走之前一晚其實我見過他但沒有為意那時我才22歲。 之後問自己很多問題:為何察覺不到? 若我說了甚麼,他會不會仍留下來? 十幾年後,世界沒有改變,情況甚至更糟糕,今年的學童自殺數字已飊升至歷史新高,大家不是把責任推到疫情,就是歸咎年輕人抗壓能力太低,而沒有把焦點放在最重要的根源——畸型的教育生態及有病的社會價值觀。 《年少日記》是一齣給大人、家長、老師、甚至社會管治者看的電影,當大家以為,刑事化杜絕了體罰,但其實,虐兒已轉化成另一種形式存在至今。 舉個例,每日8小時的課業後,大部分孩子還要沒完沒了地上補習班、興趣班,回家更要面對一大堆作業、小測、默書,難道這不算精神虐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