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19日 · 2020-09-19 The Fool. 如果您希望投資可以無驚無險,不太受市場環境影響,任何時候都有穩定表現,您大可留意這兩隻穩陣派首選。 股市今年相當狂野,像開動一班極速過山車,先是世紀級的暴跌,之後又來一場世紀級的狂升。 不過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困擾美國,加上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又陷入衰退,所以變數很多。 股市還會繼續大幅波動,令人提心吊膽。 投資者值得記住,投資是看長線,所以不應該因為短期波動就被震走,清倉離場。 在這班過山車衝高衝低的同時,市場和經濟都在不斷轉變,隨時拖累某些企業的表現,股價自然會捱打。

  2. 2022年12月14日 · 換而之,定期及債息比投資房地產的利潤更高。. 這個預期一旦形成,樓市需求將進一步下跌,或沒有那麼「剛」。. 而很多人認為利率是對樓市最重要影響,但很多實例都顯示不是。. 房 委 會 於 1998 年 推 出 自 置 居 所 貸 款 計 劃 , 協 助 低 入 息 ...

  3. 2020年9月22日 · 2020-09-22 龔成. 「我要贏」與「我不想輸」,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觀念,在閱讀下文之前,希望你能細心思考,自己在人生各方面,是屬於前者還是後者(請認真思考)。. 或許不少人都不會承認,但世上絕大部分人都屬於「我不想輸」的一類,雖然他們都 ...

  4. 2022年9月6日 · 老公月入五萬 ,40歲, 專業人士,2016年買樓結婚 ,價值370萬(實用面積300呎),現樓升值至約500萬。 我是全職媽媽,小孩現在三歲, 喜歡跑跑跳跳加上疫情關係 ,覺得屋企活動空間有限,想換樓,見有心水樓盤660萬(實用面積460呎), 打算做供25年,月供 ...

  5. 2023年3月10日 · 26歲. 月入$20000,儲$12000. 現金$50萬. 男友月入$65000,資產$100萬. 未有物業. 重點目標: 幾年後打算結婚. 2人有兩層細價樓. 分析: 現金不斷貶值,資產不斷升值,所以我地愈早持有資產愈有利。 物業是資產項,但在同一經濟週期間,時間上太接近去投資兩層物業,未必是一個好的策略,因為會出現週期性的集中風險,正如你看書中的例子,以每8年去買一物業,就是平衡風險的策略。 因為你太集中在同一類資產,就會出現集中風險。 另外,不建議在同一經濟週期,一次過買兩層樓,這令出現價格集中風險。 如果不幸在買入後樓市大跌,會對你地造成較不利的局面。 可以股樓作平衡策略,因為「優質股」、「物業」都是資產項,長線持有可以的。

  6. 2021年7月8日 · 審批按揭有兩種方式. 客人先生持有一層現契物業,價值$1300萬,現打算用太太首置身份再添置一個價值$800萬物業。 由於先生及太太已經退休沒有工作,故未能提供收入證明予銀行申請按揭,於是乎找筆者求救。 銀行審批按揭有兩個方式,第一種就係入息審批按揭,客人需要符合DSR要求及壓力測試。 不涉及按揭保險,一般情況$1000萬以上物業最多可做5成按揭,而$1000萬以下物業則最多做6成按揭及上限$500萬。 而除咗入息審批外,另一種是以資產審批,以資產審批最高按揭成數為4成,最重要嘅係資產審批按揭並不用通過壓力測試。 資產審批按揭為好多「有資產,無人工」業主提供一個套現出路。 資產審批成無收入人士出路. 到底先生最後如何實現「零首期」買入第二個$800萬物業呢?

  7. 2022年4月11日 · 只為錢工作,很易一年又一年地過去,卻發現不斷的收入與支出,卻發現得不到任何得著,生活沒有改變,職位沒有改變,工作變得無味,更沒有發展,每天不知為了甚麼。

  1. 相關搜尋

    陳方安生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