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在渲染气氛,铺排声面等方面颇有精彩之笔,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生动,语言丰富,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本书有元徐天祜的音注。. 此次校点,以元大德十年刊本为底本,参校明弘治十四年邝刊本和明万历十四年冯念祖刊本,异 ...

  2. 2019年12月6日 · 吴越春秋六卷 (後漢)趙曄撰 清刻本 趙曄,東漢時人,字長君,會稽山陰(浙江紹興)人。 框高20釐米,寬14.2釐米。半葉九行,行二十字,小字雙行,行二十字,左右雙邊,單白魚尾。版心上鐫“吳越春秋”,版心中間上方鈐卷次,下記葉次。 正文前有徐天祜撰《吳越春秋序》,末署“郡人前進 ...

  3. 《越绝书》是中国古籍中的一部奇书,它以其独特的经历、庞杂的内容、奇幻的色彩激起了宋元明清几代知识界的研究热情。特别是明清两代,刊刻的版本有十几种,关于作者的考证和争论也有十几家。特别是从宋代各府县兴起修撰地方志的热潮以后,《越绝书》中的《吴地传》和《地传》尤其备受 ...

    • 《毛詩》說帝王感生
    • 三家詩說帝王感生
    • 許慎之疑與鄭玄之說
    • 聖人無父的史實之爭
    • 聖人無父的禮學之爭
    • 結語
    • 注釋

    古文經學對帝王感生的解釋是非常保守的。比如在《生民》的毛傳中,我們幾乎看不到任何神秘的痕跡。首先,對於姜嫄的身份,毛傳認為她是帝嚳之妃,全詩的解釋都遵循這一前提。 《生民》第一章:“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這一章是后稷感生故事的主要根據。毛傳以為姜嫄是高辛氏帝嚳之妃,玄鳥至之日,妃嬪隨帝祠於郊禖以求子。對“履帝武敏歆”一句,毛傳釋為:“履,踐也;帝,高辛氏之帝也;武,迹;敏,疾也,從於帝而見于天,將事齊敏也;歆,饗。”按照此種解釋,這句話說的就是,姜嫄跟在帝嚳的身後,快步行走,前去祭祀求子。於是,這句話只是在描述一個普通的祭祀活動,而絲毫沒有天神感生的色彩了。至於後面說后稷的誕生,最多也只能算是求子的結果。 談到...

    今文家說此四詩,多以天神感應解之,但對於有父無父的問題,卻也說法不一。《史記·三王世表》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這一段是推測今文三家詩的重要依據。陳喬樅指出:“《漢書·儒林傳》:沛褚少孫事王式,為博士,由是魯詩有褚氏之學,则《世表》後所引《詩傳》乃《魯詩傳》也。”褚少孫此處給出的,就是《魯詩傳》關於契、稷感生的說法。從張夫子(陳喬樅以為是王式的另一弟子張幼君)和褚少孫的對話可以看出,《魯詩傳》確實認為契、稷皆無父而生,則簡狄和姜嫄均未婚配,不為高辛氏之妃。但習魯詩的張、褚二人皆懷疑無父之說,因當時傳記說契、稷有父,且其父為黃帝子。褚少孫的解釋是,感生雖是天神所為,卻必借人力為之,所以在吞鳥卵和履大人跡之外,必有父母生之。可見,雖然《魯詩傳》明確說契、稷無父而生,同為魯詩傳人的張、褚二人卻不願守其...

    從上述對今古文說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到,毛傳力圖盡可能清除其中的神秘因素,而三家詩都傾向於強調帝王感生的神秘色彩,但對於感生之帝是否有父,即姜嫄、簡狄是否為帝嚳之妃,說者不同。很多今文學者已經生疑,《史記》中的敘述,就是在承認感生帝有父的情況下,也認可神跡的一種說法。但《史記》中的說法還是有可疑之處,所以未能解決這個問題。 東漢許慎在《五經異義》中繼續了這個懷疑:“《詩》,齊、魯、韓,《春秋》,公羊説,聖人皆無父感天而生。《左氏》説,聖人皆有父。謹按,《堯典》‘以親九族’,卽堯母慶都感赤龍而生堯,堯安得九族而親之?《禮谶》云‘唐五廟’,知不感天而生。”許君沒有像司馬遷那樣調和二說,而是認為今文的感天之說應該是不對的。 鄭玄駁之云: 鄭君的態度和司馬遷是一樣的,即盡量調和感生說與有父說。《史記...

    三家詩亡佚已久,而漢代以後,宗毛宗鄭就成為解釋感生帝問題的最主要兩派。清人黃中松做了個總結:“宗毛者則有若馬融、王肅、洪駒父、李迂仲諸人,宗鄭者則有張融、王基、孫毓、馬昭、王安石、張橫渠、蘇潁濱、范逸齋諸人,歐陽修兼闢毛、鄭,嚴粲兼采毛、鄭,金履祥依鄭而微異,許謙拔奇於毛、鄭之外而微近鄭。”這個總結雖然並不完備,但基本概括了歷代爭論的大概情形,即人們大多在毛、鄭兩說之間討論。 我們且不必判別毛鄭之說孰優孰劣。仔細分析漢代以來的爭論的話,可以看到,諸家多從兩個方面討論這一問題。一個方面,是把這當作史實對待,那麼所爭論的就是,這種神跡感生是否真的發生了;另一個方面,是從禮學的角度看待感生之事。兩個方面是相互關聯的,但在不同學者那裡會有所側重。 我們先來看對這個問題的史實之爭。前文討論的四家詩說、...

    《生民》毛序:“尊祖也。后稷生於姜嫄,文武之功起於后稷,故推以配天焉。”《孝經》說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這裡都在講郊天配祖的問題。《閟宫》毛序:“頌僖公能復周公之宇也。”其主題是姜嫄之廟,三家無異義。《玄鳥》毛序:“祀高宗也。”鄭箋:“‘祀’當為‘祫’。”《長發》毛序:“大禘也。”鄭箋:“大禘,郊祭天也。《禮記》曰:‘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是謂也。”這四首詩都和祭祀有密切關係,後兩首更是禘祫之時所用之詩。所以,如何理解這四首詩裡所講的神話,直接關係到如何理解祭禮。毛鄭的詩學之爭,其另一個方面就是王肅與鄭君的郊禮之爭。 我們先來看鄭君的郊禘之說。《禮記·喪服小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禘,大祭也。始祖感天神靈而生,祭天則以祖配之。”《禮記·大傳》:“王者禘其祖之所...

    以上梳理了詩經學研究史上對殷周感生帝問題的主要幾種解釋。三家詩把它理解為神跡感生,毛傳則盡可能去掉神秘因素,將它解釋為最平常的求子與生育。鄭君在箋詩時既承認姜嫄、簡狄為帝嚳之妃,也接受了三家詩的神跡感生之說。於是,後世的爭論就由今古文之爭轉變為毛傳鄭箋之爭。但爭論一方面集中於對感生史實的爭論,另一方面又集中於祭禮之爭。通過疏通這兩方面的爭論,我們可以看出,鄭君與王肅爭論的實質,正是祭禮之爭。 在這個背景之下,我們可以再來檢視民國學者對這個問題的解釋。現代學者一般都不會像鄭君、朱子那樣相信,真的曾經發生過帝王感生這樣的事情;大多也不會費力來否定這些說法。他們都能比較平和地將感生故事當作神話傳說來看待,再進一步從中看出學術意義。無論傅斯年、郭沫若、李宗侗,還是聞一多等學者,都把帝王感生故事當作史...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收入《郭沫若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頁,第220頁等處;李宗侗(玄伯),《中國古代社會新研》,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81-82頁;又有傅斯年先生,也从氏族制度的角度理解姜嫄传说,但没有强调母系问题,见氏著《姜原》,收入《傅斯年全集》,第三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6-53頁。 潘光旦,《<家庭、私產與國家的起源>譯注》,收入《潘光旦全集》第十三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頁以下。 高亨,《詩經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02頁。 吳飛,《知母不知父:“母系社會”考辨》,未刊稿。 聞一多,“姜嫄履大人跡考”,《聞一多全集》,第三卷,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

  4. 2016年3月18日 · 所著書,自《群經平議》《經說》而下,有《易窮通變化論》,《周易互體徵》《卦氣直日考》《卦氣續考》《書說》《生霸死霸考》《九族考》《時說》《荀子詩說》《詩名物證古》《讀韓詩外傳》《士昏禮對席圖》《禮記鄭讀考》《禮記異文箋 ...

  5. 2024年2月13日 · ”《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塗山之歌:“天人之際,於兹則行”,“際”、“行”互文。 董仲舒、韓嬰言“合天人之際”,以“際”猶“至、道”,司馬相如、司馬遷、揚雄承之。

  6. 2019年3月19日 · 其詞氣頗類《吳越春秋》、《越絕書》,決爲秦漢間人所作無疑。 考其事,與司馬遷史記往往皆合。 獨烏頭白、馬生角、機橋不發、進金擲龜、膾千里馬肝、截美人手、聽琴姬得隱語等事,皆不之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