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寧靜致遠是一個成語讀音為níng jìng zhì yuǎn,意思是隻有 心境 平穩沉着、專心 致志 ,才能 厚積薄發 、 有所作為 。 出自《淮南子:主術訓》。 中文名. 寧靜致遠. 詞語拼音. níng jìng zhì yuǎn. 英語翻譯. Still water run deep. 詞語注音. ㄋㄧㄥˊ ㄐㄧㄥˋㄓˋㄩㄢˇ. 近義詞. 恬淡寡欲 , 高風亮節 , 淡泊名利. 反義詞. 急功近利. 產生年代. 西漢 初年. 目錄. 1 解釋. 2 出處. 3 詞語例句. 寧靜致遠 解釋. 支榮慧書”寧靜致遠“ 或:只有心境平穩沉着、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 有所作為。 寧靜致遠王進玉書. 【 英文翻譯 】:accomplish sth.

    • 致志

      致志,漢語詞語,拼音zhì zhì,意思為集中注 ...

    • 急功近利

      董仲舒回答説:“我才疏學淺,沒能力決斷大王的疑慮。 ...

    • 有所作為

      有所作為,漢語成語,拼音是yǒu suǒ zuò wéi ...

    • 恬淡寡欲

      恬淡寡欲,漢語成語。拼音是tián dàn guǎ ...

    • 厚積薄發

      厚積薄發,漢語成語,意為多多積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準 ...

    • 高風亮節

      中文名 高風亮節 gāo fēng liàng jié ㄍㄠ ...

    • 心境

      心境具有瀰漫性,它常常不是關於某一件事的特定的體驗,而 ...

  2. 出處原文. 西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是故非 澹薄 無以 明德 ,非寧靜無以致遠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①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 ...

  3. 寧靜指心態安靜平和 [1] ,不被世事困擾;致,導致,使達到的意思;遠,深遠,高遠。 中文名.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 語法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世. 常用程度. 一般. 感情色彩. 褒義詞. 出 處. 《淮南子·主術訓》 拼 音. dàn bó míng zhì, níng jìng zhì yuǎn. 成語結構. 複句式. 目錄. 1 詞語解釋. 2 典故出處. 3 成語資料.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 詞語解釋. 詞目 澹泊明志 (也稱: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1] . 釋義 澹泊:不追求名利;寧靜:心情平靜沉着。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着,專心致志,才可有所作為。 [1] .

  4. (淡泊 一作:澹泊;淫慢 一作:慆慢) 修身 , 立志. 譯文及注釋. 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 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學習。 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 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 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注釋. 誡:警告,勸人警惕。 夫(fú):段首或句首發語詞,引出下文的議論,無實在的意義。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指操守、品德、品行。 修身:個人的品德修養。 養德:培養品德。

  5. 成語: 寧靜致遠 [編輯總資料庫] 三峽總院區地址:237201 新北市三峽區三樹路2號、 臺北院區地址:106011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79號、 臺中院區地址:420081 臺中市豐原區師範街67號 電話總機:(02)7740-7890、 傳真:(02)7740-7064、 TANet VoIP:9009-7890

  6. 其他人也問了

  7. 非澹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出處與釋義. 上面的經典名句,出自諸葛亮誡子書》,是他晚年對兒子的叮囑,叫他以簡單儉樸的生活來體現高尚的志趣和品格,以沉着清靜的態度達致遠大的理想。 「澹泊」,清靜寡欲、簡單儉樸的生活態度。 全句的意思是:不能清靜寡欲,就易受誘惑,無法清楚確立志向;沒有寧靜的心,就易受干擾,無法實現遠大的理想。 體悟與應用. 諸葛亮生逢亂世,他對兒子的叮囑是針對當時社會環境的心底話。 所謂人望高處,「高處」可以有兩種理解──高官厚祿,或者品格清高。 孔子說過,「邦有道,穀(受俸祿,做官);邦無道,穀,恥也。 」(《論語‧憲問》)他的意思是,若聖主賢君在位,天下處於文明的管治狀態,讀書人可以從政,以自己的才華造福百姓。

  8.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成語解釋. 【解釋】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着,纔可有所作爲。 【出處】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是故非淡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 【示例】我們要做到~。 © 漢典.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看輕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身心安寧恬靜,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 漢典.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解釋,成語解釋,國語辭典,網路解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