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8日 · 資深投資者林一鳴 今日就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50歲提早退休」的故事,透露當時「感受到『退休可能會快D死』的壓力」,因此重新規劃人生,再度活躍於社會。 林一鳴是資深投資者,活躍於股市、樓市以及各項生意,亦有多本有關投資的著作。 退休唔使做的生活 或與預期有出入. 林一鳴今日在社交平台分享,說他原以為退休後生活會多姿多采,但「退休後每天都『唔使做』的生活,未必與你預期中一樣的」,在退休約一年之後,他就有感可能會「快D死」,因此改為人生規劃,包括在運動方面,到遊艇會訓練帆船及賽艇;嘗試自己創業做Startup,建立教育平台;亦建立有關海外物業買賣的業務。 他指出,一切事情都是為了保持自己忙碌,推遲腦退化的日子。 為何他會選擇「重出江湖」? 他分享退休前後的4大轉變。

  2. 2021年9月30日 · 3名過來人分享提早退休心得. 提前退休是不少人的夢想,要在40歲或更早前退休,有何方法? 外媒《Business Insider》就整合了3名在40歲前實現財務自由的人,對於提早退休最大心得。 1. 別放棄錢滾錢投資機會. 在37歲退休後,Chris Reining決定不再專注於儲蓄,而是想辦法錢滾錢。 他認為,雖然擁有大量現金可帶來安全感,但更好的是方法是,假設將資金投資於平均年回報率約為10%的股票市場,那麼25,000美元(約19.4萬港元)的資金,30年後就有機會可增長至約40萬美元(約311萬港元)。 他認為,若為了安全感而損失375,000美元(約292萬港元)的潛在回報,年輕退休人士或要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3. 2020年9月1日 · 如果想在年輕的時候達到財務自由又是否難事呢? 財經網站Financial Express綜合了10項原則,可以幫助你更早達到財務自由,你又做到幾多個? 1. 量入為出. 信用卡及貸款可以讓人立即過上高質素的生活,但會影響他們短期及長期的財務穩定性。 如果想達到財務自由,第一步是量入為出。 你可以跟從50/30/20分配法則,把收入分為3部分,50%必要支出、30%非必需支出及20%儲蓄投資。 【延伸閱讀】 【脫離月光族】掌握50/30/20分配法則 輕輕鬆鬆儲錢. 2. 優先分配金錢作儲蓄及投資用途. 一般年輕人都習慣「先享樂、後儲蓄」,把每月消費後剩下的錢用作儲蓄及投資,但若想早日達到財務自由,先後次序應調轉。 根據每月的開支,為每月儲蓄及投資定下一個固定金額。

  4. 2021年8月18日 · Alfred享有公務員長俸,最快在60歲可提取一次性退休金,他預料屆時數額達500萬元,及後每月還有大概3萬元退休金為入息。 目前,夫婦二人居住的物業已完成供款,樓齡約為15年,估計在未來5至10年都不會有大額維修支出。 整體而言,Ella退休後,家庭仍能維持正現金流,加上儲蓄,財政不成問題。 【背景】 姓名:Ella及Alfred. 年齡:同為50歲. 職業:私企人事部經理及公務員. 家庭:已婚,沒有子女. 【現有資產】 港元及外幣存款:700萬元. 強積金累算權益:150萬元. 股票及基金:600萬元. 年金計劃:500萬元. 自住物業:1,500萬元. 資產總值:3,450萬元. 【家庭每月收支】 收入. 每月收入:12萬元. 其他收益:1.5萬元. 開支. 家庭及個人開支:5.5萬元

  5. 2021年5月27日 · 【37歲提早退休享財務自由 7年10萬美元變百萬如何做到? : 按此 】 實現財務自由兩大方程式. 她接受《福布斯》訪問時分享,她一直沿用兩條方程式理財: 方程式1:收入-支出=儲蓄. 方程式2:儲蓄+增長率+稅後實際收益率=儲備金. J.P.表示,對於她而言,要先建立穩定的儲蓄習慣,才開始投資。 她認為,要先做好方程式1,即賺取大量收入或控制開支,以建立儲蓄的基礎,然後才能將注意力轉移到投資增長上。 為了實現財務自由,J.P.透過努力工作增加收入,當中包括薪水、獎金和佣金。 剛開始工作時她的年薪只有60,000美元(約46萬港元),經過多年努力工作,她的薪水大幅提高,當她辭職時,年收入已經達到六位數。 與此同時,她的儲蓄比率非常高,佔薪金的70%,亦嚴格地控制個人開支。

  6. 2021年6月1日 · 1. 鍛煉思考. 一個懂投資的人是「會思考的人」,若你只停留在看YouTube平台或打電話問分析員查問某股是否買得過,而不作個人思考,最終只會淪為大鱷的點心。 2. 要有自知之明. 每個人的投資金額亦有所不同,若你投資的金額為你全部的資產,面對的風險就要三思。 有人投資好運可以倍翻,即使你買的股票最終大升,你亦要有自知之明,是因為個人的分析獨到? 還是只是靠運氣? 單靠運氣又不想承認,到頭來可以在在短時間內輸掉很多。 3. 別跟風、忌心急及感情用事. 當大家都相信的某股向好時,你就最需要小心,跟從別人的後果可以很嚴重。 而投資需要有個人的方向及方法,客觀去決定買賣時間,需要有理性及數據分析,投忌感情用事,有些股份若基本面變差,你仍然不死心,最終或引致更大的損失。 4. 適當分散投資.

  7. 2023年7月26日 · 建立應急儲蓄 做好資產分配. 雖然現時不急於進行退休儲蓄,但為應對生活中的意外,應該建立應急儲蓄,一般是支持自己六個月的生活費用。 這對於年輕人而言是一個挑戰,如果將收入的20%用於儲蓄,都需要大約30個月的時間來完成應急儲蓄。 因此,做好資產的分配也至關重要,除了要考慮將收入的一部分放入應急儲蓄之外,還要注意不要將資金鎖定在房產、退休賬戶和非流動資產中,這可能會成為一種束縛。 當明白自己如何賺錢、如何消費以及如何儲蓄時,自然就會知道自己對金錢的態度。 5. 權衡每個決定的後果 發掘自己的金錢偏好. 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權衡,例如你專注於學習而放棄工作經驗;你選擇了一家初創公司而不是一家大公司,並放棄了成熟環境的舒適感;你可能會亂花錢,然後發現自己缺錢,或者你可能根本不花錢,但覺得很無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