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1年12月號. 醫生: 張文龍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 & 周明欣 (註冊營養師) 大腸癌是本港第二大癌症,其發病率與死亡率更逐年攀升,每年平均有四千多宗新症。 雖說病向淺中醫是金科玉律,仍有不少人輕視大腸鏡普查的重要性,要等到病徵明顯、疼痛出現的時候才緩緩求醫,卻往往引致延醫。 臨床腫瘤科專科張文龍醫生. 五十‧一照. 癌是體內不正常的細胞,因為不受控制地生長、擴散,影響其他健康的器官。 若這些異常細胞在大腸中生長但沒有擴散,則被稱為大腸瘜肉。 臨床腫瘤科專科張文龍醫生 指出,視乎瘜肉的狀態,這些良性的細胞仍可有一定的風險。 「瘜肉體積愈大、範圍愈廣、數目愈多、表面不規則等都是高危的情況,即使割除後仍有患腸癌的風險,故應定期跟進和檢查。

  2. 2010年12月號. 醫生: 楊孝祥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及 招國榮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甲狀腺屬內分泌腺體,呈蝴蝶狀,俯伏在頸前方,主要功用是製造甲狀腺荷爾蒙,維持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 一如其他器官,甲狀腺也有患癌症的可能,雖然發病率不高,但絕不能小覷,早期甲狀腺癌可說是無病徵。 雖然如此,甲狀腺癌的治癒率相當高,只要作出適當治療,絕對能有效根治,十年存活率更超過九成。 全甲狀腺切除屬主流. 成功的外科手術是治療甲狀腺癌的第一步。 所以,確診甲狀腺癌而又適合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一般會進行全甲狀腺切除術。 外科專科楊孝祥醫生指出,徹底摘除甲狀腺而又不影響其他組織,是全甲狀腺切除術的大原則。

  3. 2015年11月28日 · 大腸癌是少數可預防的癌症,然而不少人誤解該病病徵,誤信錯誤信息,白白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是次講座將誠邀香港浸信會醫院外科專科醫生助你讓大家認清真相,及早預防! 內容: -大腸癌成因及病徵. -罹患的高危因素. -如何診斷大腸癌及有何檢測方法. -大腸癌的期數分別及治療方案. 上則標題: 拆解乳癌之謎及治療之路. 下則標題: 中西合壁 擊退脂肪肝. 腸臟.

  4. 2014年04月號. 醫生: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方道生醫生. 撰文: 陳秀清. 人腦精密,懂得思考、分析、辯證、歸納、類比、推理,甚至創作,但對生死,卻往往一籌莫展。. 「像Jason,一槍打過,頭皮裂開,頭骨碎了,但碎骨竟沒傷及主要動靜脈,隨意切中一條,我就 ...

  5. 臨床腫瘤科專科文龍醫生表示,奧地利乳腺癌及結直腸癌研究小組第12次實驗 (簡稱ABCSG-12)的研究結果顯示,嶄新的「唑來磷酸混合療法」應用於早期乳癌病人能明顯減低乳癌導致的疾病及死亡風險達36%;同時亦有效降低乳癌復發風險達35%。 該研究安排1,803位於99年至06年間患上早期 (1/2期)乳癌的病人接受外科切除手術及放射性治療後,隨後分為四組,其中兩組只接受單一內分泌治療,另外兩組則接受「唑來磷酸混合療法」,跟進期為五年,探討他們的無病存活率、復發、擴散、骨轉移及死亡率等各方情況。 研究發現,「唑來磷酸混合療法」大大改善了病人的無病存活率及無復發存活率。

  6. 2011年09月號. 醫生: 德昌醫生 (風濕病內科專科) 撰文:羅漪雯. 雖然說「十八歲,卜卜脆」,但步入老年,骨頭可能也會「卜卜脆」。 年老的「骨脆」是由骨質疏鬆症引起,嚴重可導致骨折。 不過,骨質流失的過程不痛不癢,究竟這無聲無色的病症是甚麼? 我們又能如何預防呢? 風濕病內科專科德昌醫生. 隨著年齡增長,骨的密度會逐漸減少,特別是停經後女性,因為女性荷爾蒙不足,加快了骨質的流失。 根據統計,70歲以上長者中,每三位婦女便有一位患有骨質疏鬆症。 但有別於其他病症,骨質疏鬆症最普遍的病徵是,無任何徵狀。 風濕病內科專科德昌醫生 道:「患有骨質疏鬆症,不會令人覺得痛,也不會覺得痕癢,直到某一天發生骨折,才知道骨頭出現問題。 所以這個病症又名為『無聲的疾病』。 骨折實非兒戲事.

  7. 前列腺癌近年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泌尿外科專科張文釗醫生 表示誘發前列腺癌的原因有很多如年紀家族遺傳飲食西化等尤以受到男性荷爾蒙的刺激為主因。 前列腺癌屬生長速度較慢的癌症,早期癌變沒有明顯病徵,直至癌細胞侵蝕附近器官如精囊、淋巴腺或骨骼,才會出現血尿、精液帶血、骨痛、消瘦或食慾不振等典型病徵。 早期癌變治療率高. 經過問診、肛門指檢、前列腺特定抗原檢查,以及經直腸超聲波導引穿刺活組織檢查確診前列腺癌,醫生會按癌症期數訂定治療方案,常見有以下兩類: 根治性治療: 分有前列腺切除手術或放射治療,前者適用於腫瘤沒有擴散跡象、身體健康狀況良好而預期壽命達10年的患者;後者適用於不能接受大型手術的患者。 研究證實兩者的治療率相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