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4日 · 早前房委會決定彩虹邨重建計劃,同時正規劃和進行大約十個舊型屋邨重建,筆者當然樂見特區政府對公營房屋的長遠策略方針,但香港畢竟有53%家庭居住在自置私人物業,我們始終要在公私營房屋比例上作出平衡。

  2. 2021年10月6日 · 加快龍鼓灘(包括重新規劃屯門西)及馬料水的近岸填海計劃 檢視「綠化地帶」,以物色具潛力可發展土地 制訂建議,以改善祖堂的管理,釋放祖堂地的發展潛力

  3. 2020年11月25日 · 林鄭月娥新一份施政報告,表示按運輸及房屋局發表的2020年《長遠房屋策略》,已全數覓得興建31.6 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330公頃土地,可以滿足未來10年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 「居屋」及「綠置居」 下一年度的「綠置居」約4,700個單位將於明年分期出售,當中首批約2,100個單位預計於明年5月推出。 「租者置其屋計劃」回收單位. 房委會至今已回收的700多個單位與下一期「綠置居」一併推售。 「首置」項目. 「煥然懿居」毗鄰的重建項目,訂為另一個「首置」項目,估計可在2024年推出約260個單位。 重建石籬中轉屋. 房委會轄下策劃小組委員會已決定於2022年年底清空石籬中轉屋,把用地作公營房屋發展,估計可於2028年完成重建,預計可提供約1,600個單位。 重建房委會工廠大廈.

  4. 2023年10月25日 · 首先我們認為重新規劃及發展紅磡站及周邊鐵路設施用地,以及紅磡體育館以南的臨海及碼頭設施用地,可以增加共約十公頃市區臨海優質用地作住宅、商業及休憩用途,活化海濱。 但整體規劃及用途分配需作詳細考慮,特別是商業樓面方面,要考慮未來在高鐵站附近、北部都會區、交椅洲人工島以及金鐘廊重建項目的潛在商業樓面供應。 另外,發展前南丫島石礦場用地有助拓展島嶼發展,推動可持續休閒康樂活動及生態旅遊等,改善區內交通配套設施。 《施政報告2023》房屋土地政策懶人包. 點擊圖片放大. +6. 此外,政府去年提出把申請強拍的門檻按樓齡由八成放寬至六成至七成。 經考慮持份者意見後,政府認為放寬程度除樓齡外應考慮地區重建的需要,原則是較低門檻應適用於重建迫切性較高的舊區高樓齡樓宇。

  5. 2024年2月28日 · 2024/25年度賣地計劃共有8幅住宅用地,加上鐵路物業發展、私人發展和重建,以及市區重建局項目,預計全年的潛在土地供應可興建約1.5萬個單位,較《長遠房屋策略》的1.32萬個單位年度估算需求高出近1

  6. 2021年10月6日 · 本港大部份市區樓宇於30、40年代,並已急速老化,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中也提出要加快重建更新。 林鄭月娥表示,本港樓齡達5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在過去十年由3,900幢,急增至8,600幢,加

  7. 2021年9月26日 ·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預告,政府將公布有關新界北的交通基建細節,又稱若東大嶼發展計劃得到落實,首批居民可於2034年入 主頁 趨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