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28日 · 「反社會人格者」會社會上有一套獨特的生存方式,他們會意識到自己與眾不同,需要偽裝才能融入到人群之中,他們透過觀察學習人對於事物的情緒,洞悉普通人對事物的需求,甚至留心其他人的弱點,然後嘗試榨取他人的利益,換取個人利益。

  2. 2023年3月9日 · 1. 錢是稀缺的 所以現在就要花. 這種心態背後是充滿恐慌的,忘記了讓自己的錢更有價值,因為擔心錢會消失,所以要快點花,但這樣只會令錢更快消失。 民間也有類似的誤導性言論「錢是帶不走的,有生之年要盡情花錢」。 雖然這樣會讓自己有生活很充實的感覺,但長期如此將會讓自己變得更窮,這不是留住錢的方式,相反,限制支出可以讓錢自己手中的時間更長。 典型症狀:强迫性購物、寵壞自己、朋友和家人,或者一有錢就立即揮霍。 解決建議:嘗試用一些輕鬆的儲蓄小方法,將錢留自己身邊2. 錢是稀缺的 永遠不要使用. 這種心態與上一種截然相反,這種心態背後也是恐懼,總是害怕沒有錢支持自己未來生活,所以現在要絕對節儉,這也是現在很多老年人的觀念。

  3. 2021年2月22日 · 有位投資新手網民近日就中咗呢個「魔咒」,於是就喺討論區發文向網友求助,問如何可以在投資股票的同時又不被股市波動影響個人生活。 該名網民表示,自己自去年12月開始投入股票市場,本來係期望透過股海可以改善生活,豈料時時刻刻卻諗住股票,成日開住個Apps出來睇,被持股升升跌跌牽動情緒,有時做錯決定,過早賣股票又嬲自己賺太小等等。 相信這些都是不少投資新手在剛開始實戰時,都會面對類似的問題及情緒反應。 有過來人分享自己的經驗,無情又真實感十足的回應,認真哭笑不得! 又有幾多係你感同身受? 點擊圖片放大. 亦有網友給予一點意見予投資新手,以下整理部分網友意見,如果投資者都有相似的煩惱,不妨參考一下。 點擊圖片放大.

  4. 2023年7月27日 · 想獨自借錢的原因. 一般負債者如決定獨自借錢,離不開兩大原因: (一)擔心面子受損。 未知你會否認同財力是一個人的自信心來源之一? 對大部分人來說,管理金錢不善導致負債,或許是能力不足的表現,更勿論要開口向人借錢。 其實,外國有一個說法叫”Financial Shame”,雖然中文未有正式譯法,但就好比我們華人掛咀邊的「講錢傷感情」。 當我們根深蒂固地相信「講錢傷感情」,開口問人借錢就變得既尷尬又沒面子。 因此,有些人一出現財務危機,便選擇直接奔向財務公司,盡量隱瞞身邊人,以便維持別人眼中的正面形象。 (二)受社交關係所限,或再沒有可借的對象。

  5. 2018年10月23日 · 熊市是什麼? 熊市 (Bear market),又稱為空頭市場,指證券市場上,價格走低的市場。 熊二是什麼? 根據「道氏理論」,《華爾街日報》創辨人、有份編製美國道指的道爾(Charles Dow)提出,股市跌勢可分為三部分,分別為「熊一、熊二、熊三」。 港股步入熊二會怎樣? 根據理論,股市「熊二」時通常迎來顯著反彈,幅度介乎累積跌幅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亦有另一說法指,熊市反彈幅度為低位起計的10%。 由恒指年內最低位25090點起按反彈10%計算,後市或能挑戰27600點水平。 投資者要注意什麼? 「熊二」期間,企業盈利進一步回落,令估值變相提高,無力支撑大市再度上揚,急劇反彈之後,將進入熊市最壞時期,故投資者需密切觀察市況。 撰文 : 李瑩 本網記者. 欄名 : 理財學堂.

  6. 2022年4月26日 · 分享:. 「香港千萬富翁調查報告2021」結果出爐,報告推算去年底每13名港人就有1人是千萬富翁,較去年同期減少15%。. 呢批千萬富翁主要持有邊類資產?. 有網民表示,兩年前裸辭後,原先計劃小休3、4個月再搵工,豈料現時已休息近2年,亦失去搵工 ...

  7. 2024年2月28日 · Full Pay人士中有四成是靠父母資助。 雖然香港樓價近年回落,但對於大部份青年而言仍是望塵莫及,畢竟並非人人可「靠父幹」... 英美,置業對於Z世代(90年代中後至2010年代初出生者)青年亦屬極其遙遠的目標... 他們受制於樓價租金飆升,成年後仍需與父母同住; 寄父母籬下雖可節省大量住房成本,享有更多的儲蓄機會;但同時生活環境狹窄,也無法自立; 有年輕人大感人生前途受挫,陷入抑鬱... 有網民社交平台X形容:『住父母的房子是免費,因為你已付出靈魂為代價。 逾半Z世代與父母同住. 《商業內幕》、英國《衛報》等外媒整合了部份統計數字,雖然是一鱗一爪,但都足以透露境況... 英國人口普查2023年5月數據顯示,當地與父母同住的成年人,截至2021年的過去十年間增加62萬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