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0.0 - 日中雙向專業盒裝(升級)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譯 10.0 - 日中雙向專業盒裝(升級),一直很好奇它到底有什麼特別?讓大家瘋狂感謝好開學季友的分享,讓我有機會可以擁有譯 10.0 - 日中雙向專業盒裝(升級)以下是網頁上

  2. 2021年2月13日 · 廣論消文307 306頁13行-307頁8行 又如《無盡慧》所說:“設從無始生死以來,現在以前為一晝夜,三十晝夜而為一月,於十二月計為一年,十萬年始發一次菩提之心、見一次佛,如是等一殑伽沙數,始能知一有情心行。

  3. 2020年7月17日 · 推薦 13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二. -宗喀巴大師-造 -法尊法師-譯.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雖犯戒等,亦應就其功德思惟,莫觀過失,悉無差別。. 《寶雲》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諸善增長不善損減,則親教師或聞廣博或復寡少,或有智解 ...

  4. 2020年12月25日 · 如《莊嚴論》云: “ 受用身眷作,圓滿增上生,恒不隨惑轉,諸事無顛倒。 如《大乘莊嚴論》所說:受用、身、眷屬、事業四種圓滿增上生事,是由前四度 —— 施、戒、忍、進所辦;恒時不隨煩惱流轉,於諸事無顛倒取捨,是由後二度定、慧所辦。

  5. 2021年3月4日 · 一、修學菩薩道的人,第一個一定要有大慈悲心,就是與樂、拔苦兩樣事情。 你要給人家快樂,應該是看見一切有情都是可悅意相,親愛得不得了。 如果是世間的親愛就害了,那個都是為情所染! --日常法師開示. 二、雖然見到有情的苦難,但是仍然生起了恒常、猛利的不忍友情在受苦的大悲心(不捨友情受苦的大悲心),但不會因此被懈怠、憂惱障蔽而就因此不樂行善。 這是慈悲但菩薩不沉溺在憂苦悲傷之中。 三、雖然具有喜無量心,心於所緣境卻毫無散亂、動搖。 這是喜而無動。 四、雖有平等捨心,卻能剎那都不捨棄有情的所有義利。 這是捨而無棄。 修捨要捨掉一切,是無量捨、平等捨,也就是樣樣東西都一點不掛在心上,但是對於利益一切有情,即使是一剎那,乃至於最小的事情你也不捨棄。 --日常法師. (此四相後文將詳述)

  6. 2020年12月5日 · 1.有的人說這是指已經由儀軌正受發心的人; 2.有的人認為若是宿生已經發了心的,這一生雖然還沒發心也算。 但是第二種情況,本論說它不算。 因為在《釋論》當中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別的地方都說得很清楚,大乘行者一定是具足菩薩戒,正在學菩薩行的人。 所以應該是具足發心(照前面的儀軌發了心)的人才算是所對的對象。 你毀謗這樣的人才算犯了這個黑法。 【於此作何事者,謂說惡名等。 由瞋恚心發起而說,與《釋論》同。 對於何境而宣說者,《釋論》說云:「如彼菩薩欲求法者,信解大乘或欲修學,為遮彼故對彼而說。 」然了義者即可。 其惡稱者,如云本性暴惡,未明過類;惡名者,如云行非梵行,分別而說;惡譽者,如云以如是如是行相,行非梵行廣分別說;惡讚者,通於前三之後,是《釋論》解。 此於我等最易現行,過失深重前已略說。

  7. 2020年4月23日 · 一、以智愚而有輕重. 二、以具戒而有輕重. 三、破戒者等之罪業. 四、歸納而說依法之重罪. 申一、以智愚而有輕重. 【由所依門故力大者。 謂如鐵丸小亦沈水,即彼成器雖大上浮,說智不智所作罪惡,而有輕重。 第二、從所依身之門而力量強大。 以造業者本身的身份,是居士、還是出家人,以及由於他的智慧或愚昧而導致業力有輕重之分。 譬如,一顆鐵丸子體積雖小,丟到水裡會立刻沉沒;如果將它做成容器,體積雖大,卻能上浮。 以此比喻智者和愚者所造的罪業會有輕重的差別。 【此因相者,《涅槃》說,諸愚癡者,如蠅粘涕不能脫離,雖於小罪不能脫離。 由無悔心不能善行。 由覆藏過,雖先有善為惡染污。 其中原因在《涅槃》中說,沒有智慧的愚者造作罪業,就像蒼蠅粘到鼻涕上無法脫離,即使是對微小的罪業也脫離不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