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20日 · 以下整理了4個常見的手指關節痛原因,供大家參考:. 拇指:狄魁文氏腱鞘炎. 狄魁文氏腱鞘炎 ,又稱 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俗稱:媽媽手),是指手腕背的第一腔室的肌腱發炎而出現腫痛。. 雖然狄魁文氏腱鞘炎又叫「媽媽手」,可是它並不是只會在 ...

  2. 手部骨關節炎的常見成因是:創傷重複性磨損感染或炎性關節疾病。 徵狀. 手部骨關節炎可導致關節僵硬、腫脹、疼痛和畸形。 在手指關節的背側,或會形成骨刺或囊腫 (黏液囊腫)。 除拇指底部疼痛外,拇指腕掌關節炎亦可導致捏握物體時感到無力。 診斷是基於臨床斷症,並以手部X光來確診。 X光通常會顯示關節腔變窄和骨刺。 非手術治療. 治療的目標是舒緩疼痛和恢復功能。 醫生會先以非手術方式治療,包括止痛藥、消炎藥、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和手托。 醫生或會建議關節注射類固醇,以緩解疼痛和控制炎症,但這不能根治骨關節炎。 手術治療. 如症狀經非手術治療後惡化,便可考慮手術治療。 常見的方法是關節融合術。 關節將融合在功能性位置,以達至無痛但不能移動的關節。

  3. 2023年4月28日 · 關節炎雖可以發生在身體各處,但以手指、手腕最為常見,醫師表示,由於每種關節炎都有好發部位,可依照疼痛點評估可能罹患的疾病。 蔡昀臻醫師將6種常見的關節炎依照部好發部位進行分類: 【急診醫師的複利健走法🌟超早鳥37折🌟保證最低價】讓熱血俠醫帶你從肌少到登百岳,姿勢矯正、全身燃脂、防跌不傷膝👇. 遠端指節(手指第一關節):退化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 近端指節(手指第二關節):退化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紅斑性狼瘡. 掌指關節(食指至小指連接手掌的關節):類風濕關節炎、紅斑性狼瘡、假性痛風. 手腕關節:類風濕關節炎、假性痛風. 大拇指的腕掌關節(大拇指連接手掌的關節):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紅斑性狼瘡、假性痛風. (圖片授權/ 蔡昀臻醫師 )

  4. 疾病. 手部關節炎. 最常見的手關節發炎是年老的退化性關節炎,關節面的軟骨隨著年齡逐漸磨損,軟骨磨蝕後,骨與骨之間互相磨擦,導致疼痛及新骨增新,成為骨敇,週圍軟組織縮短,關節幅度減少及逐步變型。 最常見的關節退化是在手指遠節指間關節, 也會在近節指間關節或姆指腕掌關節出現。 當退化性關節炎發生,疼痛會逐漸加劇,關節逐漸僵硬,日常生活活動會漸受影響。 ×光會見到病變包括關節位狹窄,骨刺及關節面下骨硬化。 如痛楚不大嚴重,可試用保守療法,包括晚間支架、避免關節過勞、止痛藥、關節運動以增加幅度及伸展運動以拉長收縮的軟組織。 如疼痛程度不能接受,手術治療可消除痛楚及改善整體手功能及外觀。 遠瑞指間關節融合手術是個好的選擇,令關節消除痛楚,但關節不能活動。

  5. 關節炎的病徵包括: 疼痛. 僵硬. 腫脹. 泛紅. 關節活動受限. 至於 類風濕性關節炎 ,你可能同時會遇到以下情況: 僵硬持續30分鐘到幾個小時不等. 疲累. 食欲不振. 貧血 (紅血球基數低) 關節炎的患病風險. 患上關節炎的風險可能受以下因素影響: 遺傳: 家庭成員患有某種關節炎,在這些情況下,你的基因可能會使你更容易受到會引發關節炎的環境因素影響。

  6. 、手腕和手指關節炎部疼痛的常見成因之一。 關節炎是指關節發炎,通常會引致疼痛和腫脹。 長者或部曾經受傷的人士較常出現手關節炎

  7. 2021年3月8日 · 風濕性關節炎會有一個明顯的症狀就是早晨僵硬 (Morning stiffness),這個症狀可能會維持數小時或是佔據一天大部分的時間 (2) 。 痛風型關節炎 (Gout Arthritis) 主要原因是尿酸結晶堆積在關節處,多發生在末梢關節處像是腳指頭或是手指頭,如果不積極控制尿酸濃度,嚴重時還會損及腎臟。 在溫度變冷或是吃到易產生尿酸的食物會容易在隔天發作,因此控制尿酸濃度會是預防和改善痛風性關節炎重要的準則 (3) 。 僵直性脊椎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主要關節炎發作的部位會在脊椎處,目前發現與免疫有關,遺傳因素扮演重要的角色。 典型上會有下背疼痛和晨間脊椎僵硬等症狀,久而久之會造成脊椎失去彈性硬化畸形,如不積極治療會導致殘廢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