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17日 · 心臟血管科在「複雜性電氣生理介入性治療」的投入,無論量與質均在南部地區居於領先,病人無需遠赴中北部就醫,實現本院立足於南部、就近照護病人的初心。 未來,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期待成為國際心血管及電氣生理介入之人才培育卓越中心 (Center of Excellence),並從培育國內之心血管介入人才開始。 在劉嚴文副教授的籌劃下,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從2020年開始,每年在新竹國家實驗中心舉辦1-2場大型心導管冠狀動脈旋磨的體外操作練習,擴大對國內心臟科醫師的複雜性心血管介入技術訓練,至今已辦理5場,共安排54位國內心臟科醫師接受訓練。

  2. 劉力瑋醫師說,心臟是身體的馬達,當心臟無法供應全身足夠的血液時,會出現呼吸急促、胸悶、咳嗽、疲勞無力、食慾減低等症狀。

  3. 安南醫院心臟內科團隊主任暨內科部部長李聰明醫師表示,去年 1 月 3 日心臟內科正式開始試營運後,短短一星期內即在 1 月 9 日成功完成第一台心導管手術,至今年 4 月份終於達到千台壯舉,目前以每月約百台台數的速度等速前進。. 李聰明部長並提到,目前 ...

  4. 沒有藥物可使肥大的心臟再縮回,治療重點是引起心臟肥大的原因,針對病因治療;心臟肥大本身不一定有問題,功能是否受到影響才重要,所以如果心臟功能受影響,也必須針對功能部分去治療。

  5. 林永傑醫師指出,動脈導管(Ductus arteriosus)是橫跨在主動脈與肺主動脈間的1條血管,對子宮內胎兒全身血流循環是很重要的角色,但出生後的新生兒因生理環境劇烈改變,這條橫跨在主動脈與肺主動脈之間血管上的肌肉會儘快收縮以關閉動脈導管;早產兒因提早 ...

  6. 2016年10月26日 · 現今的醫療雖可大幅降低心肌梗塞與缺血性心衰竭的死亡率,但是現行的治療僅能預防或是減少心肌梗塞的後遺症以及預防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再發生,然而無法促進心臟肌肉細胞的再生。 因此,心肌梗塞後的心臟衰竭,仍然是造成心臟病患死亡的主要原因。 對於人體受損組織或是器官的修復與再生,幹細胞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因為幹細胞是原始且未完全分化的細胞,具有分化成為成熟細胞的能力,可以修補受損組織或是器官。 不過,劉嚴文醫師指出,靈長類動物,包含人類在內,受損心臟的自我修復能力卻十分有限,基本上是缺乏再生的能力。 近年來的小動物研究顯示:心肌梗塞的老鼠在接受幹細胞治療後,心臟功能有顯著地改善。 不過,在大型動物研究和早期許多臨床試驗中,幹細胞治療對於改善心臟功能的效果仍有爭議。

  7. 陳偉華醫師指出,為了挑戰治療更多困難個案,心臟外科團隊也結合「介入治療」,除手術解決病人心臟問題後,還利用低侵略性之「介入治療」治療患者其他心血管疾病,如下肢動脈阻塞、頸動脈狹窄及胸腹主動脈瘤,大大降低病人心臟病之外但常會造成死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