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10日 · 生理周期可引起水泡. 婦產科專科醫生忻財敏表示卵巢瘤只是統稱需要檢查分辨其性質才能知道它會否對健康構成威脅例如生理性卵巢水瘤並不構成健康影響成因是排卵期間卵巢會出現水泡若經期後檢查時水瘤自動散去便可以不作處理。 他稱,若卵巢瘤是朱古力瘤或畸胎瘤,則可能需要用手術處理,即使它們一般為良性,但無論大小也可能有破裂出血、扭轉等風險,引發腹腔炎症的危機,故不能置之不理。 正因如此,雖然子宮肌瘤更為常見,但大部分不需要手術切除,反而卵巢瘤切除手術更為常見。 事實上,由於有腹部的脂肪和皮層覆蓋,盆腔又有不少空間,故卵巢瘤未必會產生明顯徵狀,有時會因為腫瘤壓迫而出現肚脹、消化不良等情況,也不易為當事人察覺。 腫瘤爆破可致腹腔發炎. 忻醫生指出,卵巢瘤很多時都是做身體檢查或產檢時無意發現。

  2. 2019年12月15日 · 幸運的是近年有保險公司指出不論男女只要符合核保要求新的危疾產品會為良性病變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乳房病變及前列腺增生所引致的癌症提供保障首年享有額外保障額20%在第2至6個保單年度內只要向保險公司提供所需健康證明文件便有機會符合額外核保要求即時提升該良性病變的保障額至100%。 鄧小姐可優先考慮有良性病變保障的危疾產品,投保前敬請了解核保條款及詳情,如有需要可向第三方理財顧問或認可財策師諮詢。 痊癒後可「買大保額」? 隨着醫學昌明,即使患上重病都有較大機率痊癒。 康復者都想趁機加大保障,為日後復發做好風險轉移。 一般情況下,客戶得到首次重疾索償後,保險合約都會相繼終止,難以再「買大保額」或「買多份」,因為再患病風險始終較高。

  3. 2019年4月28日 · 鄭醫師: 雖然良性肌變惡性的機會偏低,但最大的擔憂為腫瘤增大,體積過大會有擠壓破裂的風險,因而導致大量出血,難以控制,甚至休克,或其他感染風險,故需持續觀察及控制,配合藥物及身體調理,使情況穩定。 除此之外,因肌而致的經期延長、經血量多亦有機會引致缺鐵性貧血。 貧血、血虛除了面色蒼白以外,亦容易頭暈眼花、心悸心驚、睡眠質素變差和健忘。 3. 患者應多吃補血食品補身? 鄭醫師: 需視乎體質而有不同建議。 紅棗雖然補血,但較燥熱。 阿膠能補血,但較滋膩,非人人合適。 建議病人可用南棗水,能補血亦不太燥熱,但病人如需針對自己的情況進行食療,應先小心了解體質,並向醫師徵詢意見。 子宮肌瘤主要可分3個類型. 子宮肌瘤主要可分3個類型。 中醫貼士. 避免凍飲和甜食. 小心為膝蓋、肚臍和腰部保暖.

  4. 2018年12月5日 · 先了解一下,為自己做好保障。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6年的數字,在女性十大癌症中,確診乳癌的新症數目最多,2016年患乳癌的新症數目較2006年急升近六成,其餘女性癌症,包括子宮體癌、卵巢癌和子宮頸癌,亦佔了十大女性癌症病發總數14%。 女士們要為自己着想,除了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外,購買一份女性保險也能減輕額外的財政負擔。 儘管不少危疾保險也會保障女性癌症,例如乳癌、子宮癌、卵巢癌和子宮頸癌,但投保人就要留意,癌症保障未必承保原位癌(Carcinoma-in-situ)。 若希望包括原位癌保障,市面上同樣有選擇。 部分女性保險則覆蓋原位癌的患病風險及賠償,而且保障原位癌的位置包括乳房、子宮頸、子宮、卵巢、輸卵管或陰道等。

  5. 2020年5月7日 · 持續癌症治療保障. 近年,都市人患癌的數字有上升趨勢,令危疾保險中的癌症保障,更加重要。 當受保人患上危疾時,危疾保險會作出一筆過賠償,但現在,部分保險公司甚至推出持續癌症治療保障,讓受保人於醫癌期間,可額外得到賠償。 隨着醫學進步,癌症未必是不治之症,不少患者可透過藥物(如標靶藥)去延續壽命,但這些藥物可能非常昂貴,持續癌症治療保障便可在此情況下發揮作用。 以下是萬通的持續癌症現金、及保誠的癌症治療額外保障﹕. 1. 資料更新至2020年4月19日。 2. 詳情請參閱保險公司的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 當確診保單定義的癌症時,受保人可索償癌症賠償。 所謂癌症持續,保險公司都要求受保人持續接受指定積極治療,並於指定時間,才可索償癌症持續治療保障。

  6. 2020年11月1日 · 結果是,投保額50萬元港元,保費繳付年期為10年,每年保費26,675.50港元,保障範圍包括絕大部分癌症、心臟病及中風。 侯小姐十分高興,因為終於可以為子宮方面的危疾作出了財務上風險的保障。 【危疾保障】較低成本得更大保障 多重危疾保享多次賠償. 危疾保沒賠償 回贈全部保費. 同一時間,侯小姐對於每年2萬多元的保費有點不捨得,這樣令她有點惆悵不知如何決定是好。 筆者這樣提醒她,這個危疾保險的其中一個結構上特點是,若果在保單年期內並無任何危疾保障或身故保障作出賠償,保險公司會在保單期滿後回贈100%合資格已繳保費。 就是這個產品特點,化解了侯小姐的心理障礙。 正如大部分香港人一樣,當身體一切正常,會覺得甚麼危疾保險和住院保險均屬廢話。

  7. 2019年5月6日 · 肝癌是本港第3號癌症殺手,因患病初期沒有明顯病徵,逾7成人確診時已不能做手術,其中4成屬晚期,過往存活率僅3個月至半年,故有「King of Cancer」之稱。 國際肝癌權威、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外科專科醫生潘冬平接受本報專訪時指,本港肝癌每年新症數目平穩,維持在約1,800人,男女比例約3比1,死亡人數維持約1,500人。 初期病徵不明顯 確診已難做手術. 潘冬平指出,初期肝癌、即腫瘤小於2厘米兼沒擴散,其5年存活率可達9成,惟由於肝臟位於上腹,加上都市人食無定時,易將病徵誤會作胃部不適,錯過黃金治療機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