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鑽石山殯儀館 ( 英語 : Diamond Hill Funeral Parlour ),全稱東華三院鑽石山殯儀館 香港 九龍東 斧山 的一間 殯儀館 ,位於 蒲崗村道 181號 [1] ,毗鄰 鑽石山火葬場和墳場 。 該館於1968年開始籌辦 [2] ,當時獲香港政府答允於 牛池灣 發展區撥地興建 [2] ,直至1975年始完成撥地手續 [2] ,隨即於同年12月18日動工興建 [3] ,1977年3月15日舉行落成典禮 [4] ,同年7月25日正式啟用 [4] 。 與九龍西紅磡 萬國殯儀館 一樣,該 殯儀館 目前是由 東華三院 的社會服務科管理。 鑽石山殯儀館的主要服務對象是香港市民大眾。

  2. 萬國殯儀館 (英語: International Funeral Parlour ),是 香港 一家 非牟利 殯儀館 ,位於 九龍 紅磡 暢行道 8號,由 東華三院 董事局 殯葬服務委員會營辦該處鄰近地帶是香港主要的殯儀服務集中地之一 花店 、 長生店 等。 殯儀館樓高7層,設有3間大禮堂和18間靈寢室 [1] ,最多可同時舉行21場 喪禮 。 歷史. 1951年2月11日 [2] ,萬國殯儀館於前身為溜冰場 [3] 的 灣仔 洛克道 41至51號開業,當時屬單層建築物 [4] ,地面一層是禮堂,另設地庫停屍間 [5] 。

  3. 其他人也問了

    • 名字起源
    • 歷史年表
    • 架構
    • 社會影響
    • 服務
    • 參考文獻

    東華三院代表著東華三院三間最初的醫院,包括了東華醫院(1870年)、廣華醫院(1911年)及東華東院(1929年),這三間醫院都是由香港本地華人建立的。於1931年,於三間醫院組成為東華三院。三家醫院的名稱「東華」、「廣華」總取「服務廣東地區華人的醫院」之意。

    1870年:東華醫院成立。
    1872年:東華醫院建成啟用。
    1880年:創辦首間義學。
    1885年:因賑濟兩廣水災,獲光緒皇帝御賜「萬物咸利」牌匾。

    東華三院共設7科及4處,分別為醫務科、教育科、社會服務科、物業科、籌募科、政務科、財務及採購科、人力資源處、資訊科技處、企業傳訊處及稽核處;另外設有一個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一間東華學院及一間社區書院。執行總監負責掌管東華三院的日常行政運作,並由各部門主管協助處理服務發展及行政事務,現任執行總監是蘇祐安。

    東華醫院是香港最早的華人慈善機構。除了慈善目的外,在東華醫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紀初一段長時間內,亦曾一度是華人社會的權力中心。東華醫院的董事集中了社會上舉足輕重,及具有名望的華人紳商。按照華人社會傳統,屬於士紳階層的東院董事,經常負起排解紛爭、維持地方秩序的責任。一般華人大眾较少與西籍人士接触,而是透過東院董事向政府反映意見;政府亦樂意透過東華醫院來保持華人社會的秩序。東華醫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會地位,並且一直維持至二次大戰之後,方才日漸減退。

    醫療及衛生服務

    東華三院總共有五間醫院,包括東華醫院、廣華醫院、東華東院,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及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東華董事局於1991年12月1日與醫院管理局簽訂協議,讓東華屬下五間醫院加入醫管局。截至2003年,五間醫院合共提供了3,048張醫院病床,當中約600張是免費的,其中200張由政府資助,其餘400張由東華承擔。

    中醫醫療服務

    東華醫院成立後一直為市民提供中醫服務,直至1896年首位華人西醫鍾本初醫生出任「掌院」,醫院遂成為中西醫兼備的醫院,廣華醫院及東華東院均是中西藥並用,由病人自由選擇。直至1942年日治時代,由於中藥非常缺乏,所有住院病人自此便由西醫治病,而中醫服務則維持門診服務。 香港主權移交後,為配合政府發展中醫藥的政策,在2006年東華三院率先在廣華醫院及東華醫院設立中西醫藥治療中心,為住院病人提供中醫藥服務,融合中西醫療作業。同年,東華亦成立中藥檢驗中心,負責中藥測檢、鑑定工作。

    教育服務

    東華三院於1880年興辦「文武廟義學」,開始提供教育服務。東華三院在香港共設立了52所學校,包括1所開辦專上課程的東華學院、18所中學、14所小學、15所幼稚園及2所特殊學校。除了大專院校及幼稚園,其他學校由香港政府直接資助。

    《益善行道》,冼玉儀、劉潤和 主編,三聯書店,ISBN 9620425464
    《東華義莊與寰球慈善網絡 : 檔案文獻資料的印證與啟示》,葉漢明 編著,三聯書店,ISBN 978-962-04-2099-3
    《源與流 東華醫院的創立與演進》,何佩然 編著,三聯書店,ISBN 978-962-04-2097-9
    《施與受 從濟急到定期服務》,何佩然 編著,三聯書店,ISBN 978-962-04-2098-6
  4. 1974年東華三院將服務遷往上環 東華醫院殮房擴建而成的上環臨時殯儀館 [19]。1975年由殯儀大王蕭明的助手另起爐灶開辦的紅磡 世界殯儀館啟用 [24],香港的殯儀行業演變成三個派別的競爭1977年東華三院增設鑽石山殯儀館 [25]。

  5. 東華三院 (英語: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 T.W.G.Hs. / TWGHs )起源於1870年,是 香港 歷史最久遠及規模最大的 慈善機構 之一。. 從一個在廟宇內小小的 中醫 診療亭開始,東華三院一直致力為大眾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包括 醫療 服務、 教育 服務及 社區 服務 ...

  6. 1974年東華三院將服務遷往上環 東華醫院殮房擴建而成的上環臨時殯儀館 [19]。1975年由殯儀大王蕭明的助手另起爐灶開辦的紅磡 世界殯儀館啟用 [24],香港的殯儀行業演變成三個派別的競爭1977年東華三院增設鑽石山殯儀館 [25]。

  7. 紅磡市立殯儀館原為1978年6月7日落成啟用的 市政局紅磡公眾殯儀廳耗資1,250萬港元 [3] , 香港政府 設立公眾殯儀廳當局於1983年更名為 紅磡市立殯儀館 現名並頒佈公眾殯儀廳指定令指定為唯一的公眾殯儀廳館內設有3個儀式禮堂免費供死者家屬作惜別亭之用 [4] 。 招標經營 [ 編輯] 由於殯儀館的使用率偏低,政府認為以公開投標方式,外判予私營機構經營,更符合成本效益。 2001年,當局正式進行公開招標,並規定中標者須為 社會福利署 或其他機構轉介的清貧家庭,提供每次收費不超過11070元的廉價殯儀服務 [5] 。

  1. 相關搜尋

    殯儀服務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