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9日 · 圖1之1. 【明報專訊】台灣知名皮膚科診所「于賓診所」院長彭于賓(圖),上周五(26日)在上海猝逝,台灣皮膚科醫學界一片哀傷。. 台媒指,彭于賓日前到上海準備交流,但上周五早晨到下榻飯店的健身房跑步時,卻發生急性心肌梗塞,被發現時已 ...

  2. 2020年9月6日 · 明報專訊牽涉腸穿病人家屬投訴的寶血醫院醫生包括外科醫生鄺美玲照腸鏡醫生及負責麻醉的醫生寶血醫院回覆稱三人均屬掛單醫生」,目前仍在該院行醫照腸鏡醫生及負責麻醉的醫生均為註冊醫生因具某些專科經驗及訓練被特許施行 ...

  3. 2021年2月28日 · 明報專訊馬來西亞華僑英國畢業醫生羅思偉當年為妻子來港定居一住便近四分之一個世紀經歷過SARS亦曾規劃10年公立醫院發展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再帶領醫管局新界東醫院聯網打疫戰疫情中最令他深刻是一名無感染的母親不欲與染疫孩子分離冒險入隔離病房數周照顧。 年屆60歲的他本月退下火線,轉跑道執掌香港基因組中心,他說本地基因數據不多,「一日不發展,一日不能夠有進步」,計劃助精準醫學發展,盼做到「用港人數據為港人治病」。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4. 2024年2月19日 · 2024年2月19日星期一. 患膽石退休漢胰臟管造影手術失敗後亡 顧問醫生稱事前已列明術後風險 (17:43) 圖1之1 - 前特首曾蔭權兒子、醫生曾慶衍。 (湯璧瑜攝) 74歲退休漢2020年因生膽石前往瑪麗醫院就醫,在接受內窺鏡逆行胰臟管造影術(簡稱ERCP)後出現十二指腸穿孔,其後心臟出現問題,入院約3個月後不治。 死因庭今日(19日)展開研訊,當時為事主安排ERCP為前特首曾蔭權長子、瑪麗醫院外科部顧問醫生曾慶衍。 曾慶衍到庭供稱,手術前事主已簽署同意書,當中列明有心律不正、腸道穿孔等術後風險。 事主林國昭死於2020年11月17日,醫管局被列作利害關係方。

  5. 2022年7月13日 · 即時港聞. 2022年7月13日星期三. 女子手術前藥物敏感昏迷多日不治 護士曾多次更改急救記錄惹官質疑 (18:06) 圖2之1 - 作供護士范詩韻。 (鍾林枝攝) 34歲女子於2018年等候切除「朱古力瘤」手術期間注射抗生素,疑出現藥物敏感,心臟一度停頓及陷入昏迷,13天後不治,死因庭今(13日)續審。 一名協助搶救的護士事後填寫牌板急救等記錄,惟時間曾多次更正,庭上解釋亦有出入,死因裁判官何俊堯多番質疑,並詢問「係咪因為你講嘅嘢唔係事實? 」,護士否認,但她同意記錄錯漏百出。 死者謝碧琪(終年34歲)2018年10月30日因腹痛入港安醫院,安排於11月2日接受「朱古力瘤」切除手術,其間獲處方抗生素益滿治(Invanz)及服他靈(Voltaren)。

  6. 2024年4月26日 · 研訊早前有醫生認同,事主因為未獲處方乙肝抗病毒藥引致肝炎發作,其後肝衰竭。 涉案兩名醫生一方今傳召曾任明愛醫院病理顧問醫生、病理組織專家崔文山出庭作供,對於另一醫生撰寫報告指事主肝炎病發,崔認為報告沒解釋為何事主出現漿細胞,並提出疑點。 崔稱通常停藥一個月後才病發,但事主當時仍然服用類固醇,指出病發時間不脗合。 他另質疑事主是免疫耐受者,而且研究結果並無先例。 死因裁判官問及,病人服食高劑量類固醇和沒服抗病毒藥,是否可能導致肝衰竭? 崔文山表示「醫學上無100% never say no(永遠否定),我都唔夠膽100% exclude(排除)呢個possibility(可能性)」。

  7. 2023年4月24日 · 明報即時新聞. 近期新冠病毒患者個案增加,根據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資料顯示,上周本地個案即時有效繁殖率達1.56,即一個人感染可傳1.5人,相比3月初繁殖率只有0.5。 身兼醫學會會長的家庭醫生鄭志文表示即使市民再中招」,可能仍然會有不適。 另外,幼童、長者、長期病患者、肥胖或吸煙等高危群組也要特別留意,若確診可能病情較嚴重,建議看醫生檢查及評估,有需要可獲處方新冠口服藥。 明報電子平台組整理新冠患者求診途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