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6月27日 · 香港年轻中国认同感”调查报告 1. 以下是部分接受采访的香港年轻人的观点: BeBe (香港本地人,30岁): 对自己中国人的身份不困惑,因为中国民主的意识,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一样的。 但我在香港出生,所以,我一般跟别人说我是香港人。 无法接受中国大陆的毒奶粉等加了工业原料的食品。 香港优先的话比较困难,因为香港以旅游为主。 但如果是买奶粉的话还是香港人优先比较好。 对于和中国内地的距离,香港有“一国两制”和言论自由。 Winter(香港本地人,80后):香港和内地在基础设施、教育等方面有很多不同,价值观也有差异,所以,很多时候,香港人不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如果有中国内地的负面新闻,香港人会觉得很丢脸。 还有一些内地人的素质不高,香港人比较反感。

  2. 2022年11月30日 · “逃离中国”之所以会一下子变成国人的热门话语,其中还有最关键的两个原因,其一是对经济形势的绝望,其二是对政治压力的恐惧。 国人当中,对形势比较关心的人,最近两年都产生了一种担忧,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对中国的未来失去了信心,感到害怕和恐惧。 这两点才是“润族”活跃的主要原因。 经济方面,以房地产泡沫破灭为起点,中国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店铺、工厂大批倒闭,失业比比皆是,收入不断缩水,连到银行取钱都时时被卡,对这一切,国内的人都有很深的感触。 至于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像“过山车”一样,突然从高点滑落,那是另一个大话题,我不打算在这里展开分析,否则此文就拉得太开了。

  3. 2017年6月30日 · 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统筹委员会在2005年12月发表的《检讨中学教学语言及中一派位机制报告》便强调:有人认为香港既然是中国的一部分,所谓“母语”应该是普通话。 Source: Supplied. 而民间人士认为,“母语”是学生和教师最能自然流畅地表达意见及思考的日常用语。 对香港大部分人而言,他们最有效与人沟通和表达意见的口语是粤语,书面语是中文。 推行“普教中” “普教中”是用普通话教中文语文的简称。 以往香港的中文语文,都是通过粤语教授的。 2008年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语文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语常会)建议将中文语文教学中普通话使用的比例提高到一半以上。 下面的表格可以清楚的看出1997至2006年间施行“普教中”学校数字的上升。

  4. 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了中国几,但中国并不是实行过生育率控制政策的唯一国家。 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50亿,联合国在把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特殊一天定为世界人口日 (World Population Day)。 1950年,即联合国成立五年之后,世界人口总数约为26亿。 至2011年10月,全球人口约达70亿,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夜雨寄世界人口将在今后三十年里增加20亿,从目前的77亿,增至2050年的97亿,并可在2100年达到110亿的峰值。 联合国《世界人口行动计划》 (World Population Plan of Action)明确指出:“人口政策的确定和执行是每一个国家的主权权力”。

  5. 2016年4月5日 · 综合BBC和法新社的报道,巴拿马的莫萨克•冯赛卡律师事务所传出大量客户密件外泄,揭露了中国部分领导人的家族利用国际避税天堂隐藏财富,8名现任及前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家族成员名列其中,凸显中共高层财富是个极度敏感的话题。 China's President Xi Jinping. (AAP) Source: AAP. 据BBC报道,"巴拿马文件"披露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高丽和刘云山的家族成员的名字。 这三位领导人的亲属在"避税天堂"的公司担任主管或股东。 READ MORE. 巴拿马机密文件大曝光:全球百余政客从事非法金融交易;澳洲800多人涉嫌逃税.

  6. 2020年5月25日 · 香港领导人林郑月娥在上周五发表声明说会与北京方面“充分配合”。 出席中国此次重要会议的林郑月娥说,香港政府将“尽快完成立法,以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 香港民间人权阵线领袖岑子杰上周五呼吁数百万人上街。 这个团体去年组织上百万人的抗议活动。 Hong Kong Chief Executive Carrie Lam, center, and other officials attend a press conference in Hong Kong after returning from China's NPC meeting. Source: AP. 这对“一国两制”意味着什么? 亲民主人士说,这项立法标志着“一国两制”的终结。

  7. 2019年6月4日 · 关注更多澳洲新闻,请在Facebook上关注SBS Mandarin,或在微博上关注澳大利亚SBS广播公司. 一个是士兵,一个是学生运动的参加者。 三十年过去了,他们因为渴望保持对天安门6.4事件的记忆而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