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25日 · 雖然環球股市在2022年經歷大幅調整,但港人在強積金投資上依然保持紀律,並展現出對中港股市的信心,皆因全年資金淨流入最多的MPF基金類別,仍然是中港股票基金,遠遠拋離第二位的保守基金。 根據積金評級的數據,去年中港股票基金共吸資215.65億元,排第二的才是貨幣市場基金(包括保守基金)共吸資128.38億元,排第三的是俗稱「懶人基金」的預設投資策略當中的核心累積基金。 那麼,以個別基金而言,最吸金的又是哪一隻? 2022年MPF資金流. 點擊圖片放大. 最吸金10大榜 宏利佔6隻. 宏利是大贏家,去年10隻資金淨流入最多的MPF基金,6隻來自「宏利環球精選(強積金)計劃」,最多是其保證基金,共錄得46.26億元淨買入。

  2. 2019年2月15日 · 強積金. 發布時間: 2019/02/15 09:00. 分享: 貴為強積金港股基金長勝將軍的永明,表現一直跑贏同行,其永明彩虹港股基金過往由另一資管公司首域主理,但3年前卻轉為「多元經理」模式。 永明資管首席投資策略師雷志海受訪時表示,首域仍佔投資組合內最大份額,但轉用該模式主要出於兩大考量,分別是減低基金容量(Capacity)到頂風險及縮短跑輸市場時間。 首域揀股穩 牛市尾段易跑輸. 雷志海形容,永明與首域關係良好,團隊亦屬首域盈信亞洲管理合夥人劉國傑的支持者,可是從商業營運角度來講,該行強積金計劃(資產管理規模)在過去十多年增長很快,不斷有資金流入,但任何一個基金均有容量,若金額流入太大有機會影響(投資)運作及表現。 故該行關注旗下基金快速增長後,會否有一天觸碰到基礎基金的容量樽頸。

  3. 2024年1月9日 · A類單位適用於自僱人士及僱員人數100人以下的公司之供款成員;B類單位適用於個人帳戶成員、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成員、將資產從其他職業退休計劃轉移入兼且其職業退休計劃由永明作為保薦人進行管理、以及僱員人數不少於100人的公司之供款成員,兩類基金的表現近似,本文將會以A類基金的回報表現作比較。 港股基金2023年跌近17% 跑輸懶人基金. 中港股市全年都積弱,永明彩虹計劃下的 香港股票基金 於12月單月跌1.27%,於總共59隻同類基金中排30名中游位置;但2023年重挫16.73%,排尾六、第53位。 永明這個MPF計劃的市佔率之所以名列前矛,是因為其永明彩虹強積金計劃的港股基金過往表現佳,也試過在2017年一年錄得逾4成回報。

  4. 2024年4月15日 · A類單位適用於自僱人士及僱員人數100人以下的公司之供款成員;B類單位適用於個人帳戶成員、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成員、將資產從其他職業退休計劃轉移入兼且其職業退休計劃由永明作為保薦人進行管理、以及僱員人數不少於100人的公司之供款成員。 兩類基金的表現近似,本文將會以A類基金的回報表現作比較。 要留意的是本文引用的回報率僅為歷史數據,不代表、不保證未來表現,而3年、5年及10年的數據,皆為每年平均回報率。 永明彩虹強積金計劃. 近1年短線表現綜合. 2024年第一季,美國經濟強勁,減息預期轉跌,債市受壓,中港股低迷依舊。 近1年,18隻基金中有六隻見紅,包括 三隻中港股票基金 ,其餘為 亞洲股票基金 、 環球債券基金 和 人民幣及港元基金 ;

  5. 2024年1月25日 · 1. 假設45歲人士投保,供款期5年,每年保費60,000港元並繳付17%稅率,總慳稅額51,000港元,50歲開始展開10年年金期,未計保費徵費。 2. 依綜合儲蓄年金評分排列。 綜合儲蓄年金評分計算保證回報、預期回報、以及早期退保的表現。 詳細評分方法。 3. 產品以美元保單為基準,並折算成港元,一切以保險公司資料為準。 4. 資料截至2024年1月19日。 同場加映:扣稅年金例子(附税務局税款計算機連結) 不少讀者都關心扣稅年金可以慳到幾多稅,表3以例子分別說明個人和夫婦如何透過投保扣稅年金,節省44%和50%應繳稅款。 此外,您亦可以利用税務局製作的 簡單税款計算機 ,幫自己計計可節省稅款。

  6. 2020年2月11日 · 公積金計劃通常設有「歸屬比例」條款,說明僱員須在該公司工作滿若干年後,於離職時按服務年期計算可取得的僱主供款,比例由僱主訂定。 例如工作少於3年就得不到任何僱主部分的供款;滿3年可得到30%,滿4年可獲40%,如此類推。 在強積金計劃下,無論工作年期的長短,僱主和僱員的強制性供款在交到受託人後便即時全數歸僱員所有。 何時可提取? 一般情況下,打工仔要等到65歲才可提取強積金累算權益。 如僱員選擇參加公積金計劃,離職時按照「歸屬比例」計算所得利益後,公積金計劃的受託人會把利益總額中的「最低強積金利益」,轉移至僱員指明的強積金帳戶,剩餘的部分才可提取。 由於強積金是退休儲蓄的一部分,因此,保存在強積金帳戶的「最低強積金利益」,也須待65歲或在法例訂明的情況下才可提取。

  7. 2022年2月14日 · 發布時間: 2022/02/14 15:10. 最後更新: 2022/03/02 10:00. 分享: 前文 提到永明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策略師雷志海談及今年強積金投資展望。 強積金是一項橫跨數十年的投資,雷志海接受本網訪問時亦指,打工仔應以仍有多長時間退休去界定自己強積金投資的風險承受能力。 對於高、中、低風險投資者的取態及配置都有不同的建議。 高風險投資者. 雷志海指出,初踏入社會的年輕人雖然賺錢不多,但有的是時間,可以採取高風險投資。 在強積金投資角度來看,由於是採取每月供款的方式,因此就算所投資的資產價格下跌,亦是意味在用一個較低的價錢去吸納。 「就好像在掘一個水塘一樣,資產價格跌的時候,所掘的水塘就可以深一點,可以累積到一個大一點的基礎,往後仍有足夠時間等待資產價格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