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9日 · 明報專訊每年加拿大稅務局 (CRA) 都會隨機挑選出數千名納稅人進行審計但在本報稅季度某些人群更有可能受到稅局的關注」。 稅局發言人Nina Ioussoupova表示,雖然每年的審計重點有所不同,但某些領域多年來都一直是稅務局的重點關注對象,包括高淨值人群的激進稅務規劃、無根據的貨勞稅/合併稅 (GST/HST)退稅和房地產交易。 稅務專家表示,他們已注意到這些領域的審計活動趨勢,包括審查業務支出、跨境資產和收入。 稅務專家在最近注意到的一些趨勢包括: .跨境活動是稅務局審計的首要重點,這包括跨國商業交易以及個人在外國的投資狀況。 這可能涉及納稅人的投資組合中有外國投資,且納稅人已繳納外國的預扣稅。

  2. 2024年5月4日 · 公司註冊處2021年起分階段收緊查冊安排當年8月起公司可在其登記冊以董事的通訊地址代替通常住址2022年10月起新提交文件中董事的身分證號碼最後4位會以「*」號取代去年12月起資料當事人可向公司註冊處申請不提供在第二階段開始前已向該處登記的文件所載的受保護資料。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加拿大溫哥華明報新聞網.

  3. 2024年2月19日 · 要申辦此項退稅報稅人需要從僱主那裏獲得一份稅務表格T2200副本上面會對該員工的就業狀況有一個說明T2200不會隨報稅人的報稅表一起提交但報稅人需要保存它萬一稅局稍後抽查時能夠出示。 報稅人可申報各種家庭辦公費用,例如水電費、租金、維修和小修費用,以及家庭網路存取費,但按揭貸款利息、物業稅、家庭保險、資本支出 (例如更換爐子或窗戶)或折舊 (資本成本補貼)卻不能申報。 這意味新的辦公椅、大型寬螢幕顯示器都不能申報,因為這兩者都被視為資本支出﹐又或大多數標準辦公用品如打印紙、墨水、鋼筆和便條紙,都可申報。 對於水電費、房屋租金和其他家庭開支,需要在「合理的基礎上」分配,以確定與工作用途相關的部分。 通常做法是將工作空間面積除以房屋的總完工面積,作為在家辦公的支出比率。

  4. 2024年3月18日 · 明報專訊加拿大稅務局提醒民眾今年4月2日是申報代持信託 (Bare Trust)截止日期大家要仔細看看自己有沒有這方面的財產需要申報不過稅務局已經表示會網開一面此次即使逾期申報也不會有罰款代持信託又稱簡單信託或名義信託是最簡單的信託形式之一。 有的人不想讓別人知道其擁有某些財產,在登記財產的所有權時,用了別人的名字。 這樣其他人查詢就無法看到真正的持有人;這就是別人替你「代持」。 比如一個孩子從爺爺那裏繼承一筆遺產,但因為孩子尚未成年,先由孩子的父母代持,等孩子成年後再轉交,這就是父母替孩子代持。 又如某人看中某處房產,本打算用公司名義購買,但公司尚未成立,為了搶時間而先以個人名義簽訂購房合約,將物業登記在個人名下,這就是替公司代持。

  5. 2023年11月1日 · 加拿大特許專業會計師協會 (Chartered Professional Accountants of Canada)稅務副總裁奧基 (John Oakey)表示在很多情況下聯邦這法案要求加拿大人在以信託或合伙方式持有住宅物業時提交稅務申報表。 特許專業會計師尼爾森 (Hugh Neilson)說,有的父母為了幫助已經成年的子女購房,在業主名單上也署上自己的名字,實際父母本身並不會在該處居住,也不會管子女如何處置房產 (自住或出租)。 也有年邁的父母在自家房產的業主名單上,添加成年子女的名字,想着就是為了去世後,可以簡化財產轉移給子女的過程。

  6. 2023年11月1日 · 加拿大特許專業會計師協會 (Chartered Professional Accountants of Canada)稅務副總裁奧基 (John Oakey)表示在很多情況下聯邦這法案要求加拿大人在以信託或合伙方式持有住宅物業時提交稅務申報表。 特許專業會計師尼爾森 (Hugh Neilson)說,有的父母為了幫助已經成年的子女購房,在業主名單上也署上自己的名字,實際父母本身並不會在該處居住,也不會管子女如何處置房產 (自住或出租)。 也有年邁的父母在自家房產的業主名單上,添加成年子女的名字,想着就是為了去世後,可以簡化財產轉移給子女的過程。

  7. www.mingpaocanada.com › goldpage › page明報:置業頻道

    如果納稅人在當稅季報完稅收到稅務局的報稅評估通知書Notice of Assessment發現自己報錯了某一項需要糾正最簡單的方法是在稅務局的官網找到表格T1-ADJT1 Adjustment Request),將表格填寫完整後寄回稅務局之後會收到重新評估後的報稅評估通知書Notice of Reassessment)。 保存7年財政紀錄最穩陣. 「即使報漏報錯,稅局可能不會馬上找你麻煩,但這就是最麻煩的地方。 可能五年、七年,也有可能永遠不查,但當它查起,發現你有隱瞞,而你又不能提供證據解釋,便有機會每年罰款。 」以漏報海外物業租金為例,如果你有一個物業的收入沒報,有可能每年被罰2500元,再補回過去幾年的利得稅,以及遲還款的利率,所有東西加起來,金額相當可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