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臨床心理學家何念慈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9日 · 發布時間: 2021/07/19 17:05. 分享:. 闊別兩年,萬眾期待的書展終於在7月14日(周三)開幕。. 今年心靈勵志為題不少書商也特別推出多種與心靈有關的讀物。. 其中一本頗受歡迎的自救Self-help作品是由臨床心理學家梁重皿及馮曉青合著的 ...

  2. 2023年10月9日 · 但臨床心理學家黃沛霖表示填寫問卷得出的結果可能僅反映病人當下的心理狀態未必能完全反映其過去數周的每天情緒變化或會影響治療的進度和成效。【旅遊機遇旅遊業捕捉疫後商機 創新思維以客為先擁抱科技

  3. 2021年10月7日 · Mind HK臨床顧問和精神科專科醫生黃瑋妍表示,污名通常源於缺乏了解或恐懼。要消除精神健康的污名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增強相關資訊的流通性,讓受眾能加以認識和了解。黃瑋妍認為,Mind HK的最新研究反映香港人對精神健康問題的態度和意識仍然不足,有關精神健康的污名問題基於對精神健康 ...

  4. 2020年1月28日 · 武漢肺炎肆虐上班族既要面對家人及自己的健康風險亦要應付疫情對工作的影響壓力比平日大。. 臨床心理學家張貝芝 有4個建議助上班族平復心靈盡量放鬆心情面對挑戰。. 臨床心理學家張貝芝表示看太多疫情資訊較易增加壓力。. (網上 ...

  5. 2015年9月5日 · 名人薈萃. 發布時間: 2015/09/05 00:00. 最後更新: 2020/05/08 19:29. 分享: 母親節一年只有一次,但媽媽每年有兩次,除了母親節,女兒亦會把父親節當母親節過,感謝身兼父職的媽媽。 別人都羨慕媽媽有三個女兒圍着她轉,卻不知道當中有兩個患有過度活躍症,為照顧她們,媽媽每天要偷偷吃抗抑鬱藥。 這位媽媽不易當,為了生活,曾拖着年幼女兒走遍深水埗街頭執紙皮賣,為了醫女兒的病,凡是相關講座都去聽,追着專家發問,女兒行為問題多,媽媽曾被同學家長當街追着罵。 盡管獨力養兒的壓力大得讓她病倒,在女兒面前還是要維持強壯的形象,這樣才能當女兒的後盾,「我想女兒知道就算沒有爸爸,媽媽也可以保護她們。

  6. 2017年5月10日 · 年輕法醫人類學家李衍蒨Winsome),1989年出生是本港極少數的法醫人類學家這門專業又被稱為屍骨代言人」,她以這專業為屍骨發聲透過骨頭以助逝者的故事公諸於世。 她的新書《屍骨的餘音》也詳細分享工作的所見所聞。 比如原來比如人類智慧齒,便藏很多玄機,去片睇. 年輕法醫人類學家 為屍骨發聲. Watch on. 法醫人類學(Forensic Anthropology)屬應用人類學,概括來說是專門為大體(屍骨、骸骨、人體殘骸等)找正確身份或辨認(positive identification)為首要任務。 法醫人類學家會應用體質人類學、考古學、文化人類學及其他科學知識用到法律層面上。

  7. 2021年2月6日 · 腦退化症已不僅是長者才關心的議題,及早識別有助延緩腦部疾病,不過,科技公司智活研發(Mindvivid)的創辦人林小軒(Isaac)及汪錦濤(Kent)指,市場上由本地研發、針對延緩腦退化症的訓練遊戲非常罕見,故早在6年前開始着力開發針對腦部訓練的應用程式,希望「老友記」可透過簡單、輕鬆的形式進行腦部訓練。 Isaac及Kent分享,他們均為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的畢業生,6年前大學三年級時構思Final Year Project(FYP),以開發延緩腦退化症的遊戲應用程式為主題,其後受到大學教授啟發,繼而決定小試牛刀,將理念落地試驗並商業化。 當時未見有開發相關手遊的本地公司,無法向其取經、交流心得,Isaac坦言,團隊花了整整4年時間摸索,經歷過不少挫敗,才令創業大計成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