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英語進修課程 持續進修基金 相關

    廣告
  2. 彈性課堂編排、靈活學習模式,實時網上教學,獲英國資歷架構認證,課程為期9-33個月,立即諮詢。 課程包括人力資源、市場學、會計商業、酒店旅遊及數據科學管理,為期9個月至2年,立即免費諮詢。

  3. 上個月有 超過 1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preply.com

    透過改變一生的英語家教獲得成效並投資您的未來。立即預訂。 Preply 英語課程有效,我們提供最好的家教。立即為自己找一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11日 · 本報訊有工會近日接獲53名市民求助指控有英語培訓機構利用持續進修基金作招徠涉嫌以不良銷售手法聲稱課程及考試非常容易合格很大機會申請到持續進修基金資助」,誘使苦主報讀總金額約兩萬至5萬多元的課程實際上報讀人士的學歷不達報讀要求報讀時毋須通過面試當苦主考試不合格便不符合資格申領持續進修基金

  2. 2019年4月24日 · 現時持續進修基金資助上限增加至每人2萬元基金課程的範疇亦進一步擴大。 留意資助比率. 今年4月1日開始持續進修基金資助上限由每人1萬元增加至2萬元申請人的年齡上限由65歲提高至70歲資助的行業範疇課程廣泛包括商業服務金融服務旅遊業設計物流業語文等現時基金帳戶不設年期及申領次數換言之申請人可在年齡上限屆滿前即年滿71歲前),不限次數申領資助。 而過去已結束的基金帳戶可獲重新啟動,申請之前結餘的資助(如有),以及新增的資助。 申請發還資助基金的方法十分簡單,申請人只需於成功修畢第一項基金課程後,一併遞交開戶申請及第一次申領發還款項的申請。 不過大家要留意課程的資助比率。

  3. 2022年11月24日 · 持續進修基金原意是為有志進修的成年人提供持續進修和培訓資助但審計署揭發持續進修基金部分資助的課程不符基金設立目的如有培訓機構推出以移民鋪路作招徠的課程寫明去英國做電工水喉工的課程學員在港學習有關技能可申請價值2萬元的持續進修基金但學習後並非用於本港勞動力市場。 審計署要求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需採取措施,確保基金補貼的課程與目的相同,又促培訓機構應訂立維護國家安全的指引和規定。 審計署從今年7月中摘錄自培訓機構網頁的圖片留意到,有一些培訓機構在互聯網,把可獲發還款項課程以移民鋪路策略作招徠,內有「去英國做電工、水喉工? 」、「未有資歷如何去英國做水電工」等標題;又講述在英國從事一般水喉、潔具工作等,不需特定牌照,繼而說明該機構具資歷架構認證,可申請持續進修基金課程等。

  4. 2024年2月1日 · 本報訊當局在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僱員再培訓局會檢視其服務範圍培訓策略及營運模式等並在本年第3季提交建議議員顏汶羽昨在立法會提出有關優化僱員再培訓工作的口頭質詢他提到僱員再培訓局與持續進修基金的課程經常重疊往往都是市場喜好而非就業導向」,直言兩邊都開出大量沖咖啡班插花班學人拍片等課程」。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回應指,僱員再培訓局與持續進修基金均有其獨特角色,僱員再培訓局主要針對協助學員找工作和提升技能,學員年齡大多以50歲以上、學歴介乎中四至中七;至於持續進修基金覆蓋的範圍更廣,大部分學員年齡約30歲、持有學位。 議員籲與市場技能接軌.

  5. 2019年4月23日 · 同學可能需要在補上部分科目後才可以攻讀Top up課程在這種情況下能較快取得學士學位這方法的弊處是你未持有高級文憑資歷所以在攻讀Top up課程時不能獲得政府學券資助不過你仍可以考慮申請持續進修基金CEF的資助去修讀這個課程。 2.

  6. 2010年12月4日 · 勞福局發言人表示香港英迪學院本來有六個課程被納入持續進修基金的可獲發還款項課程名單但基於該學院違反基金的批准登記條款當中涉及行政混亂故決定把學院其中一個名為Strategic Management &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的課程課程編號21Z050257),從基金的可獲發還款項課程名單中剔除學院必須繼續已開課的課程至完結為止並就未開課的課程向基金申請人退回全部學費及有關收費。 勞福局強調,香港英迪學院必須即時通知所有受影響的基金申請人,通知該項課程已被除名;持續進修基金辦事處會繼續密切監察培訓機構的基金課程,除了核實學員的出席紀錄、評核結果和發還款項的申請外,亦會進行突擊視察,以確保培訓機構遵守基金批准登記的條款。

  7. 2022年6月23日 · (852) 6500 6500. 電 郵: omc@on.cc. 網上爆料: https://hk.on.cc/ireport/index.html. MMS: ireport@on.cc. 雖然政府鼓勵巿民終身學習今年2月發表嘅財政預算案亦將持續進修基金嘅資助上限由每人20,000元增加至25,000元並撤銷年齡上限然而基金課程嘅審批程序及要求不但多年未變且跟僱員再培訓局課程重複有議員指基金未做好協調令資源出現錯配要求當局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