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5日 · 近日更有《壹周刊》報道,指飲食集團富臨旗下位於工廠大廈的樓上Cafe 涉嫌違規經營疑僅持有工廠食堂牌照但招待工廠大廈以外街客」,違反條例事實上年年有不少商場和工廈涉違規經典案例食肆經營者和創業初哥宜先查詢相關條例和了解商務合約勿誤墮法網或捲入租務糾紛。 2020 年藝人楊明的燉湯店明的燉湯店被指無牌經營食肆,因其位於荔枝角工業大廈的分店只持有「食物製造廠牌照」(俗稱外賣牌)而無「工廠食堂牌照」,依例不能提供堂食服務。 業主突勒令撤走露天座位 將軍澳商場租戶:最少跌七成生意 【 見下頁 】

  2. 2020年1月14日 · 最近有網民指有藝人楊明開設在工廈地舖的燉湯店,懷疑違反條例招待街客。 據相關條例列明工廠食堂只可招待工廈內上班的員工,食肆一旦招待街外顧客,隨時會因此而惹上官非! 牌照各有不同 招待街客隨時犯法. 工廈食肆招待街客已成常態,首先於工廈內經營食肆只限 2 種情況,分別需要申請「食物製造廠牌照」或「工廠食堂牌照」。 持有「食物製造廠牌照」的經營者只能提供外賣服務予受僱於所在工廠大廈內的顧客外帶食用,不設堂食。 至於「工廠食堂」則只能夠招待受僱於該食堂所在工廈內的人士,而有關業務將涉及出售、供應膳食或非瓶裝的不含酒精飲品予以上人士,在食堂內進食或飲用。 若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發現工廠食堂持牌人違反牌照規定經營其他食物業,會發出警告。

  3. 2020年4月1日 · 商管策略. 發布時間: 2020/04/01 22:22. 最後更新: 2020/04/11 02:09. 分享: 手工啤酒大家聽過不少,但手工氈酒(Gin)又曾否聽過? NIPdistilling 無名氏於去年 12 月開始營運,兩位創辦人 Nic Law 和 Jeremy Li 為釀出最出色美酒,不惜到外國酒廠打工學習前沿酒廠營運方式,回港後更利用本土材料,釀出極具香港風味的特色氈酒。 2017 年 4 月,品牌顧問 Jeremy 和律師 Nic 兩位喜愛 Gin 的年青人決定攜手製作香港手工氈酒。 Jeremy 說:「香港既然有不少手工啤酒廠,那為何不能夠有氈酒廠?

  4. 2019年8月7日 · 香港模型玩具店龍頭之一的「精品」,昨日疑有管理員用錯帳戶留言,揶揄因買觀星筆被捕的浸大學生會會長,用意「明眼人都知」。 爆出公關災難後,急急發聲明「補穫」,但之後又馬上將「補穫」帖文刪除。 有網民到精品分店貼memo紙表示不滿. 昨晚,浸會大學學生會會長於深水埗鴨寮街購買觀星筆後,被 5 名警員以涉嫌藏有攻擊性武器拘捕,引起大量市民包圍警署表達不滿。 而「精品」模型店隨即便在其 Facebook 專頁發文,指「明眼人都知買來做什麼」,馬上被網民炮轟。 雖然之後「精品」馬上更改內容:「明眼人都知買來做什麼,為什麼大家會誤解? 有一絲可能會是射人嗎? 」試圖平息民憤,可惜已經無補於事。

  5. 2021年5月10日 · 博客論壇. 發布時間: 2021/05/10 09:19. 最後更新: 2021/05/10 18:52. 分享: 網絡騙案本已不是太陽底下的新事物,偏偏近來網絡騙案數目大增,涉及受騙金額不斷上升,到底個人和中小企如何避免? 首先大家要明白,其實網絡騙案跟一般騙案性質非常類似,只是騙徒將發生在地面的騙案搬到網上,大家受騙的原因除了不小心之外,還可能存在貪念。 如何「百毒不侵」? 香港在家工作之日常 【 見下頁 】 一般大家收到短訊、WhatsApp、WeChat 或者電郵的時候,如果看到連結或者附件而隨便打開的話,會被病毒感染的機會便非常大,也有機會連結到釣魚網站,從而遭受詐騙。

  6. 2020年8月2日 · 業界頭條. 發布時間: 2020/08/02 22:09. 最後更新: 2020/08/04 15:36. 分享: 新冠肺炎肆虐,政府日前進一步收緊限聚令至 2 人,有音樂人在疫情下靠 busking(街頭藝術)賺取生活費,惟最後一條路亦被政府趕絕。 元朗音樂教室 SJMN Music Academy 創辦人浩思說:「我們的收入來源大部分來自出 show 和教班。 新冠肺炎疫情下兩樣零收入。 出 show 不用說了,基本上所有活動已取消,教班方面本身我有 50 個學生左右,第二波疫情下只餘 8 個,後來我們靠 busking 增加了一些曝光率,學生上升到 10 多人,但第三波疫情下劇跌到只餘下 2 名學生。 【相關文章】 【疫市營商】口罩令收緊 商場租戶指影響不大:「都係咁差」

  7. 2021年1月9日 · 有一次,筆者收到一系列中小學的所謂「AI + STEM 教材」, 要求我於某大學的 STEM 中心作認證推廣,但仔細研究之後發現,教材中除了有少許編程之外,居然沒有半點 AI 或STEM 成份! 我手上還有一套所謂小學 AI 教材,只教 Python 編程語言的簡單句法便當作是 AI 教材。 有知名科技團體派資深成員扮 STEM 專家開 STEM 講座,但實際上只是「老黃賣瓜」,宣揚過去 30 年內的工作歷;亦有我極為尊重的老工程師,退休後受聘為 STEM 顧問,但他從來沒有搞過 STEM 教育, 最後找我希望了解 STEM 的定義。 【局長會客室】中小企疫境求生 【 見下頁 】 STEM = 砌積木加電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