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1日 · 【COLLAR成員】So Ching透過IG宣布退出COLLAR 蘇芷晴:很感恩一直有你們陪伴. 【樓市怪現象】垃圾房都有人爭 30萬搶到134萬沽 (多圖) 責任編輯︰梁浩碩. 【ET財智Talk】金價年內將再創新高? 白銀比黃金更值博? 艾德金融文錦輝分析黃金、 白銀、油價等商品前景及走勢. ET財智Talk. 【ET財智Talk】金價年內將再創新高? 白銀比黃金更值博? 艾德金融文錦輝分析黃金、 白銀、油價等商品前景及走勢. 上日Morning精點︰ 長實向英國房託Civitas Social Housing提購︱摩通首選兩隻公用股. 拆息 歌手 COLLAR 港元. 請選擇文章. 責任編輯︰梁浩碩 【ET財智Talk】金價年內將再創新高? 白銀比黃金更值博?

  2. 2015年9月5日 · 何氏姊妹自小由何媽媽獨力湊大,除了是三個孩子吵鬧點,她們看似跟其他家的孩子沒分別,惟獨是16歲的大家姐何秋螢和14歲的二家姐何千惠看上去跟同齡孩子體型較瘦削,這或許是因為藥物影響的關係,因她們需要每天定時吃藥控制過度活躍症及專注力失調的病情。 社區組織協會《寶貝二》攝影集受訪貧窮家庭個案:何氏三姊妹。 (左起) 大家姐 何秋螢、妹妹 何詩琦、二家姐 何千惠。 (王嘉昌攝) 有過度活躍症的小朋友難免會有行為問題,尤其是大家姐的病情屬嚴重,即使有接受行為治療,在校仍會動作多多,所以從小被家長投訴、同學孤立排斥,曾試過送聖誕卡給同學,同學不領情當着她面前把聖誕卡撕碎;何媽媽又試過因女兒的行為,被其他家長在街追罵她不懂教女。

  3. 2016年6月2日 · 邊去旅行邊賺錢,實是筍工之選?. 香港大學會計及金融系畢業的「90後」小斯,因開blog教網友如何儲飛行里數而成網絡紅人,毅然放棄穩定又賺錢的會計師工作,全職做blogger,全因相信做人應「把握機會搏一搏」,Facebook專頁有逾5萬名粉絲的小斯 ...

  4. 2017年6月2日 · 精益創業起家 減少前期投資. 愈來愈多人傾向開發手機App,但寫一個App動輒花上三四十萬元,為免App寫好並推出市場後才發現根本無人有興趣使用,可以先建立FB專頁或一個簡單網頁介紹這個App,呼籲對這App有興趣的人登記並留下聯絡電郵。 如果乏人問津,就不必花大筆資金寫App;如果反應理想,可先在綫下搞一些相關活動(例如:若是搞約會App,就舉辦一些配對活動)了解用家意見,真正覺得可行才投資開發。 若是賣實物(舉例:機械人模型),就先不要大手入貨,直至接到一定數目定單才向供應商入貨,不過前提是要跟供應商有良好關係並達成協議。 又如Jack當日問朋友借場地開班教學,也表明不知道收不收到學生,要收夠學生才落實借場。

  5. 2020年8月5日 · 理財智慧. 發布時間: 2020/08/05 07:35. 最後更新: 2020/08/05 17:12. 分享: 岑皓軒(Matthew)和馬漪楠(Isabella)這對恩愛夫妻的故事,相信iMoney讀者不會陌生,他們每周撰寫「一家四口離家出走」專欄,分享旅居見聞,眨眼已接近6年。 還記得2014年兩人決定旅居,接受iM邀請寫專欄,這些年見證着他們先後在泰國曼谷、中國成都、日本沖繩旅居的生活文化、風土人情、親子點滴,並發掘當地美好的一事一物。 他們第一年在泰國旅居,遊遍泰北及布吉等地,試過到農家下田插秧、建泥磚屋;第二年他們落腳成都,試過沿陸路入藏,7日7夜由成都前往西藏拉薩,感受中國西部地區的獨特風光。

  6. 2021年6月8日 · 她創業最大的挑戰,是經營初期投資不少,卻生意淡泊。 「初期我未有明確的經營方針,顧客想要甚麼我便供應甚麼,如燒賣等小食,但生意不如理想。 我反問自己這是否我想做的事,然後尋回初心—我喜歡煮食,而不是售賣小食。 」她「撥亂反正」把重心放回拿手的家庭小菜上,朝自己喜歡做的事勇往直前。 分享菜譜 以美食助人舒緩壓力. Grace的蘿蔔牛腩、家鄉煎藕餅、花雕螃蟹蒸蛋等都是熱門菜式。 4年前,有到訪過她元朗私房菜的五星級酒店業者,特地邀請她到深圳的酒店擔任數月客席廚師;亦有「silent customer(神秘食客)」試過其菜式後,自發寫下食評,讚賞蔡菜館是「十大私房菜」。 對Grace來說,成就感來自味道和食客的讚賞,「這比賺取金錢的喜悅來得更大,是一種無法形容的滿足感。

  7. 2020年7月9日 · 香港特別之處是地少人多,租金、地價貴絕全球,這點筆者認為暴風雨過後也未必會改變,所以會留意民生類、收租類,相關股票與磚頭也可。 挑選強勢股. 至於香港作為金融中心,或者說是一個「大賭場」,這次影響若不深遠,往後阿爺一家家公司捧過來上市集資,港交所擁專利「賭牌」,很難不旺場。 至於,一些要靠貿易、自由行等生意行業,難走運,要換馬。 美元資產一定是科技股,未來也是它們的天下。 它們不像2000年科網泡沫的情況,今天絕大部分都有盈利支持,錢多得令它們任性的地步。 對於筆者這些科技盲,繼續累積納指ETF仍不錯,也可加入一些納指沒有的世界霸王,完善這隻腳。 歐洲、英國那邊,能打出宇宙的,就要數到品牌股,做有錢人生意的,誰有錢就成為它們的客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