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19日 · 袁國勇聯同港大微生物學系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等撰文指6月起的疫情可被稱為第六波疫情期間死亡率降至0.097%由於疫苗接種率高及第5波疫情大量市民自然感染本港已具有防重症免疫屏障又指新冠病毒已成為風土病至今仍未接種疫苗的市民即使再給予時間也不會有太大改變相信只要處置得當多管齊下應能將今年冬季疫情高峰壓平不會出現第5波規模的大爆發。 而輸入個案佔本地確診約2%,不會對醫療系統造成明顯壓力,絕對有條件以檢測代替隔離,甚至更進取,加速邁向復常。 熱門新聞. 編輯之選. 【Now新聞台】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說,新冠病毒的死亡率降低,已成風土病,本港有條件實施「0+7」方案。

  2. 2020年2月6日 · Now新聞台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香港隔離設施不足無可避免要對內地抵港人士實施14日家居隔離除了靠巿民自律亦要靠政府各部門一同執法。 他又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性高,估計全港有一百四十萬人感染有科學基礎。

  3. 2022年2月7日 · 2022年2月7日 11:44. 【Now新聞台繼續抗疫兩年系列報道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表示在疫情期間走訪多區明白港人生活辛苦但強調嚴謹的社交距離措施是有必要。. 兩年來的言論不時惹來批評他重申自己非涼薄只是按科學作出建議。. 疫情兩年 ...

  4. 2022年2月10日 ·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指現時疫情嚴重認為讓輕症或無徵狀感染者居家治療是一個實際的做法他提出政府可重新啟用地區發熱門診以分流患者避免癱瘓急症室及醫管局服務袁國勇:「護士見你沒甚麼大礙便給你一個樣本瓶讓你回家給你一份說明教你有甚麼情況下要到急症室有甚麼情況要留在家。 多喝水、吃必理痛,可能幾天後已無大礙,在家中再隔離5至7天,到抗原測試變為陰性便可以出來。 真的有需要才應該去急症室或入院,但不需要的、根本病情不嚴重的,現階段入院又有甚麼意思呢? 他相信做法能夠騰出大量隔離設施,屆時可進行「逆向隔離」保護一些無受感染但未接種疫苗的人。

  5. 2022年3月17日 · 袁國勇指當局可更新密切接觸者定義及指引只要相關人士早上做快速抗原測試而結果呈陰性外出時配戴兩個口罩或N95口罩便可如常上班外出以紓緩醫護界物流業等人手不足問題袁國勇又認為要接受現時大部分染疫市民也是於家居隔離認為毋須再送他們入住社區隔離設施減少對患者的不便袁國勇確診正以幾何級數攀升 初四難放寬措施. 2022年1月23日 13:12. 袁國勇:尚未出現源頭不明個案毋須收緊社交距離措施. 2022年1月2日 13:15. 【不能鬆懈】林鄭: 暫無計劃為社交距離措施「加辣」 2022年3月14日 14:56. 林鄭月娥:現階段社交距離措施無計劃「加辣」 2022年3月14日 13:11. 袁國勇:本港已錯過全民檢測時機 需待疫情回落進行.

  6. 2021年12月28日 ·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與兩名港大學者龍振邦及孔繁毅在明報撰文形容香港疫情久守必失要反客為主認為香港難以在不損害市民心理健康及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下維持清零狀態認為清零只是手段爭取更多時間讓市民接種疫苗袁國勇建議明年三月全面落實疫苗護照」,製造條件與國際通關。 袁國勇:「三月時就要真的每人都跟隨,不可以無打針上班上學,去到三月起碼先打兩針,然後就視乎接種率是否去到百分之九十多,開始開放對一些低危地方,到時Omicron應已令外國很多人口已有自然免疫。 然後再說一次,去到七月一定有三針,或者五月有三針,於是暑假時可以博一博全面開放。

  7. 2020年3月9日 ·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多國都未能截斷病毒傳播鏈預料疫症不會消失要待到大部分人因受感染而產生天然抗體疫情才會緩和袁國勇認為疫症在全球爆發圍堵策略意義不大港府可考慮要求入境人士事先提交健康證明他表示疫苗最快要一兩年後才能面世他憂慮本港無疫苗製造業在其他地區生產的話或設出口管制有機會有錢都買唔到」。 袁國勇:新型冠狀病毒無辦法截斷傳播鏈. 2020年3月9日 11:42. 因應疫情醫管局部分復康治療改用視像遙距進行. 2020年3月9日 06:41. 袁國勇推算本港有八百名隱形患者 疫情夏天不會消失. 2020年3月8日 18:39. 袁國勇:須做好社會感染控制 若社區大爆發將癱瘓醫療系統. 2020年3月6日 22:28.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