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贾樟柯1970年5月24日出生于山西省汾阳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制片人,“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 1993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1997年执导的处女作《小武》获得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大奖及第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

  2. 文艺批评者.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一部关于现代社会边缘人的电影,它所释放的能量似乎是无穷无尽的,不是强烈的情感撞击所带来的情绪波动,也不是深刻的思想辩证所带来的理性思考,它只是默默地向世人展示着那个时代:那个嘈杂的时代,那个充满变动的时代,那个边缘性与隔膜性始终充斥于人际关系网络的时代。 贾樟柯 用摄影机记录时代,但并没有用感性的镜头美学去蓦画一切,相反,摄像机、人物甚至连语词都处于一个相对冷漠的位置上。 镜头所承担的功能与承载的意义并不只是向人物投去“刺眼”的光芒,它也在回望自身,时刻提醒着自己的存在意义,思考着在局外人遍存的社会如何成功并有效地包裹住时代洪流中那些琐碎的域内声音、思想烙印和片段性感受以及细腻、微妙的情绪体验。

  3. 樟柯 (导演) 江湖儿女(2018 年贾樟柯导演的电影) 如何评价贾樟柯导演及其作品?从对电影《小山回家》《站台》《三峡好人》《小武》《二十四城记》的观摩到对“语路计划”的期待 ,你怎么看待这位导演?好和不好同样作为感受,积累在这里 ...

  4. 19. 被浏览. 23,585. 15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科慕瑞德温. 诗酒趁年华. 3 人赞同了该回答. 其实我不是很能看清楚贾目前拍片的想法。 他现在到底还是真的想继续为中国底层社会发声还是已经变成了靠拍落后苦难牟取个人名利的投机分子 贾樟柯 早年的文字贾想》,觉得是一个有想法的青年导演因为时代原因只有选择走海外影展的道路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早期的影像《 小武 》、《站台》也很写实,符合改开后变动的社会现实情况,客观来说也需要有人去记录这个时期的底层生活。 贾是靠这条路成名的,扬名欧洲,还拿到了威尼斯金狮奖。 成名后的贾,有一些理想,想推动电影 分级制 的建立,想让中国的文艺电影有独立于商业院线的放映渠道,可是他碰了壁。

  5. 140,559. 25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电影夫人. 影视博主。 58 人赞同了该回答. 对于贾樟柯作为导演的评价特别喜欢下面这句话: 这个时代快速的奔跑着,总有一些人被现实重重撞倒。 贾樟柯 只不过一头扎进泥土,录下了他们沉默中的一声叹息。 他们,其实指的是“我们”,芸芸众生里的大多数。 那些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尽管拼尽全力地努力生活,但还是被现实打击得体无完肤的赶路人,在暗夜里,在独处时,他们悄无声息地叹气,在饭桌上,在嘴巴中,我们依稀听见酒杯碰撞的声音,那是梦破碎了的呓语,疼痛难忍。 贾樟柯的勇敢与睿智,就在于他没有逃避,没有掩饰,而是选择了冲上前去,用镜头捕捉他们的笑与泪,用影像记录我们的当下,让你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伤疤,无语哽咽。 电影工作者,这是贾樟柯最喜欢的一个头衔。

  6. KOALA. 156 人赞同了该回答. 贾樟柯拍电影喜欢从实感经验出发这在中国导演中还是比较特别的在这个大家热衷于造梦的银幕时代突然看到了向自己的实感经验和生活世界敞开的电影看到了不愿和脚下的土地割断联系的态度我们当然会觉得贾樟柯很特别很棒。 他说过:“很多人在逃避自己来的一个路,来的一个方向,尽量地割断自己跟过去的联系,我自己就不喜欢这样。 我喜欢用一个词,我真的是有'农业背景'的一个导演,我相信很多艺术家其实都有这个背景,而且整个中国有一个巨大的农业背景,为什么我们要抛弃这个东西? 所以我自己有一个信条,就是不愿意隔断自己跟土地的联系。

  7. 综上私以为贾樟柯是优秀的现实主义导演娄烨是可遇不可求的现实主义导演。 他们关注的都是社会生活,娄烨却能让人把他的作者印记记得更深刻 更新:刚才又刷了一次《推拿》,片头的部分以女声独白的方式代替一般电影出片头工作人员及主演字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