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30日 ·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前會長仲儀出走英國時,話因為在香港看不到想見的風景云云,估計她到了英國近一年,應該好景?誰知,她每次講到英國均在埋怨,似有很大怨氣。

  2. 2022年11月3日 · 怨什麼呢?原來,他與馬仲儀在同一個網台節目吐苦水,話英國人的辦事效率與港人天差地別,指文件出錯,對英國人而言是很正常,在香港10分鐘辦好的事,在英國可能要用一個月。

  3. 2022年1月13日 · 已解散的本土派學生組織「賢學思政」,去年二月底在旺角擺街站,有警員到場戒備並與一名戴黃色口罩女子交涉,期間一名男子指責警方,並「批踭」襲擊一名截查他的警長。 涉案男子早前經審訊被裁定襲警罪成,周一 (10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被判囚3個月。 被告鄧浩然 (30歲),被控於2021年2月28日,在旺角豉油街與西洋菜街交界,襲擊一名警長。 辯方求情指,被告並非有預謀犯案,純粹因爲一時衝動按耐不住,又指被告處理糾紛能力十分差。 辯方續指被告在案中只涉及「批踭」一次,且襲擊不明顯,希望法庭判處社會服務令協助被告改過自新。 裁判官鄭念慈判刑時指,雖然報告顯示被告因患過度活躍症,需要定時服藥,個性衝動及思想單純,但被告至今仍否認襲擊事主,明顯悔意不足,不宜判處社會服務令,而且專注力不足等問題亦非減刑理由。

  4. 2023年8月10日 · 警方國安處早前懸紅通緝8名涉違國安法的潛逃海外人士,國安處人員周二(8日)突擊搜查被通緝的郭鳳儀在港父母的單位,並將二人帶返警署問話,調查他們是否仍然與郭鳳儀有任何形式的聯絡或金錢往來,其後獲釋。 國安處以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通緝郭鳳儀,究竟她還做過什麼反中亂港行為呢? 現年26歲的郭鳳儀於2020年離港其後潛逃到美國,她在2019反修例風波期間,在網上發起三次全球登報眾籌行動,並在13個國家的16份報紙刊登廣告,要求各國於「G20峰會」期間向中國提出香港主權及民主問題,要求外國干預香港內部事務。 郭鳳儀在2021年加入,以華盛頓為基地的反中亂港組織「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一年後成為該組織執行總監。

  5. 陳慧敏在判刑時指出,案發時有過千名觀眾觀看直播,當觀眾歡呼光榮一刻時,被告竟然揮動「港英旗」,引來場人士喝倒采,其所作所為是貶損國家運動員的尊嚴。 陳官又指,商場內有大量市民觀看直播,被告行為有機會激起不同意見的人士強烈反應,甚至釀成暴力衝突,本案沒有發生衝突純屬僥倖,但從在場市民報警一事可見相關風險存在。 陳官強調,侮辱國歌罪沒有過往案例可循,但參照《國旗法》,認為監禁不應少於4個月,且被告自備「港英旗」到場,明顯有預謀、有備而來及周詳行事,以表達對國歌的輕蔑和鄙視,鼓勵他人仿效,屬加刑因素。 辯方求情時指,被告患有自閉症,智商偏低,自小就讀特殊學校。 案發前失去保安工作,靠傷殘津貼維生,兼任義務記者。 被告現時已感到後悔,明白須要用合法途徑去表達意見。

  6. 2021年10月12日 · 這本書為何被指所寫所載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呢? 傅健慈說:「寫文章時其實很緊張,因為當時社會治安受到嚴重破壞,但為了國家、為香港、為下一代,就無畏無懼去發聲 。 因此,我與家人也被人起底了,但我不怕。 書裡的文章都是從法理、社會學、歷史學角度去寫,亦以法、理、情三方面去作出剖析。 他指出,書中內容十分豐富且多元化,如提及修例的整個過程及背景,以及法律原則、有些議員的胡作非為、「黑暴」的出現、禁蒙面法理據、也批評大律師公會主席)夏博義,怎樣把持大律師公會做政治工具。 此外也有記載中央主導下完善香港選舉制度、香港首宗國安案,唐英傑案件分析法律觀點、觸犯國安法的疑犯申請擔保當中所涉及的法律範疇,以及《港區國安法》出台後,法院審案新模式等。 那麼傅健慈對《基本法》第23條立法,又有什麼看法呢?

  7. 2022年5月25日 · 新增欺詐罪則指,被告於2021年4月27日至2022年2月15日期間,在香港連同張倚雯藉作欺騙,即向其他人虛假地表示,一名識別為「A」(別名「A手足」或「A小妹妹」)的19歲少女被控暴動罪;A將由2021年11月15日起就暴動案受審2星期;及售賣A製造或配製的曲奇所得收益將用來資助A,並意圖詐騙而誘使其他人付款至黃天昊在恒生銀行有限公司所持名下帳戶,導致阮民安及/或黃天昊獲得利益,或導致其他人蒙受不利,或有相當程度的可能性會蒙受不利。 阮妻張倚雯日前突然社交媒體中「打卡」,表示已帶同兩子離港赴英。 而控罪提及的黃天旻,則為阮民安前妻的胞弟,警方國安處今年2月拘捕阮民安時,黃天旻亦被捕。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