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6日 · 【明報專訊】社署「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今日起新增佛山和深圳各一間安老院為認可服務機構,其中佛山「暢享薈」將為港人長者提供約200多張 位,院舍6個住宿樓層有一半將劃為「港人專區」,方便港人長者適應。

  2. 2019年12月2日 · 為讓員工更深入認識自立支援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舉辦課程由社團法人台灣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秘書長廖志峰等人來港分享課程中會用膠紙綁着員工手腳數小時以體驗長者被約束的感覺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服務總監 (長者照顧家居及社區照顧)唐彩瑩說2019年開始亦在日間中心與家居照顧服務試行自立支援有15名長者參與部分活動能力好轉有人能戒尿片。 她說以往行業較「專業主導」,自立支援模式則「要令長者有能力做」,冀長遠院舍及社區照顧可推行此文化。 ——綜合《明報》報道. 知識增益. 社署提19項建議 加強保障院友.

  3. 我們所不認識的新老年. 我們的確不認識社區內的長者。 從前我們對長者的印象,總離不開百無聊賴,每天到公園看人捉棋、玩十五湖、「等食等屙等瞓」。 但現在的退休長者,跟十年前已大相徑庭。 「十年前,退休長者平均只有小學程度,那時退休保障不好,許多要依賴子女供養;十年後的今天,退休長者不少是高教育水平、高收入。 這班人經歷香港過去十至十五年的富庶,有一定資產;在進入勞動巿場時的知識水平已高,學歷有中學至大專程度,懂得為自己未來打算。 有現金、有知識,現在長者退休的心態及要求,不能忽視。 「他們不再只求兩餐,今時今日的準退休人士,對完整醫療系統保障、周邊居住環境、無障礙社區設計都有要求。 兩元任搭交通工具的『全港通』,也是有知識水平的長者提出的要求。 以兼職展開退休生活.

  4. 2024年5月7日 · 明報專訊循道衛理中心一項有關留港長者照護需要的調查發現近半數受訪長者有子女曾於過去3年移居外地當中31%留港長者為75歲或以上約75%留港長者現由伴侶或其他年長親友照顧機構預計以老護老情况趨向普遍帶來更多長遠的照護需要提醒子女移民前除了要為父母預留金錢也應預早至少半年通知讓父母有時間接受和適應。 靠朋友陪治療 身心影響大. 機構去年6至12月期間以問卷訪問205名本港65歲或以上長者,結果發現98人、即47.8%受訪者在過去3年曾有一名或以上子女移居外地。 當中有21.8%表示不滿意自己在子女離港後的生活,36%留港長者表示有心理或情緒困擾,另有31.8%表示有生理健康問題。 年逾七旬的鍾太3個女兒均已於早年移民。

  5. 2020年4月23日 · 根據2019年香港立法會文件顯示,資助服務單位的前線護理人手空缺接近20%。不少安老院舍職員年齡均超過60歲,出現「以老護老」這個不理想情?。從業員短缺直接影響服務質素,若此情?不改善,誰人來照顧我們的長者及未來的你?

  6. 2024年1月28日 · 明報專訊聯邦移民部限制留學人數和收緊畢業後工簽政策一些學院課程的畢業生不會獲發工簽不過兩家華人熟悉的長者服務機構耆暉會和頤康中心提供的個人護理員(PSW)培訓項目雖然入學門檻低但畢業後工作機會大

  7. 2020年2月25日 · ˙老人科醫生(為年老病患者診斷、提供治療方案及安排護理照顧) ˙物理治療師(為長者提供臨 物理治療服務,如肌肉力量及耐力訓練、關節及協調訓練、步姿及平衡訓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