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16日 · 衞生署指出保持健康的生活模式有助降低患高血壓風險市民應選擇低鹽低糖低油食物每日進食最少兩份水果和三份蔬菜。 健康成年人方面,每日應攝取少於兩克鈉,每周宜進行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

  2. 2015年7月19日 · 2015年07月19日. 下載/播放影片1. 檢視旁白1. 烹調有法: 中華廚藝學院高級教導員陸煒指導學生廚藝,向他們示範少鹽少糖烹調法。 香港是亞洲美食之都,餐館到處可見,但美食易得,港人攝取鹽糖的分量也越來越多。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標準,成人每天不應攝取多於一茶匙鹽和50克糖,但港人鹽攝取量超標一倍,糖攝取量則達53克。 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推廣健康飲食,希望鹽糖攝取量能符合世衞標準。 天然香料 減少調味. 為了健康,是否一定要犧牲口福? 中華廚藝學院高級教導員陸煒有三十年烹調中經驗,他認為調味料有時可為菜餚錦上添花,但改用水果和天然香料,一樣別有風味。 他向學生示範少鹽少糖烹調之道,以南瓜、馬蹄、面包糠和去皮五花腩等材料,炮製清燉獅子頭。

  3. 2023年1月1日 · 吳美英患上高血壓超過十年每日也要服食降血壓藥每三個月便會到普通科門診診所覆診最近診所的護士建議她到元朗地區康健中心參加講座了解有關控制高血壓的方法。 吳美英參加講座後才發現,原來患有高血壓,也可做適量運動,令自己更 ...

    • 降血壓食物菜湯1
    • 降血壓食物菜湯2
    • 降血壓食物菜湯3
    • 降血壓食物菜湯4
    • 降血壓食物菜湯5
  4. 2022年5月22日 · 2022年5月22日.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撰文概述政府推動減鹽減糖的工作,包括推出少鹽少糖簡易食譜,並與網上食肆搜尋平台合作,設立少鹽少糖食店索引標示,讓市民更易尋得相關食店。 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5月22日在網誌發表的 文章 : 特區政府一直致力保障市民的健康。 過去兩年多,大家的關注點可能都放在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方面,但其實非傳染病對社會的威脅一直存在。 正如世界其他地區一樣,香港有越來越多人患上非傳染病,並因此導致健康欠佳、傷殘和早逝。 隨着人口增長和老化,香港在非傳染病方面的負擔預計在未來會進一步加劇。 在2016年,主要的非傳染病,即癌症、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和中風)、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佔所有登記死亡個案的55%。

  5. 2018年4月12日 · 食物安全中心明日起展開 第二次全港性食物消費量調查 ,收集市民食物消費類別和分量的數據,以助制訂最新風險評估,保障公眾健康。 食安中心顧問醫生楊子橋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首次調查於2005至2007年進行,因市民的飲食習慣隨着時間改變,故須進行第二次調查,了解他們最新的食物消費模式。 第二次調查為期一年,對象為18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以隨機抽樣方法先抽出住戶,再從住戶中抽選一名成員,目標是訪問約5,000人。 中心已委託政策二十一有限公司進行調查,並於一年內分批向獲選住戶發出邀請信,闡釋調查目的和訪問安排。 調查設兩份問卷,分為24小時膳食回顧和食物頻率。

  6. 2017年4月27日 · 不論是官方活動或者私人聚會用膳時,大家都應該盡量避免過量點菜,吃多少食物才點多少,應先詢問食物分量大小,只點合適分量的飯菜,並帶走剩餘的食物。 我亦呼籲市民支持「咪嘥嘢食店」,與食肆共同從源頭減少廚餘。 政府亦一直大力支持商界和商戶推動食物捐贈的計劃,將可食用的剩餘食物,透過食物銀行或食物捐贈等方法,並透過資源重新分配,派發給有需要的市民,期望可以減輕基層市民的經濟負擔,又可以教育下一代珍惜食物,一舉兩得。 政府推行的惜食及食物捐贈計劃漸有成效,近年香港市民珍惜食物的意識已有所提高。 在2015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較2014年上升2.4%,而堆填區廚餘棄置量估計較2014年下跌7.1%,人均廚餘棄置量亦估計較2014年下跌達7.9%。

  7. 2018年5月13日 · 由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領導的防控非傳染病督導委員會參考了世衞的相關指引行動計劃為香港未來防控非傳染病定下九項目標以及一系列跨界別的策略和措施。 特區政府在促進公眾健康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今年財政預算案中,政府每年額外撥款一億元,鼓勵市民採取健康生活模式,用以防治非傳染病和推廣精神健康。 事實上,在健康的生活環境,至少三分一非傳染病可通過奉行健康生活預防。 特區政府透過健康宣傳活動,鼓勵實踐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少糖、少油、少鹽及多吃蔬果並少吃肉類,增加體能活動和遠離煙酒等。 這些都不能單靠政府的力量,自身參與必不可少。 我相信每個人都希望擁有健康體魄,而「人人健康」對於老齡化的香港人口至為重要。 特區政府有決心帶領市民邁向健康,從小培養健康生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