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1月14日 · 心理學家指靜觀能提升人類腦部前額葉的功能幫助調節情緒那麼靜觀特別對小孩有什麼幫助練習的形式又會如何針對小孩的需要而調整呢? 攝錄:陳俊聲 鄧天傲剪接:黃卓敏. 上一集:【親子靜觀提升前額葉功能助情緒管理 家長與兒子關係有改善.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饒方莉指一般來說靜觀可以幫助小孩改善專注力情緒管理。 有些小孩在睡覺時有困難,可以在睡前做靜觀練習,幫助他們慢慢與身體作連繫,令整個人都可以平伏下來,容易入睡。 她指:「有個別的小孩上課後,反映晚上睡覺時都會容易入睡,再沒有在半夜中尖叫或大喊、經常醒的情況。 另外,一些屬於焦慮的小孩,如果有太多驚慌恐懼時,也可以利用靜觀練習,幫助自己平靜情緒及克服恐懼。

  2. 2022年1月16日 · 其實靜觀不一定要閉上眼睛或者打坐只要把意識和注意力帶回到此時當下自己的身上認真地感覺當下所有的親身體驗感覺清楚自己正在做甚麼情緒怎麼樣心裡在想甚麼身體的反應如何便已經是靜觀了。 【編按作者為臨床心理學家甄梓竣博士靜觀有甚麼好處練習靜觀對人的內在和外在方面都有好處內在方面靜觀可以舒緩壓力和管理情緒。 有研究顯示,練習靜觀可以改善焦慮和性格內向等問題。 而外在方面,靜觀可以有效地管理行為,例如糾正小朋友的違規行為等。 (photo-ac) 靜觀縱然好,但香港無論大人還是小孩生活步伐都很急促,練習靜觀是不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 而且還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做到嗎? 其實,情況絕非如此。 全邁進心理服務的臨床心理學家甄梓竣博士指出,我們可以用很簡單的方法,跟小朋友一起練習靜觀。

  3. 2018年11月6日 · 這是最基本可以察覺自己此刻的情緒和狀態的一個練習。 這個練習能提升我們對情緒的覺察能力,了解自己的情緒是什麼狀態時,能運用從課堂中所學的練習來平定、安靜自己,讓情緒慢慢緩下來。 所以,「覺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饒姑娘帶領家長小朋友做靜觀伸展練習。 接著,「伸展運動」是一個父母與小孩的親子伸展運動練習,幫助小孩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態,亦都透過伸展由身體開始入手,讓肌肉可以有一些舒展、拉筋,令身體慢慢有一個放鬆平靜的時間;由身體慢慢帶動情緒,身心連結,了解自己身體狀態。 饒姑娘指,通常小孩會表示覺得身體很累,或者覺得身體放鬆了。 在臨床方面,心理學家會結合「身體掃瞄」,即是感受身體,從頭部掃瞄到腳部,讓小孩感覺一下身體各部分的感覺,與身體有連繫。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9年6月26日 · 【小學情緒課】小學引入社交情緒課程 學習靜觀控制情緒. 撰文:黃慧雯. 出版: 2019-06-26 07:30 更新:2023-07-05 11:46. 現今的小學生,每日要面對排山倒海的功課,沒完沒了的測驗考試,壓力相當沉重! 去年有針對小學生進行情緒健康調查受訪小學生受抑鬱徵狀困擾的比例高達17.6%即約平均每5名小學生就有一人受困擾。 有機構關注到小學生的情緒問題,將社交情緒教育課程帶入小學,一連十堂的課程讓學生透過練習靜觀、遊戲、手工等活動,以認識自己、學習控制情緒等,有家長表示兒子在經過十堂情緒課之後,轉變相當大,學會控制情緒令自已冷靜,社交問題亦有改善。 攝影:鄭子峰.

  6. 2020年12月13日 · 靜觀讓您了解自己覺察自己的情緒,「簡單而言就是透過練習提升覺察力促使我們多加留意自己的身心狀態和情緒變化更懂得好好照顧自己。 」靜觀並非解決問題的針對性方法但可以令您覺察到問題的出現並與之共處穩定情緒我們便能看清現況從而作出更合適的選擇為方便大家練習靜觀newlife.330特意推出電子版心靈樽讓家長可以隨時隨地和子女一起進行靜觀呼吸練習。 電子版心靈樽會在練習前進行解說,並在練習完結後提醒使用者留意自己的身心狀態,鼓勵他們持續練習。 電子版心靈樽設有不同顏色的閃粉,使用者可於練習前,先觀察自己的情緒,繼而選擇配合此刻心情的閃粉顏色。 啟然和他的媽媽,是一對典型母子,媽媽不太懂得如何和兒子相處;啟然亦不太了解如何控制自己情緒,因此母子分別參加了新生會的靜觀8週課程。

  7. 2021年2月18日 · 靜觀親職課程鼓勵參加者透過不同的靜觀練習如身體掃描及伸展練習等學會觀察自己的身體和情緒提升自我覺察課程也會要求參加者在課餘時做功課及自行練習例如反思過去一周與子女相處時遇到甚麼困難記錄自己的感受再由導師逐一回應。 課程導師、新生精神康復會臨床心理學家蔡珊珊 (Susanna)指出,靜觀有助家長在教養孩子時,可以覺察自己的情緒變化,避免作出衝動式回應,而是作出更有智慧的回應。 覺察自己的情緒 平靜應對. 完成八節課程後,靜觀已漸漸融入Abby和Jo的生活之中。 每當子女的行為令她們生氣時,她們也能覺察自己的情緒和身體反應。 Abby說:「有一次,我拒絕買玩具給兒子,他隨即大發脾氣,滿口怨言。 當下,我覺察到自己出現了很多念頭,覺得兒子不懂珍惜父母的疼愛、太過貪心、不懂事。

  8. 2022年4月20日 · 初步研究顯示持續練習靜觀可以減少壓力抑鬱和焦慮改善專注力和執行功能。 + 8. 我們透過「心靈樽」來代表我們的心意,裏面的閃粉即代表我們的思想和感受。 當我們情緒強烈的時候,就好像大力搖動心靈樽,閃粉在裡面亂飛的狀態,內心很混亂。 練習「一呼一吸心靈樽」,不是讓我們趕走不喜歡的心情和混亂的想法,而是透過將注意力放在呼吸時的身體感覺,不用捲入混亂的想法中,讓心神稍稍穩定下來,令自己可以作出更有智慧的選擇去回應事情。 我們還有我們特定的「心靈樽姿勢」,來跟我們的「六句口訣」一起做起來:pat pat穩陣、背脊挺直、身體靜止、一手心口、一手肚腩、雙眼瞇埋。 + 9. 你體會到了嗎,如果留意到分心,讓我們觀察下個心去了哪裡,然後就像走失的小貓一樣把它找回來,溫柔地將注意力帶回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