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30日 · 【明報專訊】萬錦市Markham Rd.夾Castlemore Ave.附近的一間華人餐館前晚(28日)出現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有最少6人在餐館內食了一碟有雞的小菜後身體不適包括面部麻痺及刺痛然後再感到噁心出現嘔吐心律不正及低血壓的症狀須送院治療

  2. 醫院管理局香港中毒諮詢中心總監劉飛龍醫生直言若食物含有毒性就算經過高溫烹煮也無法消除,「例如雪卡魚毒雞泡魚毒及毒帶子等等煮又好炆又好有毒就始終都有毒食完始終會有事」。 杜女士所吃的植物屬何品種,現在難以查究,但香港不時也有人因為吃了野芋又或摻雜野芋葉的菜而中毒。 劉飛龍表示,野芋又稱為海芋,它含有一種名為草酸鈣針晶體的物質,市民咬到時會有針痛感,口及舌也可能會腫脹,「我們經常吃的菜,在收割至運送期間,都可能會摻雜了田邊的野菜葉,餐廳酒樓清洗蔬菜比較粗疏,時不時也有市民吃炒通菜時,會突然感到針拮刺痛,就可能是吃到野芋的葉子」。 這情況在家居較少見,因為掌廚人通常都會把菜葉摘乾淨,較少機會有野菜葉上碟。 野菜野菇 別亂摘亂吃.

  3. 2023年2月17日 · 食環署表示有消息指部分供應學校的午膳飯盒疑有衛生問題已主動聯絡學校調查前日亦分別收到類似投訴以及衛生防護中心轉介懷疑食物中毒個案。. 署方人員過去兩日巡查活力午餐位於沙田和元朗廠房檢取共11個食物樣本和25個環境樣本化驗 ...

  4. 2024年4月1日 · 明報專訊台北市素食餐廳寶林茶室分店食物中毒風波愈鬧愈大直至周日(31日)新增3宗病例累計31人中招造成兩名食客死亡之餘5名正在深切治療病房接受治療病人中4人陷入昏迷

  5. 2024年2月17日 · 保存和翻熱隔餐餸尤其要注意食物安全,家庭醫生林永和及註冊營養師萬侃建議,最好起筷前先夾起需要預留的餸菜或使用公筷,以免食物沾到唾液滋生細菌、交叉感染。 金黃葡萄球菌耐熱 高溫殺不死. 有人認為,反正隔天翻熱才吃,一樣能夠殺菌吧? 加熱能否殺菌取決於溫度和時間,並非所有細菌都能被加熱殺死,某些細菌的孢子能抵抗高溫。 熟食被污染、儲存不當、翻熱溫度不足、進食長時間存放在4℃至60℃之間的食物,都是引致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見原因。 ˙李斯特菌. 最佳生長溫度:37℃. 容易受污染食物: 受污染而未經煮熟的食物如蔬菜、生肉;未經巴士德消毒法處理的奶;加工食物如軟芝士及凍食肉類. 特性:烹煮至中心溫度達75℃,保持至少30秒,能殺死大部分致病細菌. ˙沙門氏菌. 最佳生長溫度:35℃至37℃.

  6. 妥善貯藏食物能減少食物中毒的風險依照以下的方法能確保食物可安全進食: (一)冷藏:有些食物必須放在雪櫃內,防止細菌滋長,這包括有「食用期」的食物、已煮熟但未能全部吃完的食物、及已準備好隨時可吃的食物 (例如沙律等)。 防止細菌滋長的方法包括: •保持雪櫃內的溫度低於攝氏5度:很多雪櫃的溫度大大高於這個安全的溫度; •準備食物時,盡量將食物留在室溫的時間縮到最短; •享用自助餐時,將需要冷藏的食物放在雪櫃內,直到需要進食時才將食物從雪櫃中拿出; •將吃剩的食物盡快冷卻 (最好是在九十分鐘內)、貯藏在雪櫃內、並在兩天內吃清; •放在雪櫃的雞蛋,仍需放在載雞蛋的包裝紙盒內; •不要將打開的罐頭放在雪櫃內,而是將所載的食物放在碗或碟內、才存放在雪櫃內;

  7. 2022年8月31日 · 明報專訊約克區公共衛生局昨 (30)日透露上周日萬錦華人餐館喜悅小廚食物中毒事件中共有12人事後要往醫院求醫其中4人現仍在深切治療室 (ICU)治療病況已好轉其餘的已出院衛生局職員昨天到過餐館檢查並向餐館發出紅牌。 約克區首席醫療官帕克斯醫生 (Dr. Barry Pakes)昨日表示,此事與較早前發生在卑詩本那比市沙薑粉中毒事件相類似。 他懷疑今次事件是一種叫烏頭草 (Aconite)的植物令食客中毒,這個物質毒性很高,存在於各種草本植物的根部,特別是在一種花裏,誤食後會引起腹瀉、痙攣、心律失常等徵狀,甚至有生命危險。 這次食物中毒是「偶然事件」,沒有和其他事件關聯,也沒有證據表明是人為投毒。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