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31日 · Unlock with Patreon. Already a qualifying Patreon member? Refresh to access this content.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 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 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 》免費報告。 立即 按此 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 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 》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 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 按此 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 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2. 2020年9月17日 · 2020-09-17 Carlos Hie.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 (SEHK:1339)上市以來首度派中期息,雖然金額不多,但已令股息率推高至6.6厘水平,更甚是管理層透露會適當提高分紅比例,預示公司股息率有望再上。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中期盈利倒退,但較之同業已算上游份子。 人保截至6月底中期業績股東應佔溢利為126.0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跌18.6%,與國壽 (SEHK:2628)同期跌19%水平相若,但較中國平安(SEHK:2318)及中國太平 (SEHK:966)期內分別跌30%及57%為佳。 值得留意是,人保計及剔除去年同期手續費稅務政策變化的影響,淨利潤同比是錄得4.7%的增長。 有意持續提高分紅比例. 人保業績最令人驚喜的部分是分派中期息。

  3.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是一個率先洞悉投資、財富管理的創富及投資者教育互動平台。 我們專注於美股、港股及退休理財。 梁耀康 (Dave Leung)為HK MoneyClub的聯合創辦之一,並為平台分析師。 梁耀康為前萬里富香港 (The Motley Fool HK)全職員工,負責fool.hk免費網站的營運發展及內容編撰等管理。 對於萬里富 (The Motley Fool)使命:讓世界變得更醒目、更開心、更富有,深感認同。 創立平台希望可繼續實踐理念,幫助投資者決策,做到快樂投資。 梁耀康擁有多年投資分析及評論經驗,於《香港經濟日報》及《蘋果日報》等媒體撰寫財經專欄,並經常接受媒體訪問。

  4. 2024年5月9日 · 小心美股高位回套. 2024-05-09 江恩小龍劉君明. 在對上一篇文章,小龍提及港股2024年會到底,並建議在12000點至15000點分注吸納。. 哪麼之後港股會如何?. 大時代中,陳萬賢有人金句:咁多⼈死,唔⾒你死?. 這本來是陳萬賢挖苦丁蟹的話,歪打正著,還押中股災 ...

  5. 2022年5月31日 · 2025年預測股息率升至11厘. 另外,業績報告顯示公司淨利潤率按年提高89點子,反映公司盈利能力正在增強。 去年公司主席楊元慶曾揚言要淨利潤率3年翻倍,但截至3月數據,聯想用1年的時間已達到目標近一半水平,該計劃可能較原先時間早完成。 結合內外因素下,市場對聯想業務前景甚為樂觀。 彭博綜合券商預測今明兩年每股盈利增長將放緩,但仍有13.2%及5.5%。 未來3年的預測市盈率將降至5.7倍、5.7倍及6.6倍,明年股息率為5厘,2024年為8厘,2025年更會升到11厘。 也就是說,當前市場預期公司股息率會在3年內翻倍。 結語. 聯想上財年業績表現亮麗,本年內地疫情再起,可能對消費帶來衝擊,不過隨著疫情逐漸緩和,加上內地刺激內需政策,聯想業務有望急起直追。

  6. www.hkmoneyclub.com › 2019/02/06 › 揀股大師的四堂課揀股大師的四堂課

    2019年2月6日 · 彭博最近發表了一篇關於韋伯的文章,該文章分享了他如何將香港股市基準──恒生指數 (SEHK:^HSI) 的收益翻倍。 以下是那篇文章所概述的一些策略,讓我們看看可以從中學到些甚麼。 韋伯在任何時候都持有約35隻股票. 分散投資是韋伯投資策略的基本原則之一。 雖然持有如此大量的股票(大約35隻)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但分散投資是降低投資組合風險的關鍵。 最理想的情況是,投資組合中的股票應分佈於不同的行業和市場。 投資組合越多元化,特定行業、市場、經濟體及/或國家的風險水平就越低。 即使是高度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也能遠遠跑贏大市,韋伯的成績就是活生生的證明。 韋伯的持股期平均達到5年以上. 萬里富堅決信奉的「買入並持有」投資策略在這些年來一直為投資者帶來理想的成績。

  7. 2021年5月10日 · 2021-05-10 Alvin Yu. 中銀香港(SEHK:2388)與恒生銀行(SEHK:11)是實力相若的領先本地銀行,長揸收息應買那隻? 中銀疫市防守力領先. 中銀香港背靠中國銀行,恒生則有匯豐撐腰,業務基本面難分高下。 不過,經歷2020年的疫情衝擊,中銀香港突圍而出,錄得更勝恒生的防守表現。 以減值準備前收入計,中銀在2020年錄得近7%跌幅,但恒生則錄得17.1%雙位數衰退。 兩大本地銀行收入倒退,主因是市場利率受壓,而恒生的敏感度較高,淨利息收入減少17%,而中銀則錄得14.3%跌幅,表現略勝恒生。 另一方面,中銀的淨服務費及佣金收入按年大致上持平,而恒生則錄得倒退,這解釋了恒生較顯著的整體收入倒退。 中銀貸款質量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