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14日 · 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大流行,有指其宿主或來自蝙蝠。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其團隊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感染人類及中華菊頭蝠的腸道,並有複製能力,認為結果反映病毒源頭是來自蝙蝠。另外,研究亦發現除呼吸

  2. 2021年11月14日 · 共同研究員卓秋槿醫生指出,許多人誤解面部矯形手術是出於美學原因,事實上矯正面部畸形能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並減輕了顳顎關節症帶來的疼痛症狀;研究小組將繼續研究手術治療對顳顎關節症的長期影響,以及會否復發。 研究結果已於《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s》期刊發表。 撰文:李卓謙. 責任編輯:陳浩義. 內容標籤. 手術. 牙醫. 醫生. 香港大學. 痛症. ↓消委會「兔年十大消費新聞」選舉大抽獎↓. ↓#兔年十大消費新聞選舉🐇開始喇🎉|即贏 $5000 #禮品卡🎁↓. 顳顎關節症(俗稱牙骹病)患者在進食、說話或張嘴時,顎骨肌肉和關節會感到不適甚至疼痛。 港大牙醫學院研究發現,面部畸形為患病一大成因,而正顎手術能有效改善病情和痛症,術後患病率可減近6成。

  3. 2021年11月24日 · 再有本港學者獲國際權威肯定。中大醫學院盧煜明教授、趙慧君教授及陳君賜教授獲世界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生物科技》(Nature Biotechnology)選為「2020年全球20位頂尖轉化研究科學家」,亦

  4. 2022年2月18日 · 科學界早前普遍認為,新冠病毒透過與內皮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結合而引發炎症反應。中大聯同港大醫學院合作研究發現,大部分成年人及胎兒的內皮細胞表面均無ACE2表達,ACE2反而可避免內皮細胞出現過度炎症

  5. 2017年3月23日 · 香港的中醫服務在基層醫療中擔當重要的角色。 可惜,近20年中醫藥在循證醫學(evidence based medicine)的衝擊下,問題困擾不斷。 醫學同道爭相以金標準、雙盲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去評價中醫藥,很多結論皆以臨床證據不足去否定中醫。 根據David Sackett於1996年英國醫學期刊中早已明確指出,循證醫學必須具備三個元素:一、臨床經驗;二、最佳臨床研究結果評價;三、病人的價值。 中醫藥的使用,必須建基於辨證論治下的治療。 因此,臨床評價首要條件應該配合中醫實際臨床應用。 世衞組織早在2002年已充分肯定傳統醫學,重視傳統中醫對NCD及預防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多次提出發展循證傳統醫學及促進傳統醫學納入主流醫學。 要將辨證論治納入臨床研究方法中,香港必須發展創新思維。

  6. 2022年2月11日 · 第五波疫情嚴峻,有消息今日(11日)本港增加約1325宗確診個案,初步確診約800宗,再創疫情新高。醫療系統承受巨大壓力,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10日)指,可考慮讓輕症或無徵狀感染者多喝水

  7. 2019年7月18日 ·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研究資助局(研資局)昨公布新一輪主題研究計劃撥款結果,共撥款2億元資助5個研究項目,本年度更首次納入人工智能(AI)研究題目,由中大、科大和理大合作研究以人工智能平台進行神經認知

  1. 相關搜尋

    pub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