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1日 · 同日黎在群組表示「有份DQ何君堯學位的Luke de Pulford,在Twitter幫我們蘋果英文版宣傳,更說有興趣在我們英文版寫專欄」。控方展示Luke de Pulford在twitter標註黎智英的截圖,陳指當時應該已知悉Luke de Pulford有意在《蘋果》撰文,而她本人不常使用

  2. 2024年1月24日 · 張表示,該女子原本為黎旗下一間台灣公司的職員,後來經Mark Simon介紹予黎認識,原因是該女子熟悉社交媒體,能夠幫助 《蘋果》英文版打進海外市場。 其後張按照指示將該女子招攬到《台蘋》工作,對方為「twitter live」的運作提供建議。 控方再展示同年7月3日,張志偉在群組內傳送的信息: 張志偉:各位,根據IC報告,截至昨日(7月2日),我們蘋果英文版的active user已突破30萬。 張劍虹解釋,「active user」是指蘋果英文版網頁被人瀏覽的總次數。 【15:27】 休庭。 【15:15】 控方討論發生於2020年6月30日的事情,當日張志偉在群組內傳送信息。 張志偉:老闆計劃做的twitter live,目的是和外國讀者互動,打國際線,我建議以下做法…

  3. 2024年3月20日 ·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昨日踏入第49日審訊。. 第4名從犯證人李宇軒第六日作供。. 《明報》文字直播審訊情况。. 【16:27】 休庭。. 【16:02】 控方展示李宇軒、陳梓華及Mark Simon三人在2019年9月29日的WhatsApp對話截圖 ...

  4. 2024年4月8日 · 李宇軒續作供。 控方展示2020年8月3日,裴倫德在IPAC的Telegram群組內提及英國金融家布勞德 (Bill Browder),指對方願意提供援助及很有錢。 李庭上指,布勞德想幫忙在全球推行以「馬格尼茨基」制裁來針對侵害人權的事件,但李不肯定布勞德是否欲針對香港及中國。 控方繼續展示信息,顯示裴倫德安排重光與布勞德在會議的分工,指前者負責報告在日本的工作進展及評估「馬格尼茨基」,後者負責發問。 惟李指信息中的「重光」應是指日本港人組織,例如「Act with HK」、「SWHK@HK」及「香港の夜明」,而非「重光」。 因為當時布勞德與山尾志櫻里合作,兩人之間需要有熟悉日本的義工協助溝通。 李另指,他曾與布勞德有視像通話。

  5. 2024年3月21日 · 《明報》文字直播審訊情况。【16:28】休庭。 【16:10】法官杜麗冰問及,李宇軒稱不知道成員有否準備其他制裁名單的文件,但由於該文件中提及「美國」的字眼,故李假設只要將有關字眼更改後,就可以準備其他相似的文件,李同意杜官的說法。 【15:15】控方展示一份名為「Profiles of Perpetrators of ...

  6. 2024年3月25日 · 控方首先表示證供顯示監選團於2019年11月來港李與英國保守黨成員裴倫德Luke de Pulford會面而根據李手機的Telegram紀錄李與裴倫德從2020年1月開始有聯絡李回答我無爭議」。

  7. 2020年12月28日 · 香港青年的代際流動現狀. 在社會分層研究中,社會流動主要分為「代際流動」(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和「代內流動」(intragenerational mobility兩種前者考察的是父母與子女兩代人之間的階級變化後者考察的是受訪者在自己職業生涯中的階級變化。 由於篇幅有限,我們在此首先和大家分享當下香港青年的代際流動情况。 參照現今社會分層研究領域慣用的「EGP階級分類方法」並結合香港的實際情况,我們從職業維度出發把受訪者的職業分成4個等級,並分別記作「階級I」、「階級II」、「階級III」和「階級IV」(具體標準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