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18日 · 近期「多鏡頭」設計成為主流,每部智能手機由配置一個攝像模組一個鏡頭,變成配置多個模組及多個鏡頭,這為舜宇光學所屬行業帶來龐大的業務需求,集團期內源於移動電話相關產品的銷售收入錄得近24%增長。

  2. 2022年5月27日 · 宇光學科技(舜宇) (2382)為一間中國領先的光學零件及產品生產商。 主要從事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光學及其相關產品。 產品包括光學零件(例如鏡片、平面產品、手機鏡頭、車載鏡頭)、光電產品(例如手機攝像模組)、光學儀器(如顯微鏡、光學測量儀器)。 擁有一定的技術. 舜宇專注於需綜合運用光學、電子、軟件及機械技術的光電相關產品的應用領域:如手機、數碼相機、車載成像系統、安防監控系統、光學測量儀器及自動化工廠等。 舜宇成立於1983年,生產光學相關產品,擁有自己的研發團隊、生產線,以及分銷網絡,不少技術都處全球前列的位置。 從上表可見,手機相關的業務是為這企業帶來最大收入貢獻,這亦是近年帶動業務增長的最大動力。

  3. 2021年8月11日 · 在估值上,丘鈦明顯比舜宇要低得多,雖然舜宇有龍頭溢價優勢,但不影響丘鈦估值上升空間較大的事實。 當然,舜身為龍頭,業績增長的穩定性亦較佳,規模較小的丘鈦股價波動因而亦較大。

    • 進入蘋果產業鏈
    • 客戶組合多元化
    • 車載鏡頭潛力優厚

    市場早已盛傳舜宇在爭取蘋果旗下iPad鏡頭項目進展良好,而未來更甚至有機會進一步爭取iPhone鏡頭訂單,綜合券商預計,舜宇今年可進入蘋果產品產業鏈之中,將可提振公司收入及增強客戶組合。 行內知名的蘋果分析師、天風證券郭明錤早前指出,舜宇在蘋果的定單在未來3年內預期會顯著成長,其中明年舜宇有望擴大用於蘋果產品的鏡頭產能逾50%。 倘若公司在進入蘋果產業鏈後更進一步成為iPhone鏡頭供應商,將成舜宇盈利增長的最強催化劑。事實上,舜宇近來表現強勢,正開始反映市場已接受舜宇將在今年開始為iPhone提供鏡頭的預測。

    舜宇的優勢在於客戶廣泛,新增蘋果這一大客,令客戶組合更多元化,亦更具層次。高端客戶有蘋果、三星、華為,中低端市場則有全球出貨量前列的小米(SEHK:1810)、Vivo、Oppo等。 其中小米2020年銷情熾熱,躍升為全球第三大手機品牌,對舜宇亦帶來正面作用。 小米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市場潛力優厚,而當前小米正銳意提高鏡頭質素,亦有望帶動舜宇的產品結構提升。由於舜宇具備垂直整合鏡頭與模組的優勢,因此一直深受手機廠商歡迎,加上5G換代升級,預期公司在原有客戶的定可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除了手機鏡頭,舜宇另一主要產品是車載鏡頭。2020年12月車載鏡頭因市場份額增加而升37.3%,全年計車載鏡頭銷量升12.1%至5617萬件。 由於多家汽車發展自動駕駛,車載鏡頭的需求預料將有快速增長,加上IHS Markit預期2021年全球汽車銷售將重拾增長,其中輕型汽車預計將增長14%至8430萬輛。舜宇車載鏡頭業務潛力深厚。 總括而言,舜宇預測市盈率超過40倍,較歷史平均23倍高出甚多,但進入蘋果供應鏈以及車載鏡頭未來幾年為公司盈利帶來可觀增長,現價水平仍屬合理,因此相信公司仍有上升空間。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

  4. 2023年10月12日 · 截至8月數據已略見好轉。筆者亦了解到按周計算手機出貨量亦已改善。較為上游公司的數據同樣得出利好結論。9月份舜 (2382.HI)的手機鏡頭出貨量爲1.12億件,環比增長3.1%,同比增長16.9%;手機攝像模組出貨量爲5223.8萬件,環比下降1.4%,同比增長41.

  5. www.hkmoneyclub.com › 2019/07/17 › 用大立光業績估算舜用大立光業績估算舜宇表現

    2019年7月17日 · 例如,假如對舜光學(SEHK:2382)有研究,就應該要同時關心台灣的上市公司大立(Largan)。 畢竟,這兩家公司在手機鏡頭方面,都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大公司。

  6. 2022年5月17日 · 2022-05-17 Moneyclub Staff. 恒指半日升445點,或2.23%,報20395點。 科技股指數更大升4.24%,報4210點。 內地A股都有升,但表現並無港股強,上證升0.29%。 既然科技股再吹反攻號角,要在眾多科技股中揀選,最值博是哪一隻? 在幾隻主要科技股騰訊 (0700)、阿里巴巴 (9988)、美團 (3690)及京東 (9618)及小米 (1810)年初至今跌幅分別為18.49%、25.02%、24.71%、22.99%、38.52%,以小米及阿里巴巴跌得最。 如果論追落後的話,應以小米及阿里巴巴最具空間。 不過,論可能出谷消費政策,及可能出台利好平台經濟政策,阿里巴巴應較值博。 阿里巴巴將於5月26日公佈業績。 小米業績將於周四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