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魔終於殺到! 作為龍頭行的滙豐銀行﹑渣打(香港)、中銀香港(2388)﹑恒生﹙0011﹚及東亞銀行(0023) 紛紛宣布加按息,新的按揭利率將於8月13日﹙下周一﹚生效。 除卻五大行外,兩間中間行永隆及建行亞洲,亦加入上調按息行列。
      www.hk01.com/財經快訊/220476/息魔到-滙豐-中銀-渣打等相繼調高按息-下周一起生效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9年3月18日 · 對「息魔」而言,收益率必為重要考慮。 然而不同資產類別,收息方法各異,涉及的風險與技巧相距甚遠,當中,債券 (Bond) 與房地產信託 (REIT) 亦是香港常見的收息渠道,當中熱門例子便為 iBond 及領展 (823),今次我們就會跟大家探討投資收息的入門攻略。

    • 股票101

      基本收息種類 買股票、債券或放錢銀行收息,有本質上的不同 ...

    • 孤注一擲

      《孤注一擲》 的電影情境與近來香港的投資市場環境氣氛相似 ...

    • 外幣篇

      想做「息魔」,就要懂得分辨普通定期存款與外幣掛鈎存款的 ...

    • Connect︰連瞳

      在釜山國際電影節上廣獲好評,全新奇幻驚悚懸疑韓劇《 ...

  3. 2022年5月8日 · QE持續多年 大多數投資者低估「息魔」威力. 很多人到了2022年3月才開始懼怕「息魔」。 尤其是在俄烏戰事令商品價格(尤其是石油、農產品)抽升後,人們才開始認定英美等地央行,只能依靠加息去壓制物價。 事實上加息的訊號並非今天才出現。 債息見底是發生在2020年8月份(0.6厘),在2021年年底,已升至1.5厘左右。 至上周五(6日)美國10年期債息息率已近迫3.15厘。 儘管在過去18個月美國國債市場已表達了明顯的「加息預警」, 但是大多數人的反應通常是後知後覺。 另一方面,不少投資者長年累月已給超低息環境「洗腦」。 除非對方的市場資歷多於15年,否則他們不會相信利率水平達到3厘至5厘其實才是正常。 知道上世紀80年代初港美息口高達10厘至15厘的人,相信只佔市場內的少數。

  4. 2023年7月12日 · 而本港四大家族亦動作頻頻,扭盡六壬積極減債對抗「息魔」,避免高利息成本蠶食公司利潤。 當中例如,新世界(0017)向母企出售資產,減磅套現,而恒地(0012)則透過綠色融資,換取較低息成本,務求「慳得一蚊得一蚊」。

  5. 2024年5月9日 · 更新日期: 2024年5月9日. 恒指自年初低位至今反彈逾20%,進入技術性牛市,但市場人士普遍「看不透」這一輪升勢成因,有人認為「跌得多所以升」,亦有人猜測重大利好因素暗地醞釀。. 彭博昨日就引述消息指出,中央政府正在考慮免徵「港股通」20% ...

  6. 2022年8月12日 · 結餘跌至近千億警戒線 加息迫在眉睫. 「息魔」叩門聲愈見急速,自今年3月以來,美聯儲已4度加息共加2.25厘,在港美息差持續擴大下,5月中至今,本港資金已流走2,130.97億港元,銀行體系總結餘近日跌至1,247億港元,距市場預期跌至1,000億港元就要上調 ...

  7. 2023年5月26日 · 息魔襲樓奴! 供樓利息飆逾1.2倍 貸款額500萬一年畀多9萬蚊息. 撰文:蔡偉南. 出版: 2023-05-26 07:00 更新:2023-05-26 07:00. 本港自2022年9月起的加息周期以來,已累積四度「加P」,幅度達0.75厘,若以一年半前市場仍處於低息環境時作比較,市民供樓利息負擔大幅增加1.26倍。 以貸款額100萬元計算,原先在低息環境時,實際息率低至1.44厘(H+1.3%),每月利息開支僅1,200元。 不過目前P已升至5.75%,目前實際息率已升至封頂位,高達3.25%,每月利息開支飆升至2,709元,增幅高達1.26倍。 若以貸款額500萬元計,全年計利息開支將由7.2萬元,增至16.25萬元,大幅增加9.05萬元。 去年初低息環境 實際息率僅1.44%

  8. 2022年6月9日 · 一旦按息向上,供樓人士可考慮用以下幾招抗衡「息魔」的影響! 美國聯儲局下周議息,市場預計6月和7月都會各加息0.5厘。 港美息差持續擴闊,套息交易或會增加,資金外流會令到港元弱勢,拆息或在未來一段時間較快速向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