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4年陳易希在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 的帶領下遠赴 美國 ,憑着他的發明作品——一個智能家居監察用的小型三輪機械車智能保安 機械人 」,獲得第55屆 美國 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物理學二等獎。 2005年, 麻省理工學院 林肯實驗室 特地把一顆編號為 20780 的 小行星 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為眾位獲得命名小行星的 香港人 中年紀最小的一位;此外,香港傳媒稱他為「摘星少年」。 2005年12月30日,陳易希獲得 香港電台 第二台早晨節目《晨光第一線》2005年風雲少年殊榮。 在《 香港年報 ‧香港2005》中,陳易希被稱讚為香港學生典範。

  2. 2004年陳易希在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 的帶領下遠赴 美國憑著他的發明作品——一個智能家居監察用的小型三輪機械車「智能保安 機械人 」,獲得第55屆 美國 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物理學二等獎。 2005年, 麻省理工學院 林肯實驗室 特地把一顆編號為 20780 的 小行星 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為眾位獲得命名小行星的 香港人 中年紀最小的一位;此外,香港傳媒稱他為「摘星少年」。 2005年12月30日,陳易希獲得 香港電台 第二台早晨節目《晨光第一線》2005年風雲少年殊榮。 在《 香港年報 ‧香港2005》中,陳易希被稱讚為香港學生典範。

  3. 2021年7月16日 · 現年31歲的陳易希自小已對科研感興趣他在2004年就讀中學時發明的智能保安機械人」,獲得第55屆美國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物理學二等獎更獲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以他的名字為一顆小行星命名自此贏得星之子的別號並開展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5月25日 · 早於中學時代憑發明保安機械人被加冕為星之子的陳易希於十多年前已選擇做老闆展開其創業路今年只有31歲的他年紀輕輕已擁有一間年賺逾百萬元有40名員工的初創公司。 疫情下公司生意當然受影響,他堅持不裁員,選擇更努力研發新產品維持生計,短短於一年間,已研發及推出數個產品:光觸媒殺菌可重用口罩、「TALK+」App通訊程式兼具加密貨幣錢包及抗疫紫外綫消毒機械人等。 沒有「父幹」的幫助,陳易希形容創業路,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行出來。 「我創業時,我並沒有來自家庭的經濟支援,是由零開始、慢慢『揼石仔』地去做,捱了那麼多年,才儲了一些資金再去投資,才有能力去投資自己研發的產品。 【樓市熱話】由公屋搬去私人樓 乘升降機陌生小孩一句話 港男醒悟「有些事是公屋比不上」,詳見【 下一頁 】

    • 興趣轉化事業
    • 細心觀察環境 創科解決社會問題
    • Stem發展機會漸多 新一代應調整心態
    • ■校記心聲

    在個人發展上,如果能夠將自己的興趣轉化為事業,將會事半功倍。陳易希說:「以我的經歷為例,首先要有一顆好奇心,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探索的事情。當你發現自己對某些事物特別感興趣,便會投入其中,例如我小時候喜歡拆開各種電器,研究內裏的結構;後來我想發明一個機械人,完成後看到它到處走動,可以減輕保安員、倉庫管理員的工作量,便得到很大的滿足感。整個過程開啟了我的快樂體驗,堅定未來的工作路向。這份滿足感很重要,客戶每一個download(下載軟件程式)、點擊『讚好』,都是推動我發展科研事業的動力。」 被問到為何不加入大型創科企業工作,陳易希認為創業與自己的性格更加相符,「我希望自己想到的創新意念,可以完全發揮出來,如果加入大型創科企業,可能會受到不同政策框架限制;另一方面創業初期的iPad電子點餐程...

    近年創新科技發展迅速,長者也懂得利用facebook、whatsApp等智能程式與親友通訊。陳易希相信:「未來3至5年間,創新科技會進一步融入大家的生活,相關行業在產品及程式設計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由最初的「智能保安機械人」,到近期的可重用光觸媒塗層口罩,陳易希的發明靈感,全部來自身邊的環境,「我希望發明的產品,能夠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幫助有需要的人。今次疫情初期,許多市民購買口罩時遇到困難,我便思考有哪些可以付諸實行的解決方法,最終與紡織製衣商合作,推出可以清洗重用50次的口罩」。陳易希表示,他的中學師弟發明的「自潔門柄」獲日內瓦國際發明金獎,協助解決公共衛生問題,並且成功推出市場。

    相對於10多年前,香港愈來愈重視創新科技,陳易希認同現今STEM發展機會更大,「除了學校增設STEM學科及活動外,坊間也有許多創業、初創比賽,新一代在創新科技上有更多發展機會;然而,這代表行業競爭更大,創科人要更加努力,才能令自己的發明突圍而出」。 別以為陳易希有「星之子」的美譽,便經常勝出科技比賽,他坦言:「其實我參加過無數創科比賽,最成功還是獲得小行星命名那一次。即使沒有得獎,我仍然很享受比賽,過程中學到的知識及經驗,已經算是『袋錢入袋』了!新一代應調整心態,即使投放了許多心機,亦未必會成功,最重要是盡能力,從科研中找到滿足感。」

    吳煒陞 博愛醫院八十週年鄧英喜中學 中五 「今次參加《明報》校記活動,讓我認識社會上不同名人,擴闊自己的眼光。訪問陳易希的過程中,令我有很大啟發,例如從興趣中發掘專長,成為個人進步的動力。」 黃曉彤 皇仁舊生會中學 中五 「我對寫作很有興趣,所以老師推介我參加《明報》校記活動,訪問中最深印象是,早已成名的「星之子」,原來亦非常關心本地小型的創科比賽,令我對他有更深入的了解。另外,《明報》在訪問活動前為我們開辦工作坊,讓我掌握撰寫人物訪問的技巧。」

  6. 2021年5月25日 · 早於中學時代憑發明保安機械人被加冕為星之子的陳易希於十多年前已選擇做老闆展開其創業路。 今年只有31歲的他,年紀輕輕已擁有一間年賺逾百萬元、有40名員工的初創公司。 疫情下公司生意當然受影響,他堅持不裁員,選擇更努力研發新產品維持生計,短短於一年間,已研發及推出數個產品︰光觸媒殺菌可重用口罩、「TALK+」App 通訊程式兼具加密貨幣錢包及抗疫紫外線消毒機械人等。 沒有「父幹」的幫助,陳易希形容創業路,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行出來,「相對於同年紀的人,我並不是贏在起跑線,我只是比他們更快起步,我在小學時已經起步,比其他人更早去開始跑。 」他又寄語香港人應趁年輕追夢︰「如你有一個夢的話,你不立即去作出行動去實現,這只會繼續是一個夢來的,不會是一個現實。 陳易希Profile︰.

  7. 三十三歲的陳易希已經從少年發明家搖身一變成為創科公司創辦人創業十年他的公司年收入達千萬港元打破不少創科公司靠初創基金營運兩三年便結業的宿命他謙稱自己不是特別具生意頭腦然而憑著他的潮流觸覺和知名度加上他的營運模式一邊為大企業提供服務賺取較穩定的收入; 一邊自行開發適合中小企的應用程式,幫助他們以較相宜的價格走向數碼轉型,從而提升競爭力。 陳易希在少年時代已經一舉成名,外界難免對他有既定印象,除了好奇心旺盛、喜歡砌砌拆拆,和有顆小行星以他命名之外,他到底在做甚麼? 又是個甚麼人? 本集節目會帶大家看他上天下海……認識陳易希。 「我試 故我在」: 陳易希. Previous 文章. →.